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最强恐龙是什么?

十大最强恐龙是什么?,第1张

一、南方巨兽龙

南方巨兽龙(拉丁学名Giganotosaurus)的含义为“巨大的南部爬行动物”。

最大体长13.8米,最大体重10.52吨。生活在1亿到9600万年前白垩纪的南美洲阿根廷。拥有强大的咬合力和极快撕咬速度以及如同钢刀一样锋利的牙齿。陆地动物里咬合力仅次于霸王龙。

南方巨兽龙是一种大型肉食性恐龙,头部很大,下巴略呈方形,硕大的嘴巴里长了一口锋利的牙齿。

二、犹他盗龙

犹他盗龙(属名:Utahraptor)又名犹他龙,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蜥形纲,双孔亚纲,蜥臀目,兽脚亚目,驰龙科,驰龙亚科,犹他盗龙属的一种恐龙,是驰龙科最大型的物种,生存于早白垩纪的上巴列姆阶,约1亿2600万年前。

犹他盗龙的化石发现于美国西部的犹他州,犹他盗龙因此得名。犹他盗龙是驰龙科体形最大的成员。它们的大脑膨胀程度较大,这说明犹他盗龙的大脑结构相对发达,智力可能高于多数恐龙。

三、霸王龙(已灭绝的白垩纪晚期爬行动物)

霸王龙即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期(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

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

咬合力一般9万牛顿—12万牛顿,嘴巴末端最大可达20万牛顿左右,同时也是体型最为粗壮的食肉恐龙。

四、剑龙(剑龙科动物的统称)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草食性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7-9米长,2.35米至3.5米高,2至4吨重。

它们居住在平原上,并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梁龙)等食草动物一同生活。

五、棘龙(兽脚亚目棘龙科棘龙属恐龙代称)

棘龙,一般指棘龙属(拉丁学名:Spinosaurus,意为「有棘的蜥蜴」)恐龙,是一类著名的巨型肉食性兽脚类恐龙,生存年代约1亿1200万年前到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

其分布范围包括如今非洲北部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突尼斯、尼日尔,以及南美洲的巴西东北部。棘龙属的化石最初是在1912年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发现于埃及,并在1915年加以叙述、命名。

最初的标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摧毁,而进入21世纪后,古生物学家们发现了其他的头颅骨、爪子、胳膊、尾椎、头冠等身体部分的化石。

基于此之上的相关研究令其复原形象逐步明晰:一种成年体长11-15米,体重4-10吨,长有吊桥状或圆帆状背脊、拥有一系列适应水栖环境特征、步态不同于常规二足兽脚类的淡水水栖兽脚类恐龙,亦是已知最长的兽脚类恐龙。

六、玛君龙

犸君颅龙一般指玛君龙

玛君龙(属名:Majungasaurus)又译玛宗格龙,意为“马达加斯加的蜥蜴”,是兽脚亚目阿贝力龙科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末的马达加斯加,约7000万年前到6800万年前。目前仅有一个已确认种M. crenatissimus,玛君龙大约7米长,1.2吨重。

玛君龙一度被认为是种厚头龙下目恐龙,名为玛君颅龙/玛宗格厚头龙(Majungatholus),玛君颅龙现被视为玛君龙的次异名。

七、甲龙(白垩纪晚期的恐龙)

甲龙(属名Ankylosaurus)意为「坚固的蜥蜴」,是甲龙科下的一属,当中只有一种,称为大面甲龙(A. magniventris)。甲龙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层被发现,年代属于白垩纪末期6800至6600万年前。

甲龙是由美国古生物学家巴纳姆·布朗(Barnum Brown)于1908年所命名。属名是由古希腊文的「αγκυλο」(意即「屈曲的」)而来。布朗定这些名字是与医学的关节僵硬有关,意指它头颅骨及身体上很多骨头的愈合。

八、异特龙

异特龙,又名跃龙或异龙,是蜥臀目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异特龙是种中型的二足、肉食性恐龙,身长8.5米,最大9.7米,体重1.5~3吨最重3.6吨。它们生存于晚侏罗纪,约1亿5500万年前到1亿3500万年前。

自从在1877年被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命名以来,已有许多的可能种被归类于异特龙属,但只有少数被认为是有效种。异特龙非常聪明,会围攻大型猎物,是一种庞大、凶猛的肉食性恐龙。

九、梁龙(梁龙科的一属恐龙)

梁龙(学名:Diplodocus),是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发现。梁龙生活于侏罗纪末的北美洲西部,时代可追溯至1亿5000万至1亿4700万年前。

个体最长可超过30米,体重约10吨。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它们的脖子无法抬高,推测是用来扩大原地进食面积的。

梁龙前肢内侧脚趾上有一个巨大而弯曲的爪,那可是它锋利的自卫武器。就像人类的鞋后跟一样,梁龙的脚下大概也生有能将其脚趾垫起来的脚掌垫。

十、伤齿龙

伤齿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约75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最初是因为它尖锐的牙齿而得名。刚开始人们首先认为它是一种蜥蜴,然后又把它当作一种长相呆笨的恐龙,后来把它的骨骼组合起来之后,才发现以前的认识和理解几乎全是错误的。

就身体和大脑的比例来看,伤齿龙的大脑是恐龙中最大的,而且它的感觉器官非常发达,因而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恐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方巨兽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犹他盗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霸王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剑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棘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犸君颅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甲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异特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梁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伤齿龙

最凶猛的五大恐龙如下:

第一个:风神翼龙

风神翼龙在最凶猛的五大恐龙中居于首位,它是一种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翼手龙,是人类已知最大的飞行动物。它们的翼展超过12米长,高度达到6米,相当于长颈鹿的高度。风神翼龙是一种极为贪吃且行迹恶劣的生物,它们会吃掉任何能够吞下的生物,幼小的恐龙宝宝自然是其猎杀的首选目标。

第二个:异特龙

异特龙,又称跃龙,是一种中型的肉食性恐龙,它们一般身长8.5米,最大可达9.7米,体重在1.5~3吨之间,最重能达到3.6吨。尽管异特龙在肉食性恐龙中体型不是最大的,但是它却拥有更加适于猎杀的身体结构,和暴龙相比,异特龙有着极为粗壮的前肢,而且每肢上还长有3根锋利的爪子,可以毫不费力地撕开猎物。

第三个:迅猛龙

迅猛龙又名伶盗龙,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食肉恐龙。如果迅猛龙已经成为人们最熟悉的恐龙之一,这主要归功于对恐龙系列的大电影《侏罗纪公园》以及《侏罗纪世界》的热播。剧中的迅猛龙体型虽小,但是致命程度却丝毫不逊于霸王龙。

第四个:霸王龙

大家熟识的霸王龙在五大暴龙中仅排第四位,霸王龙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也是有史以来最凶猛、最强壮的恐龙和陆地最凶猛的食肉动物。霸王龙体型巨大,体长能达到14.7米,头高近6米,最重14.85吨,仅头部长度就有1.55米。

第五个:蛮王龙

蛮王龙是一种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巨型食肉恐龙,同时也是整个侏罗纪出现的最强壮、体型最大的兽脚亚目食肉恐龙。蛮王龙的体长在9至14.2米之间,平均体重8吨,最大个体达12.2吨。蛮王龙和白垩纪时的霸王龙非常相似,被称为“侏罗纪的霸王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60378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2
下一篇 2023-03-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