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上一句是什么,带你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上一句是什么,带你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第1张

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上一句是什么,带你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一、事情的缘由几年前,有个记者问杨振宁教授:“中国为什么没有人得诺贝尔奖?”杨振宁教授说,这坏就坏在一副对联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有一次杨振宁回母校,看到校门口挂着这幅横幅,坚持把它拿下来,并重新题了一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将“苦”改成了“乐”。


不得不感叹杨振宁教授的求知境界。


一千多年前,孔子就在论语里写下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古今圣贤,大多如此。


从小,我们就是被“苦学”激励大的,好像只有苦兮兮的才能求得真知。


“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无一不告诉我们,学习是苦的,努力是苦的。


总是在吃苦,而好日子,永远在后面。


该文引自搜狐网文章《孩子,比起未来的成功,我更在意你当下的快乐!》作者毛小妹 2018-05-16网址:sohu.com/a/231820649_226794 原文注明来源:冯尘(feng-chen66)微博

二、杨振宁院士简介杨振宁院士,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名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是中美关系松动后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百科)杨振宁院士除了在科学方面的极深造诣之外,在古文、历史、哲学方面都有深厚的积淀,例如学者姜兆儒先生在《杨振宁先生读《孟子》有大用》一文中写到:“一九九七年六月三日,年逾古稀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宋晓梦专访时,谈及这样一段往事:“一九三四年我念完初一,暑假我父亲(杨武之,一九二三—一九二八年先后在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攻读数学,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一九二九年秋,始任清华大学算学系教授)想找一个人来教我,他没有找一个人来教我数学,也没有找一个人来教我物理,他去找雷海宗教授(一九二二—一九二七年,在芝加哥大学研读历史、哲学,获博士学位,时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他跟雷先生说,你可不可以找你的一个学生,来教振宁《孟子》。


雷先生就介绍他的一位得意门生,叫做丁则良。


……我记得很清楚,每个礼拜五天,每天早上我到科学馆我父亲的办公室里,然后丁先生也来,教我一两个钟头的《孟子》,这样持续了一个暑假,跟第二年的半个暑假。


一个半暑假里,我可以把《孟子》从头到尾背出来。


…… 《孟子》里头有很多儒家的哲学,你可以了解整个中国的思想方式。


现在回想起来,这对我这个人整个的思路,有非常大的影响。


远比我父亲那个时候找一个人来教我微积分要有用得多。


”试看,一位闻名世界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一位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被誉为“继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杨振宁先生,几乎完全超出了如今超多重理轻文者的想象,当他回顾六十多年前的暑假生活时,一不谈数理化,二不谈外语,三不谈学小提琴、钢琴等,断然肯定:少年时学习、背诵《孟子》练得的“童子功”,对他“这个人整个的思路,有非常大的影响。


”而且这种影响远比父亲当年“找一个人来教我微积分要有用得多。


”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


”相信杨先生之所以能在理论物理研究中取得举世瞩目且影响深远的成就,必定得益于他非凡的思路。


而这条思路的“修筑”,显然多得益于熟读《孟子》。



三、杨先生把“学海无涯苦作舟”改成“乐作舟”错在哪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的原文出自《昔时贤文》一书。


其中关于“苦”字的解释很容易引起误解,“苦”有很多含义,例如苦味,受苦、磨练等等。


“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里的“苦”是指勤勉,与上一句“勤为径”里的“勤”对偶。


《康熙字典》里面解释的很清楚:苦,就是勤的另外一种说法。


“又【集韵】勤也。


【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古人常常把“勤和苦”放在一起用来表示勤学,勤谨。


例如《小戴礼记》中记述“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说苑·立节》子路说“不能勤苦,不能恬贫穷,不能轻死亡”。


《贾谊·新书》“夫百姓煦牛而耕,曝背而耘,苦勤而不敢惰者,岂为鸟兽也哉?”“苦”在古文里面就是指做事勤勉和勤奋,不懒惰,但是在清朝之后常常被用作苦滋味、甘苦、劳苦等等。


清朝统治者实施文字狱和阉割汉文化政策,血债累累,使中华儒士一族几乎被杀害殆尽,以至于清朝和民国学者很难理解和学习到真正的古文知识。



四、结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句话中的“勤和苦”是上下对偶,意思都是指勤勉、勤谨。


勤学和苦读都是指勤奋学习,把这句话解释为“以之为苦”就是一种误解。


这一整句话的含义是:如果把做学问比作一座高山,那么登上这座高山的途径就是勤学;如果把它比作大海,那么通往彼岸的舟楫就是苦读。


目前学术界存在着学术浮夸和投机取巧等不正之风,杨振宁院士要后辈学子们牢记勤奋学习的古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仅要勤奋学习,而且要善于学习和把学习当作一生的目标,扎扎实实,勤学不倦。


杨振宁院士不仅是一位顶尖的大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文理兼备的大学者和文学大师。


我作为一个晚辈和普通人妄议前辈,文章题目哗众取宠,班门弄斧,仰愧前贤,伏请杨振宁先生和各位前辈长者原宥。


借用“书山有路”原句改写成小诗,用来体会杨振宁院士一片拳拳劝学深意:欲攀书山须苦志,将渡学海必勤身。


思教偶有一字失,不忘诲人贤者心。


最后 附:略讲《昔时贤文》一书及杂谈《昔时贤文》又名》、《古今贤文》,原文使用“庶语”,词句粗鄙庸俗,辞义乱搭错乱,充满市侩式的说教,很像跑江湖说书人的说辞,而不像是一篇正式古汉语文章。


根据句法语意来看,这本书的出现不会早于清朝康熙时代,作者水平大抵相当于古文学里面的幼儿园班。


例如其中有“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等等诗句非常低俗,虽然立意不算邪僻,但是行文用词在严谨方正的学者们眼里是“浊语”,相当于古代的俚语或者粗口,需要“洗耳”,正人君子绝对不会写这样的文章。


《昔时贤文》因其词句简单易懂,类似顺口溜,被后世学者误认为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贤正的儒者和士人绝对不会教孩子这些乱七八糟的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6230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15
下一篇 2022-04-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