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改变传统物流形式;未来无人仓作业模式将覆盖所有品类“6·18”大促临近,5月24日,京东物流对外开放上海亚洲一号第三期项目——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
同时,京东物流首次公开了无人仓的建设标准。
业内人士称,无人仓标准的公开,对于推动行业发展,促进行业伙伴共同致力于智慧物流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新京报记者 杨砺小红人和机械臂唱主角,无缝对接像“会说话”5月24日,京东物流首次将无人仓库对外开放,该无人仓位于上海嘉定“亚洲一号”基地三期,占地约4万平米,是京东物流在全国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仓库。
京东物流首席规划师、无人仓项目负责人章根云介绍,京东上海亚洲一号无人仓主要以3C、数码等小件商品为主,单日分拣能力可达20万单,每单约1-3件包裹。
这意味着每天约有60万件包裹从无人仓出库并配送至全国,在无人分拣区,平时约有300个分拣机器人同时工作。
该无人仓主要分为入库、仓储、分拣和打包出库四个区域。
在入库区域,商品的测量、分类由传送带和机械臂完成,根据商品上的条码,系统会判断如何对商品进行摆放和运输。
入库环节完成后,摆放好的商品将被传送带运输至仓储区域。
在一排排紧密的货架间,每一层都有能够自由穿梭的机器人完成商品的入库和出库。
分拣环节,有300多个负责分拣的“小红人”机器人在一块半个篮球场大小的区域内,拖着商品并投递到不同区域的网格内实现分拣。
章根云介绍,这些机器人的运行速度为每秒3米,路线由计算机控制,能够实现互相避让。
当电量少于30%时,机器人会自动前往充电桩充电。
在“小红人”将包裹投放入不同的转运包裹中后,中型机器人会完成第二轮分配和打包,大型机器人则将即将出库的大包裹送上传送带,并传送至库房外的运输车上。
运营效率是传统仓库10倍,机器人总量上千个章根云称,无人仓中 *** 控全局的智能控制系统,是京东自主研发的“智慧”大脑,仓库管理、控制、分拣和配送信息系统等均由京东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个系统均由京东总集成。
在这个40000平米的仓库内,机器人总量达上千个。
她表示,在无人仓内,流水线已经实现高度自动化,只有少数工作人员从事运维工作。
“这样的无人仓效率是传统仓库的10倍。
”“智慧物流正在改变传统的物流形式,”章根云称,仓储分为5个阶段,即传统仓库,智能型仓库,少人型仓库,无人型仓库和终级无人型仓库,京东物流正处于向终极无人型仓库迈进的过程中。
她表示,未来无人仓的作业模式将覆盖到所有品类、所有业务类型的无人作业。
章根云坦言,目前的无人仓只适合于小件 *** 作,大部分为手机、剃须刀等3C类标准化程度高、体积较小的产品。
不能忽视的是,电商商品的品类众多、订单结构多变、包装形式多样,大促造成的波峰波谷都让电商在建设无人仓时面临挑战。
同时,在无人仓将入库、出库的实效性提升之后,末端配送环节的配送压力如何平衡,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无人仓进阶之路:迈向终极无人仓开放无人仓的同时,京东首次公开了无人仓的建设标准,即“三极”、“五自”和“一优”原则。
据介绍,三个“极”是指极高技术水平、极致产品能力、极强协作能力;五个“自”是指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自诊断、自修复;一个“优”是指成本、效率、体验的最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称,智慧物流的发展是开放的、没有边界的,只有开放才能实现共商,才能在共商中产生共识。
京东物流向业界输出无人仓的建设标准,将使产业内的每一个企业都享受到智慧物流发展的成果,将促进中国智慧物流产业格局的重塑,也将推动中国智慧物流全面领先世界。
无人仓创新:人与机器的组合1994年出生的工程师邹瑞在无人仓规划建设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能够凭借机器人运转的声音就能判断其故障并能够迅速给出解决方案。
2016年,京东物流启动了云梯计划,旨在针对未来亚洲一号、中控组负责人、自动化仓专业系统人员以及专业设备人员进行重点培养,构建自动化专业力人才梯队,邹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京东物流方面表示,无人仓及一系列智慧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应用,是京东物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战略性举措,其不仅大大提升了仓储物流的效率,也改变了仓储系统的人才需求结构,为物流人的转型、成长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新设备需要高学历高文化程度的技术人员迅速提升专业技能,走向管理岗位,为此,京东已经于2016年推出了云梯计划,专注于培养这类人才;一方面,大量的产业工人不再只是从事搬搬箱子、打个包这样的枯燥且重复性的劳动,而是要转型为掌握新技能的产业工人,让机器人帮助人承担最辛苦的那部分工作,让人管理机器人并承担机器人不擅长的工作,人与机器的组合成为一种新的工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