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在产卵前,会事先物色好其他鸟的巢,作为自己产卵的“产房”,然后它每天就到这些鸟巢的附近,悄悄地窥视周围的动静,做产卵前的准备。一旦巢中的老鸟离巢,它就迅速地乘虚而入,用嘴衔住“寄主”的一个卵,再生下一个自己的卵。这一系列动作敏捷利索,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做好了。大功告成后,杜鹃又很快地把偷的卵带着飞走,到了僻静处,再将它作为美餐吞进肚里。杜鹃能产10~15个卵,分别寄放在不同的鸟巢里。杜鹃的卵发育得较快,比巢主的卵先孵出来。
刚孵出的小杜鹃,就有这样一种本领:它头向下依着巢底钻到巢内其他卵的底下,逐个地把这些卵移到巢边,最后抛出巢外。如果巢主的卵已孵出幼鸟,那么小杜鹃同样也会把幼鸟推出巢外。原来小杜鹃的背部长有一个具有触觉的小突起,巢主的卵一接触到这个地方,“小突起”就会立即发出抛出的反射作用,这是杜鹃雏鸟巢寄生性的一种特殊适应。这样,小杜鹃就可以得天独厚,独享“父母”的抚育了。小杜鹃食量很大,每天需要吃大量的昆虫才能填饱肚子。而个子比杜鹃幼鸟还小的“义亲”并不知道自己的亲生“儿女”已经惨遭不幸,仍然辛勤地喂养这个杀害自己“子女”的凶手。
小杜鹃长得很快,20天以后,巢内已容纳不下杜鹃的幼鸟了,但它还停在巢旁的树枝上,张着嘴要东西吃,义亲仍然会尽力捉虫来一口一口地喂它,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好不容易把它喂养大了,可是这个无情的小杜鹃,一旦能独立活动,便扬长而去,远走高飞。可怜的义亲忙活了一个夏天,到头来也不知道为谁辛苦为谁忙。
不过,也有些研究人员从养育子女角度试图为杜鹃平反,至少对雌杜鹃在养儿育女方面的“不负责任”行为做出下列几种解释:一是雌杜鹃此举是为了不让孩子被贪食的父亲吃掉,因为凶残的雄杜鹃一见刚下的蛋便吃;二是雌杜鹃平均每年得下15枚蛋,只是中间间隔的时间很长,一般需从3、4月下到7月,所以即使它有时间抱窝,却没工夫喂养,结果第一只雏该喂食了,可第二枚蛋却刚刚要孵,以后的十几枚蛋还不知该如何处理。当然,如果说句公道话,并不是所有的杜鹃都抛弃子女。比如说,美国有一种杜鹃就集体筑窝,由几只雌的下蛋,然后大家轮流孵。还有一种杜鹃是雌雄一同筑窝,一同孵蛋和喂养幼雏。
尽管杜鹃是不养育子女、“没有情感”的鸟,但它却能啄食大量的害虫,给农林业带来很大的好处。它特别爱吃松毛虫。松毛虫对松树的生长危害很大,由于这虫子全身长着刺毛,许多吃虫的鸟便对这虫子望而生畏,不敢啄食。而杜鹃却胆大勇敢,具有啄食松毛虫的特殊本领。据统计,杜鹃一小时能啄食松毛虫100条。所以林业工人称它为“捕捉松毛虫的能手”、“护卫松林的卫士”。
春末夏初,常常可以听到“布谷!布谷!”的叫声,这种声音清脆、悠扬,非常悦耳动听。山民门都叫它“布谷鸟”,实际就是杜鹃。它是催春鸟,吉祥鸟,因也叫“布谷鸟”与“子规鸟”。由于她日夜啼叫,催春降福,所以这种鸟十分逗人喜爱。
杜鹃
巢寄生是指鸟类不自己筑巢,而是在其他物种鸟类的巢中产卵,由宿主代替孵化和育雏的繁殖模式,包括种间巢寄生(寄生虫和宿主是不同物种)和种内巢寄生(寄生虫和宿主是同一物种)。现在1万多种鸟类中有100多种巢寄生行为,最典型的就是大花杜鹃。杜鹃在选择寄主的过程中,会综合寄主的卵识别能力、繁殖时间、生境质量、巢址特征、食性等因素进行寄生。在巢寄生之前,布谷鸟会拿走一个寄主的蛋。然后布谷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产下自己的蛋,瞒天过海。通过卵色模拟,发现杜鹃花产的卵在卵色和斑纹上与寄主非常相似,只是稍大一些。
需要明确的是,虽然少数杜鹃鸟会占据喜鹊的巢,但大多数杜鹃鸟更喜欢自己抚养后代,这也说明了雌性鸟对子女的爱。现在杜鹃鸟一般是一夫多妻制,而鸟筑巢的物种是一夫一妻制,因为鸟物种要建一个能养育后代的巢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需要两性共同建造。而且这样可以吸引雌性鸟物种与之交配,生下后代,而雄性杜鹃筑巢时间长,一般只负责繁殖雌性杜鹃鸟,不会建雌性杜鹃鸟。寄生雌杜鹃鸟每年3-7月不停产卵,一年能产15粒。寄生雌杜鹃鸟卵孵化时间短,12天能孵出小鸟。
寄生母杜鹃鸟想自己喂自己的雏鸟,一般都是一起喂自己刚孵出的雏鸟,但没时间孵蛋,同时喂自己刚孵出的雏鸟鸟。我得找别的鸟班帮忙照顾我幼小的鸟。杜鹃鸟因为体型大,一出生就会把“主人”家的小鸟或鸟蛋推出窝外,让它安心占据喜鹊窝,把别人的父母据为己有。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杜鹃鸟这种行为是物种之间的竞争,适合生存。杜鹃鸟一系列对待别家鸟的“做法”,完全是杜鹃鸟这个物种的本性,既不邪恶,也不恐怖。就像狼吃羊羔一样,狼和羊在生物链或者食物链中的位置决定了狼吃羊是天经地义的。
同样,杜鹃鸟对待其他科鸟的“做法”,以及其他科鸟受到杜鹃鸟的残酷,完全是由物种在生物链或食物链中的位置决定的。它们完全是自然属性,没有善恶之分,更没有人类伦理中的善恶美丑之说。它们完全是自然属性。可怜的鸟妈妈还不知道,这第一个小鸟就是害死自己孩子的手,还得养他。杜鹃鸟的这种行为不仅忘恩负义,还相当于杀死了哺育他的宿主鸟。杜鹃鸟不是没用。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他们可以杀死大部分鸟孩子不敢吃的毛毛虫,这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鸟类从产卵前筑巢到育雏工作量大且艰巨。定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每一过程都很辛苦,每一步都有风险,要与外界环境抗争,如狂风暴雨、酷暑干旱、猛禽敌人。它们先寻找到一个安全稳当的地方,再开始燕子衔泥一样筑巢。一般是鸟儿双双一次次衔回一根根树枝、一条条野草、或一点点泥土,甚至加上羽毛搭建自己的鸟巢。有的鸟类只能是鸟妈妈自己辛苦。好不容易等巢筑好,鸟妈妈开始产卵。就此后风雨无阻、日夜兼程,甚至不吃不喝专心孵卵。
等小幼鸟好不容易出了壳,鸟妈妈更加辛苦地到处找食来一口一口喂养雏儿,直到孩子们可以自己飞行找食为止。寄生鸟是指自己不筑巢、不孵卵、不养育的一种特殊繁殖行为的鸟类。它们的习性是将卵产在其它鸟的鸟巢中,由义母代为孵化和育雏。是一种典型的不劳而获,只生不养的鸟类。更可恶的是大多数寄生鸟不仅仅是只生不养,还剥夺义母幼儿的生存权力,令义母在不知情的状态下白白养活它们。
大杜鹃是寄生鸟类的典型,它们自己从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在产卵前,它们早早物色好卵形相似的鸟类如画眉、苇茑、伯劳或柳莺的鸟巢,当发现巢主产了一个卵或多个卵之后,趁巢主离巢时立刻飞去踢掉巢主的一个卵,并快速在其巢内产一枚它自己的卵。杜鹃每隔几天产一个卵,会一次一个将卵生在不同的鸟巢里,自己便撒手而去、不管不问、一去不回。像某些坏人一样无情地将别人的东西全盘占为己有,并利用他人的劳动成果为自己谋利。而这些巢主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卵已经被调包了,它们会精心地孵化巢里每一个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