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哀顺变是什么意思,深度剖析节哀顺变一词的深层含义

节哀顺变是什么意思,深度剖析节哀顺变一词的深层含义,第1张

节哀顺变是什么意思,深度剖析节哀顺变一词的深层含义 导读:“节哀顺变”是在吊丧时,吊唁者对逝者亲属最常说的一句慰问之语。


简单四个字,蕴藏着古人对礼制与人情关系的深刻洞见,展示的是古代丧礼的基本精神。


“节哀顺变”是在吊丧时,吊唁者对逝者亲属最常说的一句慰问之语。


简单四个字,蕴藏着古人对礼制与人情关系的深刻洞见。


但这四个字源出何处?本义是什么?“节哀顺变”出自《礼记·檀弓》。


原文是:“丧礼,哀戚之至也。


节哀,顺变也。


君子念始之者也。


”根据后代注经家的理解,这句话是针对遭遇父母之丧的情况而说的。


人的一生,会遭遇到许多次亲属和朋友的逝去,但在儒家看来,父母之丧无疑最令人痛彻心扉。


就如同父母对子女之爱倾尽所有、毫无保留一样,对子女而言,父母的离去是一场最艰难的告别,这都是人类天性的自然流露和表达。


而礼的制定,是为了“称情而立文”,也就是为了让人的自然情感能够在仪式中得到抒发和宣泄,因此,才有了丧礼的出现,让人们能够通过特定的仪式表达哀情。


但在“称情”之外,礼的制定还有另一个目的,便是“节情”,也就是节制人的情感过分表达。


节制不是压抑,而是要让人的情感能够在一个合适的尺度内逐步地抒发出来。


正因为父母之丧带给子女的哀恸太过巨大,丧礼的制定者们意识到,如果任由失去父母的子女沉浸在悲伤之中,不节制他们的情感,长此以往,生者必然会因为悲伤过度而导致身体无法承受。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就出现过大量孝子居丧毁卒的情形。


三国曹魏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在母亲下葬前的诀别时刻,号泣一声“完了!”,便吐出血来,由此伤身甚重,衰弱了很久。


南齐的杜栖在居父丧期间,七天不吃不喝,整日悲哭不停,以至于最终“吐血数升,恸哭而绝”,这都是非常极端的例子。


因此,为了保护生者不被哀伤之情过度伤身,很多丧礼的具体规定都贯穿着节制服丧者哀情的精神,譬如,要求子女在父母去世三日后必须饮食,为父母服丧期不得超过三年等等。


然而,丧礼怎么样才能够在使人的哀伤之情得到释放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控制这种情感不伤害身体?答案是“顺变”,也就是使整个丧礼过程能够顺应人的情感变化。


古代的丧礼会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丧礼的不同阶段,用不同的礼制规定,帮助人的哀伤之情逐渐缓解、平复,从而最终走出丧亲之痛,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这些规定就包括了,在死者从刚刚去世、入殓,到出殡、下葬,到去世一周年、两周年等时间节点,服丧者衣食住行相对应的调整和改变。


例如,在父母刚去世时,孝子应在腰间系上苴麻制的腰带,因为苴麻颜色深黑,且苴麻所制的布料非常粗糙,象征着丧亲之初孝子心中的剧痛,而等到父母下葬后的“卒哭”祭完毕后,按照礼制规定,孝子应脱去苴麻带,改系葛麻做的带子,此时,父母已葬,孝子的哀伤之情相较于父母刚刚去世之时已略有缓解,因此,改用质地略为平滑的葛麻带,既顺应了孝子情感的自然变化,也提醒服丧者,不应再过分沉浸于痛苦之中。


因此,“节哀,顺变”向我们展示的是古代丧礼的基本精神,它的意思是,节制丧亲者过分的哀恸之情,并通过服丧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衣食住行的规定,帮助丧亲者的哀伤之情逐渐平复。


而随着古代的丧服制度淡出历史,今天的人们在把“节哀顺变”作为吊唁的慰问语时,只是取“节哀”之义,“顺变”之义则鲜少为人所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6178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15
下一篇 2022-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