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一直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松下幸之助先生最后只留下了一句话:“如果大家没办法将成本降低10%的话,那就想办法把成本降低30%好了。
”众人一惊,什么?降低10%都很难,怎么可能降低30%但转念一想,大家觉得很有道理。
如果只从现有基础上考虑降低成本,那就是进入了惯性思维的误区,就会一直在现有条件下如何降低10%的成本上讨论、研究。
如果要降低30%的成本,很显然,再在原地打转转是绝对没有出路的。
必须跳出现有条件、现有基础的框框,在更大的方面去讨论、去研究。
在我们的企业中,类似问题不是常见吗。
要降低成本10%,大家都觉得很难,人员不能减,设备不能少,管理费用本来就不多,怎么减?但如果一定要降低 30%成本的话,反而变得简单了。
为什么?岗位存在的必要性两两对比,部门存在的必要性两两对比,最后,一些岗位去掉了,一些部门合并了,过去10个部门50人,现在5个部门30人。
成本降下来了,效率还提高了,拖拉扯皮现象没了。
降低成本,如果是钻进具体部门的小天地去,可能就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如果站在企业层面居高临下去看,则会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很多。
发生在松下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突破惯性思维局限,在更大的层面去分析研究,实现思维的转换,也唯有如此,才能登高望远,具有全局观念,系统思考,综合分析,合理组织,做出正确决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