第一种bit文件是烧进板子,板子下电即擦除,可以烧其他bit文件覆盖,速度一般较快
第三种bin文件是烧进板子中的flash(如果你板子中有flash),下电也不会被擦除,下次上电直接用,就不用再烧了。
关于第二种格式欢迎补充
呵呵,不需要这么麻烦,烧结前就已经知道大小了。在你生成bit或bin文件时,有一个压缩选项,如果不压缩,那么生成的bit文件就是一个固定值,也就是在配置芯片中的需要的最大容量。而选择压缩,就是实际生成的容量。其实,这个值(最大)一般在datasheet下就可以看到,只要保证配置芯片大于该容量就OK了。另外,MCS文件是可以看,但没必要去查,除非你需要查看里面的编译信息,而且‘00’去数下。。。哈哈。。。你试试,估计会疯的。
vivado生成bin: generate bitstream setting 勾选里面bin文件产生选项vivado生成MCS:
使用TCL命令如下:
write_cfgmem -format mcs -interface bpix16 -size 128 -loadbit "up 0x0 FPGA_TOP.bit" -file FPGA_TOP.mcs
-fromat mcs 指定生成格式
-interface bpix16 指定Flash接口是BPI-x16
-size 128 指定Flash大小,这里是以Byte为单位
-loadbit “up 0x0 FPGA_TOP.bit” 指定生成MCS的源文件以及写入Flash的地址位置
-file FPGA_TOP.mcs 指定生成MCS的文件名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