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参数可将一系列简单的重载函数合成为一个。例如,下面3个重载函数
voidpoint(int,int){//...}
voidpoint(inta){returnpoint(a,4);}
voidpoint(){returnpoint(3,4);}
可以用下面的默认参数的函数来替代:
voidpoint(int=3,int=4);
最近工作中在 Linux 下,某些指定的程序需要调用指定的 shell 脚本完成指定工作,以前也曾经做过类似的功能,调用 system 函数执行指定的脚本,以前并不关心 shell 脚本是否执行成功了,现在的功能需要根据 shell 脚本执行成功与否,于是查询了下 system 函数的说明,有此文以做笔记之用。
功能:调用/bin/sh -c 执行指定的脚本 command
常规使用方法:
关于返回值:
答案是 都错
man手册
看着挺晕的,但是如果对于 system 的执行过程了解的话,就很容易理解了,函数执行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阶段1:创建子进程等准备工作。如果失败,返回-1
阶段2:调用 /bin/sh 拉起脚本,如果拉起失败或者shell未正常执行,原因值被写入ret中
阶段3:如果 shell 脚本执行成功, shell 脚本的返回值写入ret中
从上面可知,不管 shell 脚本返回什么值,只要调用了/bin/sh,并且执行过程没有被信号中断,都算正常结束。因为脚本是在子进程中执行的,所以要想获取脚本是否执行成功的方法只能用系统提供的两个宏。
由于我们一般在 shell 中会通过返回值判断脚本是否执行成功,成功返回0,成功返回整数。所以判断一个脚本是否执行成功,应该满足三个条件:
注意:当 shell 脚本不存在时、没有执行条件等,前两个条件也会成立,此时WEXITSTATUS(ret)为127,所以shell脚本中不能将127作为返回值,shell脚本中的异常返回值最好从1开始递增,成功返回0。
system 用起来,看则简单,实则不那么简单,有很多隐藏的坑,需要自己深入理解原理,才能更好地使用,也可以用其他实现方式完成相同的功能。
最后对自己说,多写,多思,多总结
linuxsleep函数不准解决办法如下:如下面的一段程序:
应用程序:
#include <syswait.h>
usleep(n) //n微秒
Sleep(n)//n毫秒
sleep(n)//n秒
驱动程序:
#include <linux/delay.h>
mdelay(n) //milliseconds 其实现
#ifdef notdef
#define mdelay(n) (\
{unsigned long msec=(n)while (msec--) udelay(1000)})
#else,linuxsleep函数不准就可以调整为正确的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