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本制作《心花路放》,制作成本仅有3500万,但在竞争惨烈的国庆档电影市场,成功杀出重围并创票房记录,最终携11.67亿的惊人战绩登上2014年国产电影票房榜首。
为什么?《心花路放》更奇迹的不是因为票房,而是互联网电影营销一个现象级案例,为什么?幕后推手就是猫眼电影,今年前5个月交易额突破50亿,超越了去年全年。
最近专门跟猫眼电影负责人徐梧深聊了下。
谈及《心花路放》票房从0跨越到11亿的秘诀,大数据成为他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心花路放》为何是第一个打破传统电影行业陈规的探索者?11亿傲娇票房背后隐藏着哪些大数据内幕?以下是猫眼电影负责人徐梧的案例口述和对话:猫眼与《心花路放》3小时敲定合作8月初,我们正式与王易冰、电影投资方等团队接触。
与电影从业者思维传统不同的是,王易冰思维活跃、反应迅速,对互联网和网络售票的敏感和认知远超同行,他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风格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谈及电影宣发时,王易冰坦言传统院线主要凭经验和关系排片,前者以演员、制作费用、剧本为排片依据,《变形金刚4》等大片容易排片,遇上国庆档电影打群架就找不着北;后者主要靠经验和关系方式增加排片量。
二者共同点是效率低下。
打磨一部电影平均耗时2—3年,王易冰思考用更有效的方式进行宣发,希望与猫眼合作共同推高票房,我们认为美团几千号人能从中发力。
双方交流3小时,都预感到此次合作将开启互联网宣发新模式,并未过多考虑盈利问题,当晚便达成合作意向,比过去任何商务洽谈都顺利,接下来一星期主要走流程。
去年国庆档电影市场竞争惨烈,《亲爱的》、《痞子英雄2》、《黄金时代》等热门电影同期上映,给《心花路放》造成很大压力。
虽然我们认为宁浩黄勃徐峥铁三角组合极具卖相,但最终能否脱颖而出,达到王易冰7、8亿票房预期尚不可知。
在选片、预售、点映、评价等多重力量助推下,《心花路放》票房最终定格在11.67亿,完全超出片方和我们的想象。
内幕一:提前15天预售狂卖1亿票房电影主要追求两大指标,先搞定人次,再搞定空间,人次是上座率,空间是排片量,电影品质再好没有适当排片也无济于事。
我们合作的主要逻辑是通过大数据来辅助电影宣发,实现线上线下售票系统数据联通,告别过去靠经验、关系的低效方式。
电影行业拥有全国联网售票系统,IT化基础高于餐饮等行业,院线售票系统可与猫眼在线票务平台连接,每个座位连接到猫眼,猫眼再卖票给用户,使电影具备预售的基础。
预售模式,即院线根据预售数据和自己的经验判断,提前进行排片,随后影片上映后根据电影上座率的院线会相应增加排片。
中国电影历史上从来没有系统性、大规模地进行预售。
我们从零说服院线排片量排到了50%,在中国电影历史上首次采用提前预售方式,并且是提前15天预售。
但10月1日其他影片开始同时起片进行近身肉搏时,我们已提前15天结束了战斗,预售阶段即贡献1亿票房,超出了大部分圈内人士的预期,此前从未有电影在上映之前卖出1亿票房。
随后是追涨效应,随后就是爆发性票房。
9月15日,我们举办“9.30举国抢票”活动,覆盖全国100个城市近1000家电影院。
预售共持续两周,我们把活动票价定为9.3元、19.9元、原价,第一周卖出4000万票房;第二周狂卖6000万票房,两周预售1亿票房。
内幕二:点映1万场上座率超50%与预售类似,点映也是电影正式上映前的重要造势手段,在某时段或局部地区放映电影,用于检测用户口碑,提前为影片传播积攒势能。
点映是院线的稀缺资源,不是所有电影都能参加,在《心花路放》之前,电影点映规模以几场、几十场居多,而且只点映1轮,《小时代》点映100场实属罕见。
我们希望点映在扩散《心花路放》口碑上发挥更大作用。
9月16日,我们联合院线举办第一轮点映,考虑到预售票价9.3元和19.9元,片方打算原价销售,最终定价40元,结果全国300场上座率80%,要知道院线平均上座率不到20%。
用户热情持续高涨,9月21日,第二轮原定600场点映增加至700场,上座率仍维持在80%。
9月27日,我们尝试玩更大规模的点映,同一时段全国点映1万多场,上座率超过50%。
三轮点映下来,通过猫眼平台参与的用户占一半,而此前用户对电影点映了解甚少,猫眼的介入不仅为《心花路放》上映前有效制造、传播口碑,而且使其在国庆档保持30%以上的上座率。
内幕三:90后女生才是票房推手预售票房过亿,后续票房增长主要靠电影本身气势,无形中凸显前期选片的重要性。
我们主要通过“想看数”和“评分数”来判断电影票房走势,2012年加入这一功能,它是电影上映前衡量热度的重要指标,想看数转化成购票数比例接近50%。
百度曾用大数据预测《黄金时代》票房过3亿,但它在猫眼平台上想看数不高,结果《黄金时代》票房惨败证明我们判断的正确性。
个中原因不难理解,百度是搜索用户,猫眼是电影消费用户,前者数据显示100个用户99个习惯看在线视频,而不愿意去电影院消费,后者显示10个用户9个喜欢去电影院消费,所以猫眼用户投票参考性高。
猫眼不仅是中国最大电影票交易平台,也是最大电影媒体平台,热门电影评分数量是豆瓣、时光总和的3倍以上。
无论是电影上映前想看数的大数据分析,还是上映后的评分体系,均有效帮助我们预测票房前景。
比如,我们发现《一步之遥》上映前想看数不高,用户期待值没有预期10亿票房那么高,上映初期《一步之遥》保持强劲势头,用户以90后为主,后期年龄层逐渐向上递增,变成70后的天下,最终票房惨淡,不禁让人大跌眼镜。
《智取威虎山3D》之所以成为贺岁档冠军,也遵循想看数高的电影票房不会差的道理。
仔细看评论内容,用户对融入3D、喜剧、徐克等元素的《智取威虎山3D》评价极高,90后观感极佳,使口碑迅速扩散。
相反,《一步之遥》不是一部轻松、娱乐化电影,总体评分只有4—5分,90后女生受众占比极低,票房失利在所难免。
种种迹象表明,90后女生已成为票房重要推手。
内幕四:大数据驱动的O2O洗牌过去在团购时代,用户在购票后获取团购电子码,用户是否消费、去哪家电影院消费票务平台不得而知;过去电影营销的主战场在院线现场,用户在电影院确定看哪部电影,由院线完成录入中国票房的动作,现在提前15天预售使片方开始重视App营销。
我们在运营节奏上不遗余力配合片方、院线,通过整个电影产业链上下联动推高票房。
比如《心花路放》在哪个电影院上映,哪个用户过去看,表面上是普通预售页面,实际上我们不遗余力地从中撮合,用户每购一张票相当于为院线投一票,院线后台能实时显示,最终猫眼为《心花路放》贡献40%票房。
目前猫眼注册用户达8500万,移动端对交易额贡献比例超过90%。
2012年1月,我们意识到美团不仅仅是团购,而且要打通垂直行业,电影作为IT化程度最高、用户消费频次高的行业,加上美团早期聚集一大批电影用户,于是猫眼在内部立项,它不是简单地新开一个频道,而是互联网与传统电影行业真正融合的互联网+案例。
当时美团靠低价崛起于团购市场,团购电影票1天销量比选座、柜台、兑换券等各种售票方式一个月总和还多,内部不断涌现价格是杀手锏的声音。
早期我们摸着石头过河,跑遍整个北京电影院,发现高峰期用户排队兑票非常痛苦,出现各种骂街、打架等不良行为。
我们意识到低价不是用户的真正需求,他们的初衷是花钱享受高品质的电影服务,就算在线选座比团购贵5—10元,所以互联网+电影不应仅停留在价格层面,而要回到为用户提供真正价值的原点。
现阶段我们为用户提供在线选座服务,简化现场选座等不必要环节。
从团购进化到选座是提供更便捷的购票服务,去年10月,猫眼在线选座用户总数超过团购。
为用户提供在线选座后,如何让用户在线下便捷取票,当时我们内部争论许久,主要围绕美团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是否应该涉足取票机等重资产,而且面临不定期换票纸、维修等问题。
最终确定安装取票机,取票是用户通往消费的最后一环,整体体验至关重要。
我们专门设计一个 *** 作后台,实时监控取票机运行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后台立刻报警,派专人在第一时间处理。
猫眼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也反映在数据上,大年初一,猫眼日交易额突破1亿;3月,线上购票人数首次超过线下柜台。
今年预计贡献交易额将突破150亿,去年仅为50亿。
互联网+电影的最大坑金错刀:贺岁档《智取威虎山3D》干掉《一步之遥》挺奇葩,猫眼是如何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威力?徐梧:由于电影命名关系,初期《智取威虎山3D》想看数不高,仔细观察用户对《智取威虎山3D》评论,分解成3D、喜剧、徐克等元素,同时分析徐克过去历史题材影片和用户历史消费行为,发现用户对徐克作品期待值较高。
所以,我们判断融入喜剧元素的3D电影效果更好,而且通俗易懂,最终把《智取威虎山3D》定义为3D娱乐动作喜剧。
随着用户口碑的持续扩散,票房逐渐攀升,最终成为一部卖座电影。
依托于大数据,《智取威虎山3D》上映前后,我们针对部分城市重点营销,通过前期上座率的大数据来影响后续排片,结果《智取威虎山3D》在北京、东北上座率极高,担心本来有文化隔阂的上海、成都、广州票房由于90后的热捧最终票房也不错。
金错刀:你总结传统电影行业与互联网融合最大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徐梧:我认为核心要素是人。
一些互联网公司做电影项目大量选用互联网人才,但每个垂直行业都有自身行业特性,想彻底玩转必须懂行情,即具备行业背景。
我认为做互联网+项目的公司不是纯粹的互联网公司,比如猫眼涉足电影业务,既不是互联网公司,也不是电影公司,而是二者融合体。
这要求公司内部既有懂互联网的人才,也有熟悉线下地推的人员,还有熟悉电影行业的人,而不是全部由互联网人才构成,完全不懂行业才是最大的坑,目前猫眼拥有大量院线、制片方人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