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如果嫁错了郎,注定了一生的悲哀。
面对不幸的婚姻和爱情,我非常敬重两位古代女人,一是南宋孝宗时期天台的一名营妓严蕊,另一位是明末万历年间扬州人冯小青。
多年前我曾经写过文章,介绍过这两位女人。
若得山花插满头好多年前的一天浏览宋词选集,当读到严蕊的《卜算子.不是爱风流》这阕词时,怦然心动,久久不能忘怀。
在日后的岁月中,每当感到心情郁闷的时候,就反复吟诵,蒙蒙中,似乎能得到几分心灵的慰藉,这实在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
词全文如下: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要欣赏这阕词,须和作者的身世和作词时的背景结合起来。
如果不知道作者的身世和这阕词产生的背景,很容易一翻而过,留不下很深的印象。
但是,知道了这阕词产生的背景,读者的心,就会一下被紧紧地抓住,一种积压了千年的痛,无法言说。
作者严蕊是南宋孝宗时期天台的一名营妓,有关对她的介绍,都说她色艺冠绝一时,善诗词,精通琴棋书画,又博晓古今,很有名气。
这样的风流才女,自然与文人骚客、地方官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时的天台太守唐仲友,常召她去歌舞佐酒,因而交往密切。
宋时规定,“闾帅、郡守等官,虽得以官妓歌舞佐酒,然不得私事枕席”。
唐仲友虽然爱风流,然而与严蕊没有私待枕席之事。
常言说男女交往是非多,有一年,大儒朱熹行至台州,有人告发唐仲友贪赃枉法,朱熹进行调查,证明所告属实。
由于唐仲友与严蕊交往过密,也把严蕊一并收监,并对其加以鞭笞,逼其招出与唐仲友的奸情。
前文说过,严蕊与唐仲友虽然是交好,但并没有说不清的事,因而无从招供。
面对严刑拷打,严蕊说:“身为贱妓,纵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罪;然是非真伪,岂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
由于严蕊不招供,后来又把她押至绍兴,继续施以酷刑,一再受杖,饱受折磨,几至于死,但严蕊最终没有屈打成招。
后来朱熹改调他方,岳霖继任。
岳霖知此事,怜其情,悯其志,意欲相助。
乃命其赋词以述心志。
于是,严蕊口占《卜算子》这阕词。
岳霖听后,大加赞赏,即日判令出狱,脱籍从良,给了她自由。
这阕词陈述了自己沦为营妓的无奈,也委婉地提出要求释放的愿望,情真意切,字字滴血。
最是,“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读来更是令人放不下忘不了。
一位弱女子,沦为营妓已是不幸,更加不幸的是冤枉入狱,受尽酷刑。
常言说,“严刑之下,能忍痛者不吐实,不能忍痛者吐不实”,严蕊面对刑讯逼供,致死坚持真理,硬是没有“吐不实”,表现出她的柔情侠骨之香和巾国女秀豪气,令人惊叹。
更令人惊叹的是她对怨狱的的心迹:我如果能出狱,有怨恨,也没有什么不满,我只想到山上去,采一些野花插满头,至于我将向那儿去,你们就不要问了。
“莫问奴归处”是个悬念,她个的纯真、善良、洁如莲花般的心志令人难以忘怀。
(图片来自网络)冯小青的爱情在古代,一个女人一旦和诗词搭上边就有些灵气,若是一个美女和诗词搭上边,就很容易千古留名万古流芳。
明朝末年扬州有位叫冯小青的人就是这么一位美女加诗词的女人。
悲叹的是,冯小青是一位早慧命薄的苦命人,年幼家遭不幸,十六岁嫁给杭州的武林冯生为妾。
那曾想,冯生的元配夫人嫉妒她的才貌,竟然把她囚禁在西湖边的孤山梅屿,日夜仅和一老仆妇相伴。
面对她的不幸,亲戚杨夫人曾劝她另嫁他人,但她不从,终于凄惋成疾而亡。
病中,她拒绝服药,十八岁那年抑郁而亡,死后,葬于西湖孤山。
冯小青被囚禁在孤岛,写下了大量的诗句,最有名的就是:稽首慈云大士前,不升净土不升天,愿为一滴杨枝水,洒到人间并蒂莲。
一位无依无靠的弱女子,遭大妇欺负,相爱的人虽然咫尺天涯但不能日夜相守,其凄凉悲苦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但是,冯小青并没有抱怨,也没有上吊喝药撞墙割腕玩自杀,而是来到观音菩萨拜佛。
在观音面前,冯小青没有抱怨身世的悲苦,更没有怨恨大妇的霸道,也没有痛恨丈夫的无情。
她没有祈求观音为她赐富禳灾,也没有希望时来运转情缘永继。
她没有希望脱离苦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是由于深感自己的不幸,来世愿化作菩萨净瓶中的一滴甘露水,洒向人间,希望每一对夫妻,永远幸福快乐美满和谐,像并蒂莲永远相随。
冯小青的生命短暂,她的爱情更像草叶上的露珠一滑而过,但她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以诗的形式留下了一把火焰。
只可惜冯小青的诗留下的很少,据说她在临死前将诗稿托仆人转交冯生,不想被大妇发现,全部丢进火里焚烧,幸亏冯生奋力抢救,抢出了一些零散的诗稿。
后来,亲戚杨夫人从多方搜罗冯小青的诗稿,结集书名为《焚余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