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面就是如何谈论的就是如何在linux系统中,访问windows的磁盘?
这里采用的方案是通过在linux上安装samba和mount。以下是具体的实现方法:
(1)首先,需要Windows上对磁盘进行网络映射。将Windows的磁盘共享即可(属性-共享-高级共享,增加一个共享名即可)
在这里我们是将Window下的F盘进行共享,通过增加一个共享名称为Share。
(2)然后,在Linux下安装一些小的功能:
yum install mount
yum install samba
(3)mount -t cifs -o username=administrator,password=Passw0rd! //192.168.2.246/Share /mnt/share
其中,//192.168.2.246/Share代表网络映射位置(就是你windows机器的ip地址和共享文件夹名), /mnt/share代表Linux下的文件夹位置(需要实现创建一个空的文件夹)。
(4)如果每次开机就希望该分区已经加载了,那么可以执行如下的步骤:
编辑文件: gedit /etc/fstab 或者 vi /etc/fstab
在文件末尾添加一行:
//192.168.2.246/Share /mnt/share cifs defaults,auto,username=administrator,password=Passw0rd!
其中username和password就是Linux的用户名密码
然后重启或者输入sudo mount -a即可~
(5)最后可以通过执行:df -h 来查看是否加载成功。更多Linux介绍可查看《Linux就该这么学》。
在linux客户端挂接(mount)NFS磁盘共享之前,必须先配置好NFS服务端。\x0d\x0a1、Solaris系统NFS服务端配置方法如下:\x0d\x0a (1)修改 /etc/dfs/dfstab, 增加共享目录\x0d\x0ashare -F nfs -o rw /export/home/sunky\x0d\x0a (2)启动nfs服务\x0d\x0a# /etc/init.d/nfs.server start\x0d\x0a (3)NFS服务启动以后,也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增加新的共享\x0d\x0a# share /export/home/sunky1\x0d\x0a# share /export/home/sunky2\x0d\x0a 注:/export/home/sunky和/export/home/sunky1是准备共享的目录\x0d\x0a\x0d\x0a2、linux系统NFS服务端配置方法如下:\x0d\x0a (1)修改 /etc/exports,增加共享目录\x0d\x0a/export/home/sunky 10.140.133.23(rw)\x0d\x0a/export/home/sunky1 *(rw)\x0d\x0a/export/home/sunky2 linux-client(rw)\x0d\x0a 注:/export/home/目录下的sunky、sunky1、sunky2是准备共享的目录,10.140.133.23、*、 linux-client是被允许挂接此共享linux客户机的IP地址或主机名。如果要使用主机名linux-client必须在服务端主机 /etc/hosts文件里增加linux-client主机ip定义。格式如下:\x0d\x0a 10.140.133.23 linux-client\x0d\x0a (2)启动与停止NFS服务\x0d\x0a /etc/rc.d/init.d/portmap start (在REDHAT中PORTMAP是默认启动的)\x0d\x0a /etc/rc.d/init.d/nfs start 启动NFS服务\x0d\x0a /etc/rc.d/init.d/nfs stop 停止NFS服务\x0d\x0a 注:若修改/etc/export文件增加新的共享,应先停止NFS服务,再启动NFS服务方能使新增加的共享起作用。使用命令exportfs -rv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x0d\x0a3、linux客户端挂接(mount)其他linux系统或UNIX系统的NFS共享\x0d\x0a # mkdir _p /mnt/nfs\x0d\x0a 注:建立一个目录用来作挂接点(mount point)\x0d\x0a #mount -t nfs -o rw 10.140.133.9:/export/home/sunky /mnt/nfs\x0d\x0a 注:这里我们假设10.140.133.9是NFS服务端的主机IP地址,当然这里也可以使用主机名,但必须在本机/etc/hosts文件里增加服务端ip定义。/export/home/sunky为服务端共享的目录。\x0d\x0a如此就可以在linux客户端通过/mnt/nfs来访问其它linux系统或UNIX系统以NFS方式共享出来的文件了。以上 *** 作在 redhat as server 3、redflag server4.1、suse server 9以及Solaris 7、Solaris 8、Solaris 9 for x86&sparc环境下测试通过。\x0d\x0a权限问题:\x0d\x0a假设 server 端的使用者 jack, user id 为 1818, gid 为 1818, client 端也有一个使用者 jack,但是 uid 及 gid 是 1818。client 端的 jack 希望能完全读写 server 端的 /home/jack 这个目录。server 端的 /etc/exports 是\x0d\x0a这样写的:\x0d\x0a /home/jack *(rw,all_squash,anonuid=1818,anongid=1818)\x0d\x0a这个的设定档的意思是,所有 client 端的使用者存取 server 端 /home/jack 这\x0d\x0a目录时,都会 map 成 server 端的 jack (uid,gid=1818)。我 mount 的结果是\x0d\x0a1. client 端的 root 可以完全存取该目录, 包括读、写、杀??等\x0d\x0a2. client 端的 jack (uid,gid=1818) 我可以做:\x0d\x0a rm -rf server_jack/*\x0d\x0a cp something server_jack/\x0d\x0a mkdir server_jack/a我们知道,在Windows系统之间,可以通过共享目录的方式,让远程系统直接访问。其实这里是Windows提供一种远程文件系统机制,NAS协议的一种——CIFS协议。如果是Linux系统呢,同样有另外一种NAS协议——NFS协议来实现远程访问。那么这两种NAS协议能否互通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二者不能互通,但是,在Linux系统上面已经有了CIFS协议的服务端和客户端的实现,这样,无论是Linux给Windows共享还是Windows给Linux共享都可以借助这些已有的实现来做到了。相反的,Windows上面有没有NFS的客户端或者服务端呢?也有,但是不常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这里主要围绕着Linux上面使用CIFS协议来阐述如何实现两个系统之间的跨文件系统,跨 *** 作系统共享。按照上面的描述,有两种方式来实现共享。Linux分别作为CIFS的服务端和客户端。下面分别就这两种方式来说明 *** 作步骤和简单的原理介绍:
一、Samba软件实现共享Linux文件系统给Windows用户
Samba软件被誉为10大最有价值的开源软件之第五位。其获取方式非常容易,配置使用也非常简单。下面以fedora系统为例,先看一下本地是否已经安装好samba,如果/etc/init.d/smb 文件存在,则说明已经安装好了samba软件,否则使用如下命令安装:
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yum install samba
安装完成后,修改配置文件,打开:/etc/samba/smb.conf,在文件末尾加上如下配置:
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root]
comment = root
path = /
creat mask = 64
writeable = yes
browseable = yes
valid users = root
这个配置的意思是,创建一个名为root的共享,将根文件目录“/”共享给用户。允许登录的用户名是root。
然后给samba系统添加root用户,使用如下命令:
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smbpasswd -a root
按照提示设置root用户的密码。
重新启动samba服务。
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service smb restart
检查smb进程是否已经运行:
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root 1787 0.0 0.4 33068 4784 ? Ss 21:51 0:00 smbd
root 1788 0.0 0.2 33068 2580 ? S 21:51 0:00 \_ smbd
在需要访问该Linux系统的Windows客户机上面,打开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在地址栏输入:\\192.168.1.110
会发现,提示有一个共享root,双击访问时,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此前配置的root用户和密码即可访问。这里就是Samba软件实现了CIFS的服务端,Windows资源管理作为客户端访问远程的共享文件系统。为了更为方便的使用该文件系统,还可以将该共享映射成一个本地的盘符,让Windows上面的各种工具像使用本地磁盘一样使用该目录。所有在Windows上面对该共享做的 *** 作都会实时同步到Linux系统上面。
二、Linux访问Windows的共享
上面的借助于Samba的方式是大家常用的。还有一种,Windows系统天然就是一个CIFS的服务端和客户端,既然Windows系统可以给Windows系统共享目录,那么Linux系统能否访问这些共享呢?答案是肯定的,由于有强大的VFS支撑,Linux支持挂载和访问各种文件系统。mount工具支持挂在CIFS甚至NTFS的文件系统。如果是Windows本机上面的Linux虚拟机,那么可以直接通过虚拟机管理软件,如Vmware直接共享本地的磁盘分区给Linux系统,Linux系统根据Windows的磁盘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挂载即可。这里不详述该方案。
进入本段的正题,首先我们需要共享一个Windows的目录:
下面以Windows XP为例,Windows 7未做验证,应该类似。在共享之前,首先需要确保Windows系统的server服务处于启动状态,如下图:
选择需要共享的目录,右键,属性,选择“共享”页,如下图:
配置共享
选择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夹,并指定共享名。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允许远程用户修改该文件夹。这样这个文件夹就被共享给远程访问了。
在Linux系统下挂载该共享:
复制内容到剪贴板
[root@f2 ~]# mount -t cifs -o username="Test" //192.168.1.100/sourcecode /root/sourcecode
Password for Test@//192.168.1.100/sourcecode:
按照要求输入指定用户的密码即可。
此时,Windows的共享sourcecode目录就已经挂载到Linux系统上面了,Linux系统可以像访问本地目录一样访问该目录了。
这种方法应该是更好的访问方式,因为一般而言,我们 *** 作的文件和工作空间都是在Windows上面的,只有少数时候,需要在Linux上面进行编译,调试。但是用起来稍显麻烦。注意,此前曾遇到过Windows系统与虚拟出来的Linux系统之间无法传输数据的问题,原因是Windows系统的防火墙未开启。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解决如何实现Windows与Linux文件系统互访的问题,希望能帮到大家,谢谢阅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