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测试中,一位女性以男性照片骗过门禁卡信通院云大所相关负责人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自2021年6月起,该所启动了对可信人脸识别评测,上述以男性照片骗过门禁卡的实验,就是测试项目之一。
其实,人们早就对刷脸技术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
一张打印照片就能代替真人刷脸,骗过小区的丰巢智能柜取出快递件;有被告人用别人的人脸信息,轻易绕过支付宝的人脸认证系统,顺利开设了账户,而被告人并不是什么高级黑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石佳友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说实话,人脸识别并没有那么准确和安全可靠。
纯技术角度看,人脸识别算法的品质本身差异就会非常大;镜头所拍摄照片的质量对匹配的精度也有显著影响。
此外,识别度有一个置信度阈值(Confidence thresholds),如果识别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漏网,识别度过低,又会误识别一大片,准确率又太低,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
”据信通院云大所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人脸识别系统安全防护能力良莠不齐,一些人脸识别技术或产品存在明显的安全漏洞,在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给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02智能换脸技术门槛低人脸识别不适合作为唯一的安全验证方式做过人脸识别录入的用户都知道,被采集者需要通过眨眼、转头、张嘴等动作来配合采集“活体信息”。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那种软件技术层级比较低。
”劳东燕认为,虽然所有的个人信息泄露后都有风险,但人脸本身具有单一的可识别性,即用人脸信息直接就可以识别到特定的个人,因此风险更大。
奇安信集团行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裴智勇博士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智能换脸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一张普通的静态照片(正面、侧面均可),转化生成一张表情生动的人脸,甚至可以轻松地贴在另一个人的脸上,随着另一个人的动作和表情自动变化。
如今,随着技术的成熟,各种软件层出不穷,现如今这种“ *** 作”普通人也能轻易做到。
尽管有些公司声称可以识别出真人和照片,那其实也不过是增加了信息复制或模仿的难度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物特征可以被复制、且很容易被复制的本质。
因此人脸识别不适合单独使用或作为唯一的安全验证方式。
从纯粹安全工作的视角来看,人脸信息用作身份认证一定要结合应用场景。
03人脸信息不符合密码规则没有兜底方案来保证安全性科大讯飞副总裁、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刘鹏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我个人是非常反对生物特征的人脸识别作为用户的密码,去访问一些重要服务的。
从人脸识别的生物特征看,它是违反密码基本原则的。
密码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用户可以随时更改,而人脸改不了。
”刘鹏认为,除了识别技术本身良莠不齐外,计算机的人脸生成技术如今已经相当成熟,因此,人脸信息作为密码本身就有风险。
“目前还没有一个兜底的方案,来保证它的安全性。
”刘鹏明确表示,“我非常支持《个人信息保护法》里把人脸识别这种生物信息,明确界定为用户敏感信息。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