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微信PC版又来了。
在一个技术向的论坛“V2EX”上,一名ID叫“Suningyo”的用户曝光,发现在之前拦截QQ和TIM读取浏览器记录的同时,竟然发现微信PC版本同样会对浏览器cookies进行扫描。
无论是QQ/TIM还是微信PC版,为什么矛头全部指向浏览器?要知道,在现在的PC使用中,『云』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如果说有哪个软件是PC上面必装的,可能浏览器就是第一个。
浏览器承载着我们大多数的人互联网生活,为此我们的浏览记录就承载着浏览习惯,浏览习惯也就曝光了兴趣取向等等。
而这一切都引出了一个互联网争论不休的技术——cookies。
cookies是什么?我们现在使用的互联网协议几乎都是HTTP/HTTPs,这种协议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我们登录完一个网站后,一旦关闭浏览器,下次再重新登录的话,之前的信息就会丢失。
换而言之,我们登录到Bilibili上快乐地看着小姐姐跳舞,登录了自己的帐号,一旦关闭浏览器,又要重新登录。
不仅如此,在一些网站上,比如像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我们自定义了一些设置,一旦关闭浏览器,这些设置就会丢失。
为了保存这些设置,就发明了一种叫cookies的技术,这个东西其实离我们非常近。
在登录一些网站的时候,可能都会请求cookies权限,而这就是为了要保存我们的很多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cookies文件是从服务器端传到本地的一个文件,里面包含了很多我们的个性化设置。
cookies的争议浏览器cookies技术刚推出的时候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但是随着互联网公司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看到了流量的重要性。
其中以一些『独角兽公司』为代表,几乎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
我们在手机、PC等各种互联网设备上都能看到类似「个性化推荐」的选项,这些「个性化推荐」大多就是基于每个用户的浏览习惯。
比如我最近经常在某搜索引擎上搜索「手机」相关的问题,那么一段时间后,网页上就会“贴心”地推荐关于各种新款手机的消息。
这就是滥用cookies的典范,还有一些蛛丝马迹会探测到用户的浏览习惯。
当我在浏览一个网站,而这个网站和某家“大型社交软件公司”无关,但是在我浏览的网站上有一个分享到一些聊天工具的按钮,当我分享这个网站内容的时候,我的这个阅读习惯就被计入了某”大型社交软件公司“。
软件的争议而这些PC版的微信、QQ/TIM等软件,最大的问题就是让用户怀疑嗅探到了浏览器记录。
对于社交软件而言,浏览器记录貌似与之没什么关系,这也暴露了用户对于软件产生了自然的“不信任”感觉。
QQ/TIM的问题爆出后,腾讯也第一时间作出道歉并修复。
由此看来,软件隐私的问题已经越来越被用户重视,互联网企业之间也充满竞争,无数个眼睛都在盯着对方。
相信未来的互联网环境会越来越好,很多企业也开始重视用户隐私相关的问题,但作为用户,我们也要有自我防范的意识。
如何保证浏览器隐私安全至少在现在看来,浏览器相关问题最多的就是cookies,那么围绕cookies我们可以做很多文章。
1、定期删除浏览器cookies记录如果有比较固定上网习惯的用户,或者对于隐私比较在意的话,可以定期删除cookies记录。
其实cookies数据都是一个个的文本文件,主流浏览器都有相应的设置选项,可以定期删除cookies记录和历史记录,这样就不怕软件来嗅探。
2、谨慎打开cookies权限一些网站要求cookies权限的时候,都会需要用户点下「同意」的按钮,同时在这个按钮旁边会有一个相应的内容了解选项。
在一些比较涉及隐私的网站,要谨慎打开cookies权限,如果不是非常了解,可以阅读到底这个网站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再酌情点下「同意」按钮。
3、更换注重隐私的浏览器现在几乎除了Firefox浏览器以外,几乎所有浏览器都使用了Chromium作为基础进行修改。
选择浏览器可以尽量选择国际知名的或者比较跟进最新内核版本的浏览器,这样可以尽量少地暴露一些漏洞,不给恶意软件可乘之机。
4、重要的网页可以选择使用隐身模式浏览如今大部分浏览器都有这个功能。
隐身模式下,浏览器将不会记录用户的浏览记录,以及cookie和网站数据。
既然不记录,相对也就无法被其他软件获取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隐身模式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绝对的隐身。
我们所访问的网站、我们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他们还是会知道我们流量行为的,另外就是一些浏览器插件,也有可能获取到这部分记录。
不管怎样 ,隐身模式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必要的时候记得开启。
总结只是对于互联网隐私方面,用户应该提高警觉性。
不管怎么样,求人不如求己,认真管理自己的浏览器习惯,这样才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用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暴露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