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再超预期,特斯拉的下半场战事正酣

财报再超预期,特斯拉的下半场战事正酣,第1张

财报再超预期特斯拉的下半场战事正酣 配图来自Canva可画疫情过后曾经的旧世界日渐模糊,新世界则逐渐敞开大门。


曾经最亮眼的互联网公司如今因为连番的反垄断,正在终结美好时代;而此前被看做苦力的汽车制造业,则因为新能源再次站上历史舞台。


而作为这一轮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引领者的特斯拉,也终于因为旗下汽车的大规模交付实现了盈利,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头羊。


随着规模交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特斯拉的盈利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与此同时,因用车安全带来的负面舆论尚未散去,后起之秀的新能源玩家们又群起相争,特斯拉的下半程赛事依旧焦灼。


新财报超预期当地时间7月26日, 特斯拉公布了202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二季度该公司营收达到了119.58亿美元,约去年同期的60.36亿美元的2倍,净利润为11.42亿美元,为去年同期的10倍,打破了一季度4.38亿美元的记录。


无论是营收同比翻倍,还是净利润同比增长近10倍,都显示出了特斯拉的强悍业绩。


而这份业绩公告,也超过了华尔街22个分析师们的预期。


据OEXN的数据显示,22位分析师平均估计收入为112.99亿美元,而EBITDA平均估计为20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特斯拉连续第八个季度实现盈利,也是首次实现净利润超10亿美元。


具体来看,特斯拉的汽车业务为其创造了98.74亿美元,占据了其总营收的82.6%,营收为去年49.11亿美元的两倍。


这份超预期的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其两款热销车型model Y和model 3的大规模交付。


数据显示,整个二季度特斯拉总共生产并交付了20万辆新车,其中来自Model 3/Y的销量为199409辆,而来自Model X/S的销量为1895辆。


前者的规模化交付,为特斯拉营收和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创造了契机。


汽车业务之外,其他业务也做了不小的贡献。


财报显示,来自汽车租赁业务的营收达到了3.32亿美元。


此外,来自发电和储能业务的营收为8.01亿美元,而其他服务及营收则达到了9.51亿美元。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二季度特斯拉的储能业务实现了同比翻倍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Powerwall业务量同比增长了近一倍;太阳能装机量达到了85兆瓦,同比增长两倍多。


太阳能屋顶装机量在第二季度大幅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也存在显著提升。


随着马斯克储能计划的实施力度加大和政策利好增加,储能业务有望成为特斯拉的第二增长曲线。


软件赚钱梦初现对特斯拉而言,本季度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事情,莫过于其超预期的盈利表现了。


从特斯拉的财报来看,这次盈利主要得益于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碳积分带来的积极影响。


在特斯拉以往的盈利中,碳积分交易无疑是其最重要的外部助力。


据悉,过去一年特斯拉依靠碳积分交易,实现了多个季度的盈利,到今年一季度随着特斯拉汽车交付量的提升,其碳积分交易带来的收益更是达到了5亿元,其中绝大部分为其贡献了正向利润。


而在本季度特斯拉实现的净利润中,来自碳积分贡献的利润依旧超过了三分之一。


可见,碳积分依然是特斯拉实现盈利的重要保障。


其次,是大规模卖车带来的高毛利。


二季度特斯拉Model 3/Y 的大规模交付,尤其是价位高于model 3的model Y改装大获成功,整体拉升了特斯拉的盈利表现。


特斯拉的整车毛利率也由此提升到了28.4%,这无疑对特斯拉的盈利增长带来了诸多助力。


最后,是软件赚钱梦初现。


倡导从高端向平民过渡的特斯拉路线,让很多人始终对其单车毛利非常看重。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依靠硬件本身赚钱的能力已经越来越难了。


而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新造车时代,依靠软件赚钱自然是造车玩家们的应有之义,而这也是特斯拉一心想做的事情。


7月初,特斯拉车主期待已久的“完全自动驾驶(FSD)”系统正式对外开放,该系统被称为“beta 9”。


最近,特斯拉又推出了全自动驾驶订阅包,新用户为每月199美元。


此前,特斯拉采用的都是,一次性10000美元的交付方式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套餐的销售。


如今伴随着软件销售门槛的降低,以及特斯拉汽车硬件的售价降低,特斯拉的市场占有率会进一步得到提升,这将让特斯拉在规模效益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远期效益。


从长期来看,特斯拉依靠软件赚钱,将成为特斯拉区别于其他车企的重要盈利利器。


挑战接踵而至不过,在特斯拉无限风光的背后,其面临的挑战依旧很明显。


首先,是产能方面的压力正在持续增大。


根据马斯克在特斯拉财报会议上的说法,预计未来几年特斯拉将保持年均50%以上的增长率,而这需要扩大制造能力。


而从目前特斯拉的产能情况来看,美国本土的特斯拉工厂产能不及预期;特斯拉拟在建的德国工厂,也因为漫长的审批和疫情迟迟无法落地,目前唯一堪当大任的工厂只有上海超级工厂。


从特斯拉财报披露的数据来看,上海超级工厂的年产能已经超过了45万辆,基本上占到了特斯拉全球产能的一半以上,北美、欧洲、中国甚至美国本土的汽车,都需要来自上海工厂的产能供给。


但对于想要实现年均50%以上增长率,渴望征战全球新能源市场的特斯拉而言,一个中国工厂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从长远来看,特斯拉显然需要分工更合理、交付更有效率的产业链分布。


其次,特斯拉一直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二季度发生的上海车主维权事件导致特斯拉遭遇了大面积的口碑坍塌,特斯拉中国区副总裁陶琳的“霸气”回复,更是遭到了国内网友的一致声讨。


自动buff光环的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第一次遭遇了空前一边倒的负面舆论。


尽管这件事情经过各方发酵最终不了了之。


但汽车安全问题,对于希望快速卖车的特斯拉而言,依然值得关注。


带头大哥开启下半场赛事当前来看无论是宏观政策的利好,亦或是新能源车市场的渗透率提升,都预示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腾飞时刻”正在加速到来。


从政策端来看,欧洲、北美以及中国包括印度,都在进一步完善国内的新能源政策扶持体系。


比如,日前国内首个碳市场全面展开交易,对于特斯拉这样的低碳型车企而言,无疑是一重利好;缺乏油气资源的欧洲,更是在打开碳市场交易和推动新能源车企入驻上不遗余力。


从市场表现来看,特斯拉已经跻身于一线车企行列,它的能力足以跟传统能源汽车相媲美,随着软件赚钱能力的提升,其竞争力还将进一步得到保障。


随着过去一年国内外新能源整车市场渗透率的显著提升,作为龙头的特斯拉正在迎来一个黄金时代。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爆发,也在带动更多玩家入场。


在目前已经入局的大公司中,滴滴、恒大、阿里巴巴、小米、百度都已经入场,国际上苹果、软银、现代等也都在参与其中。


随着众多实力强悍的对手入场,身为带头大哥的特斯拉,显然需要为竞争做更充分的准备,才能在竞争更为激烈的下半场战事中守住先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6436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17
下一篇 2022-04-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