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教授接着问:“为什么呢?全世界公认最聪明的人是你们犹太人啊”。
他愤怒道:”全世界把我们当做最聪明的人,做生意都提防着我们”。
曾教授笑了笑不语…… 中国人的心是难以捉摸的,所以中国人的话常常模棱两可。
我们主张“逢人只说三分话”,同时又主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逢人只说三分话”是对交情不深、关系一般的人而言的,因为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当然应该小心试探。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对交情深厚、关系密切的人而言的。
既然大家亲如一家,也就不需要互相隐瞒。
其实,中国人说“逢人只说三分话”的时候,已经含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意思。
况且中国人所说的“三分”,既可以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也可以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就看到时如何拿捏了。
当彼此尚不熟悉时,当然“未可全抛一片心”,等到互相信赖了,完全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同样,中国人说“言无不尽”的时候,也不要忘记“逢人只说三分话”,因为彼此虽然关系密切,但是有的话可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或者引起他的嫉妒,所以必须有适当的保留,说三分留七分,那七分就心照不宣了。
听话不如“看”话不了解中国人的人觉得我们很难捉摸:“我明明听懂了他的话,他怎么还是不高兴?”因为中国人说的话通常包含很多意思,有些人听懂了表面意思却常常听不懂言外之意。
有时候,中国人不说话,只是一个眼神个动作就包含了很多意思,这当然需要彼此的默契。
如果没有默契,要搞清楚中国人到底在说什么,确实很难。
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苏东坡被贬至黄州后,一天傍晚,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
忽然,苏东坡用手往岸上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岸边有一只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便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
两人心领神会,不禁相视而笑。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当然,要达到苏东坡与佛印这种心灵相通的程度,除了默契之外,还要有较高的智商才行。
中国人南腔北调,就算大家都说普通话,也很难保证彼此听得懂。
勉强听懂,也未必弄得清楚他人的真正用意。
指鹿为马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人们把“指鹿为马”理解为“不明是非倒黑白”,其实很不恰当。
赵高只是借此试探一下究竟自己在朝廷的权势怎样,其真正的话意是:“你们是服从秦二世,还是服从我?”我们嘲笑群臣不分黑白,其实他们才是真正听得懂话意的人。
中国话很不容易听,才是我们真正的难处。
中国人要人家不要“听”话,其中含有“中国话不可以用耳朵听”的意思,必须特别小心。
“不要听他的”包含“不要听他的话”,也包含“不要单凭耳朵听他的话”的意思。
中国人很少说“听他说什么”,反而常常告诉我们“看他怎么说”,也就是说,中国话不适合单用耳朵听,应该配合眼晴看。
中国话听起来含含糊糊,“看”起来清清楚楚。
中国人不喜欢啰里啰唆讲一大堆,只喜欢简单明了,短短一两句话,含意很深,所以“看”了之后,还要多想。
如果不用心想,还是弄不清楚中国人的话意。
也就是说,“看”话不能单凭一双眼睛去看,还要动用“心眼”,才能够真正看清楚,才能领悟“话中的话”,以及“话外的话”。
“心眼”要大,オ听得真实。
“心眼”太小,成了“小心眼儿”,就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如果对方有难言之隐,有说不出来的苦衷,有说出来反而彼此难过的事情,千万不要用不正当的心思去曲解。
一句“你看着办吧”,究竟是“全权委托你”,还是“猜猜我的用意”,甚至“居然搞成这样子,你自己收拾烂摊子吧”?短短几个字,足够让别人思前想后了。
凡是耳朵听不懂的时候,就要用眼晴看,还要动脑筋,结果呢?你看着办吧!“随便”并不随便 中国人常把“随便”挂在嘴边上。
请客吃饭时,总是说:“没有什么好菜,随便吃点。
”实际上菜肴十分丰盛。
反过来说,客人真的随便吃喝,经毫都不客气,即使宾主交情甚深,主人看在眼里,也会不太舒服:又不是只有你我两人,当着我的妻儿,你也未免太随便了! “随便”的意思有两种:一是“随意、任意”,一是“不拘東、不认真”但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使用起来却有三种含义: 1.“随便”代表“看看你的诚意”。
人家问我要什么,我说“随便”意思就是说:衡量你自己的能力,看可以提供什么。
中国人认为,我说“随便”是不想为难你,如果你真的“随便”,就是轻视我。
如果我到你家做客,你问我喝什么,我说“咖啡”,你没有,岂不是很尴尬,所以我只能说“随便”给你留了面子。
你虽没有咖啡,但是给我端上一杯好茶,我自然也很高兴,因为你没有“随便”应付我。
但是,你真要“随便”给我一杯白开水,那我肯定不高兴:“如果只有白开水,何必问我喝什么?” 你请我吃饭,问到哪里用餐,我当然不能直截了当地提议上豪华酒楼,万一你认为那样不值得,我岂非自讨没趣?不过我也不愿意自贬身价,开口就选择普通餐厅,非但显得土气,你也未必领情。
最好的办法,还是说“随便”。
至少可以了解你认为拿什么招待我最合适,进而了解我在你心目中的地位,以便调整自己所应表现的态度。
你经济拮据,只能够请我上普通馆子,我照样吃得高兴,因为你够诚意,我不在乎吃什么;如果你手头宽裕,豪华酒楼也请得起,却只请我上普通的馆子,我就知道你不够意思。
“随便”绝对不是含糊,而是“在和谐中找到合理”的一个代名词。
中国人如果真的随随便便,一定没有前途。
甲和乙是好朋友,一天,乙到甲家里做客,甲热情招待,顺ロ问他:“喝点什么东西?”乙回答:“随便,随便。
” 甲当然心里有数:家里确实有好酒,是留给上司丙的,现在当然不能拿给乙喝。
衡量与乙的关系,决定泡一壶好茶招待他。
乙见甲并没有敷衍他,自然很高兴,也知道自己在甲心中的分量。
正在此时,丙不期而至,明显就是来喝那瓶好酒的。
此时,甲该不该将好酒拿出来?如果拿出来就会得罪乙,不拿出来又会得罪丙。
这种两难的情况却也难不倒深谙圆通之道的甲。
甲对他太太大声说:“我刚才找了半天,你到底把那瓶好酒藏到哪里去了?”甲的太太明白甲的意思,也大声地回答:“我昨天收拾屋子怕把它弄脏,特地藏起来了。
”话音未落,甲的太太就拿着好酒出来了,并准备了キ盛的下酒。
乙和丙都很高兴,当然,甲将危机巧妙地化解于无形,更是高兴。
用高声说话来向别人传达自己的想法,是中国人的绝招,在人际关系的运作中,具有转危为安的决定性力量。
甲很清楚,丙提前来就是想喝自己的那瓶好酒,可是乙来了自己没拿出来,等丙来了オ拿出,乙心里肯定不高兴。
可是不拿出来,就会引起丙的不满。
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但是高声说话就解决了问题:“刚オ找了半天”就是告诉乙“我本来想请你喝,但是没找到”;而丙明白,就算乙是甲的好朋友,还是没我的面子大,哪怕是“特地藏起来了”,到了紧要关头,也得拿出来。
知识很重要,但是知识之外,人际技巧也很重要,若想圆满解决问题,在知识之外,还需要一些艺术技巧。
2.“随便”表示具有“单凭物质不足以表达全部的敬意,必须拿精神来补助”的用意。
以请客吃饭为例,主人即使准备很多佳肴,仍然说“随便吃点”,意思是这些菜虽然很好,但总觉得应该有更好的,オ足以表达主人对贵宾的敬意。
如果客人认为过于丰盛,就会说“太破费了”;如果客人觉得不过尔尔,既然主人说了“随便吃点”,那客人也不会不满。
如果东西非常好,中国人也会轻描淡写地说“随便买的”,这不是谦虚,而是中国人认为精神重于物质,“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同时,也希望对方不会有“受之有愧”的负担。
如果东西并不好,一句“随便”,表示“我已经尽力,希望你能够谅解”。
中国人讲究“尽心尽力”,只要尽力而为,对方多半是会体谅的。
3.“随便”暗示“我有我的意见,只是不便说出来”。
上司征求下属的意见,下属绝不敢说“随便”,而是请上司做主。
因为说“随便”,就意味着下属有自己的意见,只是不方便说而已。
“随便”正是孔子的“无可无不可”的体现。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时时有变化,如果丝亳不加考虑,冒冒失失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很可能使对方为难,不如将心比心,先说“随便”好让彼此有个商量的余地。
既然“无可无不可”“随便”就不是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地”都通用的。
有的时候,随便说“随便”也会给对方造成困扰。
例如,晚辈对长辈最好别说“随便”,否则就显得太随便。
朋友之间也有不宜说“随便”的情况,同是请客吃饭,说“随便”可以让主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准备,但是如果主人境况不好,要保全主人的“面子"”就不宜说“随便”,最好说:“我最近肠胃不好,很怕油腻,就在附近这家饭馆吃点素菜就行。
”有人托你帮忙,要请你吃饭,你就要暗自盘算一下,“吃人家的嘴软背负人情太重,哪里敢说“随便”,赶忙借故推辞,心领为上。
“随便”并不是“差不多”,而是以“合理就好”为原则,应该说“随便”的时候,才可以说,不应该说的时候,就不可以说。
别人在对你说“随便”的时候,如果他不是随便说的,那就等于说:“你自己想想,怎样才合理;只要合理,我当然就随你的便!”“随便”绝不是“马马虎虎”,我们将心比心,既不希望人家“马马虎虎”待我,当然也就不可以“马马虎虎”对待别人。
该“随便”才能随便,不该“随便”绝对不可以随便。
以“不随便”的态度来“随便”,才能符合合理的标准。
我们一方面不可以随便说“随便”另一方面也不能够随便理会或处置别人的“随便”因为一个有修养、有分寸的中国人,是不随便说“随便”的。
不反对并非赞成 中国人的基本立场是不偏不倚,秉持既不反对也不赞成的态度,在征求中国人意见的时候,中国人基本上说的都是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的话。
因为事情总是不尽如人意,所以只能赞成一部分而反对另一部分。
任何事情,总是不断地演变:原本可以赞成的事情,演变到最后,令人不得不反对;而原来应该反对的,也可能愈变愈应该赞成。
这些都是中国人不愿意公开说贵成还是反对的原因。
当把一切弄清楚,而且保证不再改变的时候,中国人自会当机立断,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
但是,就算如此,警觉性特别高的中国人,也尽量完公开表态。
一旦你明确表示赞成,那些不希望你赞成的人就会给你施红压力,相反,你反对的话,那些不希望你反对的人也会频频阻挠,徒增许多麻领。
所以,最后养成中国人凡事都含含制的,“这件事嘛,呵呵、、、、、、”。
中国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没有安全感,赞成或反对就像下赌注一样,万一错宝,后果严重。
只要保证他的安全,要中国人表明赞成或反对的立场,其实并不难。
古时候,大臣要说一些可能冒犯皇帝的话时,总会先请皇音绕他不死。
这就是在寻求一种安全状态。
如果有人直接问你这种问题:“你赞成领导关于这件事的处理吗?”那他可能是不怀好意,挖了陷让你跳。
你说“赞成”或“反对”,都会对自己不利,不是被利用,便是被嘲笑。
碰到这种情况,中国人不可能直截了当地表明态度,而是会反问:“你认为如何?”然后顾赞成及反对双方面的看法,适当地表述自己的意见。
而被反问的人也是同一态度,或者采用“我也不反对”或“我也不赞成”来应付,因为中国人明白,“赞成”“反对”不是“二分法”,“不赞成”并不代表“反对”,“不反对”也并不代表“赞成”。
也许有人认为中国人不实在,见风使舵、虚情假意,而且缺乏胆识,不敢担当。
其实,我们说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事实上是赞成之中有反对,而反对之中也有赞成,并不是不分是非、糊里糊涂或者怕惹事端。
先赞成后反对,先反对后赞成,对方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攻心”术是中国人的独特手法。
例如:“我毕业后马上出国留学,你赞成吗?”如果你不赞成,最好回答:“我不赞成你马上出国,但是如果你准备得十分周全,知道自己所要学的是什么,将来学成之后要做什么,我当然不会反对。
” 既不说赞成的话也不说反对的话,一方面保证自己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对方的责任,凸显听者的自主性,使其更加重视自律和自为。
旦表示赞成,听者受到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可能“大意失荆州”,造成“阴沟里翻船”的修剧。
而一且表示反对,听者受到挫折,可能因而放弃,或者缺乏信心。
不赞成也不反对,听者才会面对现实,用心地研究判断,自己做最后的决定。
中国人相信,公开表示赞成或反对,事实上都不一定可靠,不如采取观察、试探、测试、迁回打听等方式来加以判断。
若是因为怕得罪人,春吞吐吐,既不敢赞成也不敢反对,那就是心术不正,终将被别人厌恶,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前程。
合理地赞成加上合理地反对,オ是正当的行为。
当然了,在人际交往中,圆通的人也不应该直接问别人是否赞成或反对,以免给人别有用心之嫌,一般只问“你有什么看法”之类语气较弱的问题。
看清楚之后,合理地表达反对或赞成的意见;尚未看清之前,千万不要冒冒失失地说出“我赞成”或“我反对”,以免被利用,或被人看不起,令自己骑虎难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