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灭七国是怎么一回事呢?

项羽灭七国是怎么一回事呢?,第1张

项羽为什么要屠城

西楚霸王项羽从灭秦开始,直至四年楚汉之战的结束,项羽都从未停止过屠城杀降,很多人可能会说项羽滥杀无辜,敌军已经投降了为何还要杀完,许多人不解,项羽为什么要屠城。

项羽屠城杀降以及坑卒多达六次,分别是襄城屠城、城阳大屠杀、新安大屠杀、咸阳大屠杀、破齐大屠杀、外黄大屠杀(因一个外黄小儿的厉害说辞而放弃了),这些屠杀中也有项羽为了泄愤、报复等心理情绪而引发的,但也不免其他原因。那让我们来说一说项羽的咸阳大屠杀。项羽火烧咸阳,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鲁莽的行为,但是或许还有其他原因呢?

西楚霸王项羽,正如他的封号所显示,他是楚国人,他们家世代都为楚国效力卖命,后来因为秦始皇,爷爷项燕为国捐躯而叔父项梁死于疆场,家仇国恨,使他想要毁灭秦始皇所留下来的一切。虽最后秦王子婴已经投降了,但项羽还是杀了他,这个就很好理解了,如果不杀,必留后患,后果不堪设想,这就是楚霸王项羽,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他宁愿自己被世人唾弃,也不愿放过一个秦国人,这就是帝王,不愿贪小失大。换句话来说,残暴的秦始皇当初也是处于一种人人都想得而诛之的境况,何况项羽杀子婴也是得到六国诸侯将相的同意和认可的。

项羽外号

项羽是秦朝末年的一代霸主,堪称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更是一位志向远大的人物,少年时代就预言秦始皇是可以被取而代之的,后来项羽率兵造反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的实现了自己的预言,因为项羽是楚国的贵族,后来自己的封地在西楚一带,并且霸气外露,所以项羽外号为西楚霸王。下面详细的解释一下项羽外号的来历。

项羽出身于楚国的贵族,楚国被秦始皇灭掉之后,楚国王室也流落民间,项羽举兵造反之后立楚国王室的后裔为王,并且尊称为“义帝”,后来项羽灭掉了秦王朝,这个时候的项羽既是灭亡秦朝的统帅,也是楚国义帝的部下,秦朝灭亡之后项羽主持了分封藩王,一共分封了十八位藩王,其中刘邦被封为了汉王,项羽自己自封为楚王,都城在彭城,因为彭城在传统的地理观念中属于西楚,所以历史上将项羽称为西楚王。

因为项羽不仅仅是一位西楚王,而且是一位称霸一时的领袖人物,所以项羽成为了当时类似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最具实力的诸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称为霸主,因此项羽自然也是称雄一时的霸主,而且项羽本身来说是一个具有霸气的人物,堪称是霸气外露,因此人们都称其为“西楚霸王”,而项羽自己也觉得这个称号实在是一个美称,因此也不反对,从此之后项羽外号就是“西楚霸王”了,这个称呼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在运用,可见这一称号对于项羽来说实在是实至名归的一个外号。

项羽屠城

项羽在年纪轻轻之时便灭了秦国,自称为西楚霸王。无论是起义反秦,还是与刘邦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楚霸王项羽都屠城数次,据一些古书记载,屠城有六次之多。其中最后一次的大屠杀,项羽屠城,却遭到少年劝说,项羽最终放弃。

外黄大屠杀发生在楚汉之争快要结束的时候,那时,刘邦派手下彭越驻守在外黄城。并多次攻打项羽,使其断了粮草,也因此使项羽陷入困境。然后项羽就决定带兵攻打外黄,诛杀彭越。项羽与彭越激战了几日,两败俱伤。不过最终彭越大败,弃城而逃,项羽得知外黄城的百姓曾帮助彭越守城而恼怒,就下令将陈内15岁以上的男子押到城东以活埋他们来解心头之恨。

没想到,一位外黄县令家门客的儿子,年仅13岁,居然冒着生命危险去见项王。外黄少年见了项羽不但不害怕,反而谈定的说道:“外黄百姓是受彭越所逼,才任他摆布现在百姓们已经归顺大王了,如将他们活埋,对于大王来说是没什么,那么其他城池的老百姓还会归顺大王吗?只有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而失人心者失天下。”听完少年的一席话,项羽便叫人放了外黄百姓。后来,从外黄城以东的几座城池,因这位少年的劝说,项羽都不再屠城,而百姓们也都不战而降,归顺项羽。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战役中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后,进而建立起继秦以后的第二个大一统王朝—汉朝,中原大地终究进入一个稳定发展的大和平阶段。

那么,现在依然有很多朋友不明白,明明刘邦的实力比项羽弱,为何他能够在楚汉战争中赢得胜利并统一全国呢。本就有大批精兵强将(当时项家军鼎盛时期拥有40万虎狼之师,而刘邦不过数万老弱病残不等的军队)的项羽,又为何最终会败给一位乡间亭长呢?

其实,究其原因还真是怪项羽太年轻了。当然并不是说他年轻就没本事,这在巨鹿之战中有很好的体现,当时项羽仅24岁,拥有一身魄力和勇气,敢于身先士卒,但是这局限于他在战术上的成功,并不代表项羽的战略眼光就十分优秀。

反观当时的刘邦已经48岁了,虽为亭长深谙尘事,懂得结交有志之士,拥有非常强的谋略精神。(萧何、张良等都是刘邦慧眼识人的代表人物)

在战争的战略谋划中,我们都会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就是要提前掌握好战场的气候以及天气变化,进而能够在修正作战方案的情况下不会影响军队的先期攻击力。所谓地利,就在于统帅能够详细了解全国各地以及重要战场关隘的地理情况,便于主、次攻击点的选择。

最为重要的一点为人和,实际就是要求统帅能够以某种战斗组织形式激发全军的战斗力,以此在军事对抗中能够占据先期优势,进而有利于战线推进。

泗水亭长出身的刘邦不过,项羽只能算是一位出色的战术家,而在战略层面指挥作战上和刘邦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军队和秦军主力鏖战于巨鹿,此时的刘邦便爆发出惊人的战略谋划能力。在刘邦率领军队进取关中的途中,他有效分析地形,选择从长安洛阳道作为主路,为保证军队在主路的安全。

在夺取洛阳过程中,他有效地避敌锋芒,率军先行占领阳城,进而获取进入洛阳的关隘。虽然说刘邦凭借手中的兵力还是无法攻克洛阳,所以,他再一次避敌锋芒,即率领军队越过伏牛山直接进入南阳盆地,直接攻击武关。

武关地理位置当然,刘邦敢于攻击武关的原因也很简单,项羽主力由巨鹿战场取胜后,肯定会以函谷关为通道攻占咸阳,所以函谷关的兵力必然不会回防武关,武关的城防兵力便十分薄弱,刘邦便抓住这个机会一举攻占武关,进入关中平原,最后占领了咸阳,成为第一支攻入咸阳的义军。

如果换做项羽,他恐怕又要一番破釜沉舟了,但是在巨鹿之战楚军必然会因为战损的消耗而疲惫,转而无法进行下一波的高强度作战。

简单来说,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往往不会纠结于某个战役的成败得失,而是要考虑整个宏观战场。很明显,项羽的统帅能力自然违背了,他并不适合作为统领全军进程的统帅,而更适合成为一名冲锋陷阵的将军。

反观项羽,公元前206年,项羽率领主力军队经过函谷关进驻咸阳后,为了奖励各路诸侯以及便于自己后期控制,便随即分封了19个诸侯国。在项羽看来,将原有的7国增加至19个诸侯国,可以加大地区的碎片化,从而使各国之间形成制衡,而自己独占的西楚便作为大国监管这些诸侯国。

实际上,这种碎片化的分封国家却俨然加剧了当时社会局势的不稳定。如果一个分封国或者多个分封国出现矛盾或者战乱,对于调节诸侯国秩序的西楚无非是卖力不讨好。

甚至会由于处理这些诸侯国事务而导致自己饱受各国的批评,反而加剧诸侯国间的斗争,最终再次爆发类似春秋战国的大面积军事斗争。即使,这个时代刘邦并没有参与战争,项羽的分封制最终也只能让他步入灭亡,整个分封国大战后会重新进入霸主并列或者大一统时代。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项羽的分封王国理解为周朝分封制的延续,而项羽必然是想以周天子节制诸侯国。对啊,将中原大地分成碎片化的国家,就不会有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存在,为何说项羽的这项策略有问题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项羽自封西楚的地理位置,项羽为满足自己的经济利益需求,缺乏战略眼光,便只占取长江下游的平原地区,而将西南的山川地区拱手让出,而刘邦便最终以四川为后方基地,进而控制关中,最终走上了秦国统一的老路。

没错,换个角度来看,长江下游平原经济发展水平确实高,对于兵源、粮草补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地方。(其实 在当时处于半开化的四川也是一个绝佳的养兵之地,并且四周秦岭等高山阻挡,完全不用考虑防卫安全 只需少量兵马控制部分通道就足矣)

但是,当时中原地区并未进入大一统阶段,所以项羽占据的西楚平原又是最危险的。好在项羽为了节制刘邦,便在关中地区分封了汉、雍、塞三个国家,以此抵御刘邦,将他钳制在四川地区。

但是,刘邦却只用了1个多月,便凭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略消灭了这三个分封国家,一举控制住四川和关中、关中地区,以此为辖地进可攻山东,退可据汉中、巴蜀。(由于四川在当时的特殊位置,所以便成为刘邦重要的军备后勤基地)

同时,当刘邦逐渐强大的同时,他不过面对的是更加碎片化的小国家,各国诸侯国相互猜忌,无法形成整体化作战能力。即使项羽有心联络诸侯国对抗刘邦,最终还不是像当时的六国一样树倒猢狲散。

还有一点,项羽因为年轻气盛,凭借自己的高傲军功,便目中无人。曾经在他麾下任职中郎将的韩信多次提议战策均不受他重视,最终韩信改投刘邦后,亲自将他送下战争神坛。同时,项羽手中的谋士范增有着比张良还高的计谋,但项羽也弃之不用,实在惋惜。

所以说,项羽和刘邦最主要的差别就是在年龄层面上带来的社会经验不同,一个懂得圆滑地处世为人,而另一个只懂得居功自傲,并无“不耻下问”之心。最终,刘邦取得胜利也不足为怪!

总体来说,项羽还是适合做一位战术层面上的将军,统兵征战沙场!

项羽为什么会失败?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楚汉之间暗藏杀机的鸿门宴,项羽没能在鸿门宴上面杀掉刘邦,这才给自己带来了无穷祸患,最终兵败身亡。但其实,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真正的原因还是在项羽最初分封诸侯这件事情上。这看似没什么关系的一件事情,为什么会成为日后项羽失败的原因?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项羽没能称帝的背后原因。

项羽之败,并不在於鸿门宴没杀掉了刘邦,而在于诸侯们对项羽的不满与背叛。按理说,项羽分封天下,将天下的大半都分封出去了。而以项羽灭秦的贡献,也只王了九个郡而已,并不算过分。为何诸侯们却认为项羽分封天下不公,而生背叛之心呢?

首先,项羽分封诸侯缺少名分。其时,项羽虽已经是事实上的诸侯盟主,但名义上的共主(盟主)却是楚怀王熊心。据《史纪.项羽本纪》载:……项王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先入关中者为王”的昔日约定)。”乃尊怀王为义帝。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於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项羽)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从中可以看出项羽分封诸侯,不但缺乏名分,其自身力量也严重不足。项羽虽成为诸侯联军事实上的盟主,但其自身也不过一方势力而已。故先得请示楚怀王,楚怀王不配合之后,才不得已自主封王。1)欲自王,先王诸将相。2)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但又疑心刘邦,故采取折中的办法,分刘邦为汉王等等。都说明项羽分王,乃是强力行之,也从侧面反应了各地旧有势力的强大。此后,刘邦与项羽争天下,便是以项羽违背楚怀王的昔日约定为借口。

再则,项羽封王,乃是一次重新洗牌,打击了“破秦无功”的各地故王势力。项羽封王,其法理依据是按“破秦功劳”的大小而分(即: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後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於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项羽)之力也)。因而,跟随项羽入关的,都是此次封王的最大受益者,而各地无功的故王(以六国王族之后为主)是受害者。

史载:……陈馀阴使张同、夏说说齐王田荣曰“项羽为天下宰,不平。今尽王故王於丑地,而王其群臣诸将善地,逐其故主赵王,乃北居代,馀以为不可。闻大王起兵,且不听不义,原大王资馀兵,请以击常山(张耳),以复赵王,请以国为扞蔽。”齐王许之,因遣兵之赵。

陈馀指责项羽封王不公的理由,是项羽将故王都分到了不好的地盘,而将群臣诸将(跟随项羽入关的诸将,而非项羽之诸将)都分到了好的地盘。项羽封王的法理依据是“按功分王”,按照“按功分王”,项羽这种分配是合理的。而陈馀指责项羽封王不公,乃是指项羽这种分配方法,违背了各地昔日的君臣名分。

如徙赵王歇为代王。赵相张耳素贤,又从入关,故立耳为常山王,王赵地,都襄国。张耳原是赵王歇的国相,赵王歇无功,被迁徙为代王。而张耳因贤能,又跟随项羽入关,而被封为常山王、王於赵地。而在当时,秦朝并没能将七国融合为一国,各地仍基本上为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家的认同,这在陈馀看来,显然是乱了君臣名分。

项羽分封诸侯,而致天下再次大乱,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此。灭秦有功之诸侯诸将与各地故王之间的矛盾。如,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楚怀王熊心),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催)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从中可以看出楚怀王在当时也还是具备一定实力的。故而,项羽使人致命楚怀王,楚怀王不配合项羽迁徙楚怀王到长沙郴县,楚怀王群臣敢于违抗,项羽更是指使了衡山、临江两位诸侯王才击杀掉了楚怀王。

紧接着,臧荼(原为燕将,项羽封为燕王)之国,因逐韩广(原燕王、项羽封其为辽东王)之辽东,广弗听,荼击杀广无终,并王其地。而令天下项羽封王体系崩解的,是齐地田荣的反叛。史载:田荣闻项羽徙齐王市胶东,而立齐将田都为齐王,乃大怒,不肯遣齐王之胶东,因以齐反,迎击田都。田都走楚。齐王市畏项王,乃亡之胶东就国。田荣怒,追击杀之即墨。荣因自立为齐王,而西杀击济北王田安,并王三齐。荣与彭越将军印,令反梁地。还与陈馀兵,与之并力击张耳,大破之。迎故赵王歇於代,反之赵。

至此,齐、赵及梁地(战国故魏之地)彭越等三方势力结成反项羽同盟,并直接威胁到项羽的西楚国之安危。项羽被田荣拖入齐地的反抗泥沼之中,从而才使刘邦得以还定三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60776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4
下一篇 2023-03-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