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区内容,就像建造一座城市

做社区内容,就像建造一座城市,第1张

做社区内容,就像建造一座城市 大一点的社区,甚至可以节奏自己的平台文化,传承一种精神,使得平台内可以稳定的自我运转。


B站、知乎、天涯论坛等这些就是很好的代表。


社区的管理者自然就是我们这些运营,表面上是建立一个规则,优化“城市里的法律”。


实际上我们更像一个守卫者,服务者,让大家在“城市”里“生活”的更好,城市里的居民,通过赋税,让城市不断壮大发展。


当然了,我们运营人,甚至是互联网从业者,都希望有一个成熟的社区,在其中任职。


想法是美好的,偏偏大家开始的目标就有所偏差。


首先来说,互联网社区是指把拥有共同属性的用户聚集起来,并提供互动服务的一个线上平台。


其中,共同属性、互动和线上平台,是构成互联网社区最核心最基本的三要素。


认知区别就在这里了,很多人认为社区跟社交平台是一个概念。


有点拗口,我们定心一看,就明白,社区是以内容为主,社交平台是社交互动为主。


小年哥可以举例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看这个平台内容靠什么联系用户。


联系,不是打电话这个联系,是相互连接,社交关系联通,这么一层含义。


如知乎、贴吧、B站、国外油管,都是以内容联系。


你打开,基本上是冲着别人留下的内容去的。


如探探、陌陌、微信、国外的脸书,都以用户社交维系。


应该没有人去探探里面找运营知识付费的吧。


哈哈相对来说,以上的内容是比较适合新手了解的,我们今天聊得也不这么深,说说这个“城市建设”(决定社区)成败的三大要素之一定位。


定位经常阅读小年哥的朋友会知道,我经常强调,定位好了,真的能事半功倍。


定位有问题,在牛皮运营也不能拯救世界,不是神仙,把死的变活。


那么在定位的时候,需要了解实际考虑的问题有三点:市场足够大?目标人群是否有内容创作能力?用户需求是否真实存在?市场足够大?这是一个真命题,咋一看,跟最后用户需求真实存在差不多,其实不然。


简单来说,社区定位在什么领域,这个领域的背后,是否有足够长远,能支撑你长期发展的用户人群和需求。


用户需求真实与否,都是我们最后层级才考虑的。


市场规模足够大,这样方便使用羊群效应、规模效应,让自己得以成功。


举个例子,我们市场份额,定位在一个小县城,自然没有可能会足够人群基数。


太小,总归有消费完的时候,复购是需要时间的,你空调冰箱,不是谁天天都去买的对吧。


其次,太小,商业市场价值意义太小,难以持续。


说白了,就是你以为的“小而美”,仅仅只是招聘勾引人的把戏,实际上是很难生存的。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小地方,小县城,最多只有一个华莱士,emm,又馋了。


再比如,知乎,初期定位就是集中在线上拥有高专业水平的内容,看起来高大上,小而美,精。


为什么最后还是要开放,或者说一个转折性的策略——扩展到其他领域(包括线下行业)且占比扩大。


说白就是人不够,互联网流量体系注定要这样适应环境,不然就是等死。


所以,在知乎前期,大家看起来都是人在国外,刚下飞机,年薪千万,匿了匿了。


最终因为规模和受众限制了自身的发展,不得已才定位向外突破。


定位小对于后续发展限制的问题浮现。


当然咯,小年哥只是建议,这跟自己选择有关,一辈子只开一家餐饮生存也是一种人生。


目标人群是否有内容创作能力?社区跟个人IP是不同的,小年哥属于个人IP,我想说啥就是啥,但是我的社区,属于公众号、知乎等这些平台。


关键在于可以分享,会分享。


很显然,内容社区消费,是大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抖音快手、二次元B站、逛B乎、看豆瓣评分等等。


如果非要我总结特点的话,我认为这些群体的特征有:在线时间长、活跃度高、能熟练使用互联网产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


还有一个小缺点,忠诚度可能会很低。


同时我们运营遇到的问题也有,就是要分辨他们。


一个平台,尝试新鲜事物的人很多,但他们的行为,往往会产生数据痕迹,这些就会影响我们的对于产品的判断。


更头疼的是,会有一些“熊”用户,公开一些对自身产品不当,不利的观点。


运营一看,结果和预期不符,气馁、怀疑、没信心、失败感……总之,做社区,社群,要选择对自己忠诚,活跃度高的目标人群;或者挖掘定位人群的需求,通过自身产品来满足。


用户需求是否真实存在?简单就是,这个需求到底是你天马行空的猜想,还是大家内心深处没有表达出来的愿望。


举例我们现在时下最经常最刚需的产品,外卖和出行。


它们直击老百姓生活中的刚需,即便来说,两大龙头行业成功的因素还有很多,但它们涉及的用户需求是切切实实的。


对于我们做社区产品,如果针对一个时效性话题,哪怕是最近都在关注的,美国针对我们国内微信软件,说一天,一年,总有话题匮乏的时候。


反观,很多社区打造,喜欢用到娱乐、运动、明星、游戏等话题,不仅仅是因为这些话题刚需,是延展性很强。


比如我玩游戏,每天诞生的新游就是一个,攻略一个,历史背景,玩法,段位,官方更新等等数不胜数。


不过也有个别领域,值得发展,像育儿这种,用户内心变化,很微妙。


育儿,谁第一次遇到,不是一头雾水的,第一次看到宝宝的诞生,内心的不安和高兴,都渴望与人分享,交流问题。


其次家庭内部关系微妙变化,家里多了个宝宝,有时候一些家庭矛盾,或者说情绪的表达,就很刚需。


毕竟真的想丁克的人群,属于少数。


总之,判断用户需求,不是一厢情愿,昨晚我躺床上想到的需求。


而是你小范围测试,发现确实可行,需求确实大,才执行, *** 作。


以上我针对都是社区内容定位方面,有机会我继续道来社区建设其他成败要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6256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16
下一篇 2022-04-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