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叙文开头的作用:内容上:(1)开篇点题;(2)点明中心;(3)与下文……形成对比(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 (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构上:(1)总领全文(全段、全层)(2)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内容作铺垫;(3)与后文……相照应;举例分析: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答: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抒发了作者的怀念之情。
2、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
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答:开篇点题,奠定文章的赞扬的感情基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牧羊人的伟大做铺垫。
同时点明文章主旨。
3、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答:结构上:开篇点题,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勤劳的一生”是文章的感情线索,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回忆。
内容上:既交代了文章写作缘由,还揭示了文章中心。
4、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鲁迅《故乡》)答:开头写现实中的故乡景象,给人衰败,萧条、冷落的感受,为全文奠定了凄楚、悲伤、抑郁深沉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悲凉和失望的心情,暗示故乡人物的不幸命运。
二、记叙文中间语段的作用: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总结上文,承接下文。
结构严谨。
举例分析1、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答: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第一句承接上文,总结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行,第二句开启下文,写叶圣陶先生的律己严的品行。
使全文结构严谨。
2、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做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答:在内容上承接上文,直接点明闻一多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与作为学者的“说”和“做”截然不同。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 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 知道。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 ,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答: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猜测“我”被送进私塾的原因,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依恋之情。
记叙文结尾语段的作用:内容上:⑴篇末点题; ⑵点明(深化、升华)中心:…… ⑶抒发了……感情;(4)突出……品质; (5)告诉了……道理。
结构上:(1)总结全文;(2)首尾呼应(呼应开头或标题);(3)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引发读者思考;(4)结构严谨。
举例分析1、但我和妻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莫怀戚《散步》)答:用象征的手法,点明文章主题,揭示中心,暗示了中年人承前启后的重任。
总结全文。
2、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付——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到自己的目标。
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答:议论,抒情 。
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使文章的哲理凸现在读者眼前。
结构上,篇末点题,结构严谨。
告诉我们:人难免会有畏难情绪,把事情化整为零,不去想远大的目标,而是先从最切近的事情做起,只关注近期目标,积小步成大步,慢慢就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3、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答: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感情升华,由赞美母亲升华到赞美中国千千万万的劳动妇女,由报答母亲深恩升华到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
4、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鲁迅《孔乙己》)答:用猜想结尾,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
从孔乙己这个悲剧人物的命运来看,他在那个时代不可能获得别的结局,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点明中心。
从而收束全文。
5、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宗璞《紫藤萝瀑布》)答:在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表明作者从紫藤萝花身上汲取了力量,明白了人类生命长河是无止境的,永恒的道理;在结构上:照应文章开头,使文章首尾呼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