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注重安全、精准、柔性的智能工厂时代,智能物流机器人更进一步,对企业而言,从锦上添花变成了基础设施级的存在。
这是传统制造业升级和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方面,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双双下降,年轻劳动力的短缺成为了现代工厂的一大痛点。
智能物流机器人,本身作为人力的最佳替代方案,已成为推动传统制造业在新型人口结构环境下发展的刚需产品。
另一方面,在传统制造业批量打造智能工厂的浪潮中,从业者发现,智能物流机器人还能作为高效的连接工具,能够联动供应商、物流设施、生产设施、物料及产品、人员等所有制造资源,将制造业的自动化孤岛一个一个都连起来,从而实现生产、制造、销售等各个环节上资源的整体协同联动。
这也正是智能物流机器人赛道的新一轮机遇。
市场上已经有创业者早早深耕,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智能工厂标配与“拼乐高 ”式路径去年9月16日,阿里巴巴宣布,位于杭州市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顺风路的“犀牛智造工厂”投产。
该工厂为阿里巴巴探索新制造打造出的样板工厂,基于物联网布局,进行全数字化运作,同时应用了大量机器人,实现了“50%采用无人化生产”、“大部分订单可以1小时内完成”这些自动化、数字化高效成果。
其中部分用于货品传输、上料下料的智能物流机器人,正来自于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在与阿里合作共建智能工厂样板间之外,快仓也积极与传统制造业企业合作,广泛开拓智能物流机器人在制造场景的应用。
据悉,快仓与中联重科携手打造的智能工厂可以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
此外,快仓十分看好新兴的电子制造和新能源造车这两大市场,已与台晶电子、PCB上市公司、ICT世界五百强公司、豪华纯电动汽车公司等合作。
在这背后,越来越多拥有现代工厂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智能物流机器人在智能工厂建设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未来的5-10年,物流机器人在智能工厂中应该是基础设施级的存在,如同血管一样,连接所有的工段,连接所有的工位,它能做材料的搬运,做工装夹具的搬运,做治具的搬运,四面墙内所有搬运的事情它几乎都能做。
”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杨威告诉Tech星球。
同时杨威还强调,智能物流机器人把工厂内的自动化孤岛一个一个都连起来了。
“物流机器人后台有一套决策算法和一个‘智慧大脑’,机器人集群的运力分配,可以和客户MES系统做实时的结合,然后做智能分配。
有了这样的能力,智能工厂就可以基于此,重塑制造和运输的内部全环节。
”杨威说道。
这正是现代工厂真正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的关键所在。
而快仓,便是以智能物流机器人撬动智能工厂建设及优化的主要参与者。
具体到实践层面,由于制造业企业自动化水平以及细分领域等不一,快仓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来满足企业主们对于各自工厂的智能化升级需求。
既针对不同工厂内部环境和协同对象,提供不同形态的智能物流机器人,以帮助企业精准解决自身痛点。
比如:面板行业需要确保搬运过程中货物稳定不位移,快仓就推出了面板行业专机;PCB工厂内物流机器人要对接不同工位不同高度,于是就诞生了多级顶升PCB专机;当客户存在货物底部不规则的困扰,快仓会选择辊轮车来解决问题;食品行业的工厂避免不了油渍,快仓设计了可清洗抽屉接住油渍以及不锈钢用材保障食品安全……又输出整场智能物流规划方案。
快仓以“智慧大脑”级机器人集群 *** 作系统指挥、调度不同类型的物流机器人和其它智能设备,能够实现智能工厂中的柔性物流、精准物流。
这两条路径,杨威形象地称之为“拼乐高”。
“为了匹配不同行业,智能物流机器人在硬件形态上是有很多细分的,但从研发收益比考虑,无法按照非标自动化来做,摆在我们面前的是需要把所有做机器人的这些技术栈完全模块化,就像拼乐高玩具一样,把这些技术栈变成类似乐高的一个一个元素,然后基于客户的不同需求把它拼成不同的形式。
”杨威表示道。
技术底色与市场想象截至目前,快仓已服务全球20多个国家50多个行业700多家企业用户,其中包括近百家各行业全球头部企业,如ICT世界500强、大飞机制造巨头、中联重科、鸿星尔克、PCB上市公司、一汽、上汽、三菱、雅马哈、国药、高济医疗、中国邮政、DHL、菜鸟网络、唯品会等,是全球极少数已完整覆盖制造、流通、电商三大场景的厂商之一。
在这背后,一方面正是快仓在技术深度、智能驾驶能力,以及工程灵活度、技术栈模块化上狠下功夫。
2020年,快仓进一步加大了在Slam、机器视觉、融合运筹优化和深度强化学习的混合算法等技术研发应用上的投入,努力打造会感知、会思考、会决策的AMR(自主移动机器人),并设立“AMR+”复合式机器人产品线,在AMR上叠加皮带、辊筒、机械臂等不同结构,实现多样化功能。
另一方面, 也是快仓一直适时挖掘市场需求,扩宽应用场景。
最开始,快仓的智能物流机器人,目标是“赋予仓库灵魂”,通过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让海量订单执行变得更有效,这一阶段服务的还是以电商为主的海量订单任务分解型仓库。
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快仓发现内部物流智能化的需求不局限于电商、流通场景,在制造场景中亦广泛存在,于是在2018年提出新的愿景:四面墙内智能驾驶-让人类不再搬运,并就此深入制造场景,成为不少制造业企业建设智能工厂的推动者、赋能者。
以解锁汽车焊装车间物流为例。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快仓提供的智能物流机器人对几十种不同规格的物料载具进行搬运,搭配上产线人工工位和机械臂工位,实现了物料的自动上下料。
此外,快仓RCS执行系统对接LES决策系统,帮助车企打通实物流和信息流,最终实现零部件入线边仓、产线工位的智能化配送及自动化上下料。
对车企而言,机器人可实现高速重复性 *** 作,远高于人工工作节拍,可24小时稳定作业,不仅提高生产效益,还能降低管理成本;使用机器人可避免作业环境对工人健康和安全方面的潜在威胁,节约环境安全方面投入,避免因重复枯燥工序和重体力劳动影响工人状态而导致质量下降和事故发生;机器人还可减少作业空间,以及在暗场环境下作业,有效降低能/料耗率。
从快仓已服务的制造业客群来看,选择在工厂中配置智能物流机器人的不止车企,还有光伏、液晶面板、PCB、钢帘线、挖掘机、大飞机等细分行业的企业。
同时制造业市场的广度与深度,也为快仓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工厂市场规模8560亿元。
根据当前各行业建设智能工厂的热情及扩张速度,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智能工厂行业仍将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到2025年,中国智能工厂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1.4万亿。
不止如此,快仓也开始着手对海外市场进行了布局,抓住全球工业的智能化机遇。
2018年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以来,快仓已在欧洲、北美、澳洲、东南亚、日韩、中东等地区均有落地,其机器人海外出货量已接近总销量的30%。
并且在2020年,快仓与欧洲第
一、全球第二的工业车辆制造商德国KION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以更全面高效地满足海外客户的需求。
杨威说道,未来快仓和KION还会推出一系列的叉车形态的智能物流机器人,或将在2021年第三季度推出第一款产品。
从中国来看,“制造”到“智造”,只用了短短十来年时间。
从全球来看,制造业高质量的发展模式正在取代过去重速度的发展模式,快仓这类企业作为现代工厂变革中推动者、赋能者的角色,正在为全世界无数“梦工厂”的诞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