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事件的细节?

819事件的细节?,第1张

新联盟条约与新苏联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对苏联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大改革。以1987年《改革与新思维》一书的出版为标志,戈尔巴乔夫开始全面推行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他鼓吹"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取消苏共领导,将改革引上了歧途。1990年,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托维亚先后宣布独立,苏联其它各加盟共和国的离心倾向也迅速增强。为了保住苏联,1991年5月,戈尔巴乔夫和十五个加盟共和国领袖达成协议,同意组成"新苏联"。

1991年8月14日苏联公布了新联盟条约文本。按照新公布的条约文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简称仍为苏联。新联盟条约的签署工作预定在8月20日开始。 新条约规定,"苏联为平等共和国联合组成的联邦制主权民主国家","缔约的每个共和国均为主权国家"。条约规定,结成联盟的各共和国保留独立决定涉及本国发展的一切问题的权利,在国际关系中苏联为一个主权国家,但结成联盟的各共和国有权同外国建立直接的外交、领事和贸易关系。 条约规定,联盟成员国的相互关系原则是:平等、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合作互助、诚实履行根据联盟条约和共和国间协议而承担的义务。 条约规定,在联盟职权范围内,联盟法律至高无尚;在共和国职权范围内,共和国法律在本共和国境内至高无尚。

条约规定,土地、矿藏、水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均为各共和国所有。

条约签字之日起生效后,1922年的联盟条约即同时失效。

8-19惊雷

苏联时间19日清晨六点,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突然发布命令宣布,鉴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健康状况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根据苏联宪法,他本人即日起履行总统职务。亚纳耶夫同时宣布,成立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在此期间,国家全部权力移交给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

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由苏联代总统亚纳耶夫、苏联总理帕夫洛夫、苏联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苏联内务部长普戈、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等8人组成。

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说,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改革政策已经"走入死胡同","苏联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处在极其危险的严重时刻",呼吁苏联公民支持该委员会使国家摆脱危机的努力。该委员会同日发布了"第一号命令"。这项包括16点内容的命令说,为了维护苏联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国家的领土完整、恢复法制和克服危机,各级政权机关和管理机关必须无条件实施紧急状态,无力确保实施紧急状态的机关将被停止活动,而由紧急状态委员会任命的专门全权代表负责;立即改组不按苏联宪法和苏联法律行事的政权机关、管理机关和军事组织;政权机关和管理机关不符合苏联宪法和法令的法令和决定一律无效;停止阻碍局势正常化的政党、社会团体的活动;公民和团体非法拥有的武器必须立即交出;禁止集会、游行,必要时可实行宵禁;对新闻进行监督。命令还要求苏联内阁采取措施保障居民食品和消费品的供应等。此时正在黑海海滨克里米亚半岛休养的戈尔巴乔夫被软禁在别墅里,他同莫斯科的联系完全中断。

叶利钦跳上了坦克

8·19事件发生后,苏联代理总统亚纳耶夫发布了在莫斯科市实施紧急状态的命令,坦克和军队出现在莫斯科街头。莫斯科市民表现得比较平静,照常上班,人们似乎倾向于接受了事实。但时任俄罗斯联邦总统的叶利钦不会听命于紧急委员会的命令,他跳到议会大厦前的坦克上发表演讲,指责紧急状态委员会要恢复苏联的政治铁幕统治,并号召群众进行总罢工。紧急状态委员会优柔寡断、未能果断肃清议会大厦的反对派,在叶利钦的鼓动下,情况发生逆转。20日晚,议会大厦前已聚集了数万示威群众。有些人构筑了堡垒,要誓死保卫议会。21日下午,苏联国防部命令军队撤回驻地,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领导人放弃了行动。

21日晚8点,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强调他已完全控制了局势,并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与全国的联系,并称将于近日内重新完全行使他的总统职权。

22日凌晨,戈尔巴乔夫于从黑海休养地克里米亚乘飞机返回苏联首都莫斯科。22日上午,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宣布,苏联前国防部长亚佐夫、前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苏联国营企业和工业、建筑、运输和邮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季贾科夫及前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已于22日凌晨被拘留;前内阁总理帕夫洛夫因病住院,已被就地监护。前苏联内务部长普戈已自杀身亡。上述6人都是8月19日宣布成立的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这个委员会的其他两名成员苏联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和苏联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由于是人民代表,暂时尚未被拘留。

苏联解体骤然加快

以维护苏联原有的联盟体制为目标的8·19事件失败后,苏联解体的形势已无法逆转。在2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戈尔巴乔夫声称:"(苏联)已经进入了变革的决定性阶段。权力在变化,所有制关系在变化,联邦在变化。已经接近签署新联盟条约(原定于20日签署的"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了,已经做了的事情,即在签署条约前夕发生的事情,也不是偶然的。斗争也就是由此而产生的,并且是尖锐的。"他还承认叶利钦"在平定阴谋中起了卓越作用"。戈尔巴乔夫说,"最近几个月和最近几天我同叶利钦一起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我们的和谐与合作成为同所有共和国一起联合一切民主力量的经常性因素。有人企图破坏这个立场,但是,局势已经锻炼了我们。"

但戈尔巴乔夫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叶利钦并没有和戈尔巴乔夫一道建立所谓的"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仅仅两天后,即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他的苏共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戈尔巴乔夫声称苏共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没有反对"最近发生的事件,中央委员会"未能站在谴责和抵制的坚决立场上",苏共中央应当作出"自行解散的决定","各共和国共产党和地方党组织的命运由它们自己决定"。他说:"对我本人来说,我认为已没有可能继续履行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能,我正交出相应的权力。"

苏联共产党生命的终止实际上宣告了苏联解体已无法逆转。

同一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俄罗斯联邦承认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独立。这两个共和国分别于8月20日和22日宣布独立。

同一天,乌克兰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宣布乌克兰独立。将于1991年12月1日就批准乌克兰独立的文件在共和国举行全民公决。乌克兰在苏联是仅次于俄罗斯联邦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国。而在这以前,苏联的立陶宛和格鲁吉亚共和国已先后宣布独立。

同一天,叶利钦发布命令,将苏共中央总务部和苏共地方党委的档案以及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档案转交给俄罗斯档案机关。

同一天,苏联元帅阿赫罗梅耶夫24日自杀身亡。阿赫罗梅耶夫曾任苏军总参谋长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军事顾问。同一天,《真理报》"暂停"出版。

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

8·19事件平息后,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截止到9月底,宣布独立的加盟共和国已达到12个。1991年12月1日,第二大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也宣布独立。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宣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已不存在"。三国领导人叶利钦、舒什克维奇和克拉夫丘克在一项声明中说,由于签署新联盟条约的谈判已"走进死胡同",各共和国退出苏联并建立独立的国家已成为现实。三国领导人宣布,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调机构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苏联前加盟共和国和其他赞同其宗旨的国家均可参加。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独立国家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立国家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正式宣告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22年12月30日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不复存在。

据有限资料显示,早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苏联就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刚开始的改革其实处于正确的方向,但是戈尔巴乔夫本人认为苏联的体制出了问题,因此着手进行体制改革,结果越改越乱。再加上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因而戈尔巴乔夫更加倾向于西方体制,这导致了苏共强硬派的不满。

戈尔巴乔夫在政治上的改革越来越激进,企图拿资本主义体制代替社会主义体制,这使苏联高层进行了分化。其中主要形成了以叶利钦为首的激进派、以利加乔夫为代表的传统派和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主流派。与此同时,苏联社会上也出现了500多个政党,社会出现了大幅动荡。在激进派和主流派的联手下,传统派逐渐被排挤出苏联权力中心,影响力骤降。

之后戈尔巴乔夫在1990年进行了体制改革,其建立了新的国家最高机构,也取消了苏共的领导地位,亲手充当了苏维埃的掘墓人。在戈尔巴乔夫的建议下,苏联实行三权分立,也确立了总统制度,戈尔巴乔夫同时成为苏联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总统。之后又设立了副总统,由八一九政变的主要推手亚纳耶夫担任。

这些改革使得苏联政局越发动荡起来,不仅激进派不满,连带着苏联的一些强硬派也充满了火药味。在1991年初,苏联的传统派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进行了警告,但是其本人不为所动,仍然在玩政治把戏。这使得传统派被迫进行了反制措施,于是八一九事件就此展开了。

1991年8月19日,政变在突然的情况下爆发了。传统派领导人趁戈尔巴乔夫外出度假期间,建立了紧急状态委员会。这个仓促建立的紧急状态委员会主要由国防会议副主席巴克拉诺夫、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国防部长亚佐夫、总理帕夫洛夫、副总统亚纳耶夫、内务部长普戈、苏联农民联盟主席斯塔罗杜布采夫,苏联国营企业和工电设施联合会会长季贾科夫等8人组成。这些人都是传统派的中坚人物,其中亚佐夫甚至掌握了苏联的军队,可以说传统派很快控制了局面。在政变开始后,传统派命令亚佐夫等人前往戈尔巴乔夫的住宅,要求戈尔巴乔夫放弃执政权力,但遭到了拒绝,随即其本人被软禁。

在第二日凌晨,副总统亚纳耶夫宣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由他担任临时总统,于是人们忽然发现国家发生了变化。之后传统派又颁发了一系列的文件,希望使民众了解到改革已经进入了死胡同,但当时的苏联民众已经被长期的饥饿和困扰弄的麻木了,根本无心关注这些事情,以至于导致政变并未获得有效支持。再加上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成立了抵抗指挥部,认为这次政变是非法的,拒不承认政变的有效性,于是政变陷入了尴尬的局面。当时传统派过于依赖宪法的作用,希望以合法的方式获得政权,殊不知早已失去了对付叶利钦等人的最佳时机。

在叶利钦等人的号召下,开往莫斯科的大批军队进行了倒戈,军队也出现了离心主义。再加上亚纳耶夫等人并未切断叶利钦的通信渠道,导致叶利钦获得了西方国家的支持。在各方的斡旋下,叶利钦等人获得了广泛的舆论支持。在之后叶利钦又整合了俄罗斯境内的武装力量,同时和戈尔巴乔夫取得了联系,因此上八一九政变实际上已经失败了。

8月22日戈尔巴乔夫回到莫斯科,成为压垮传统派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传统派的领导人逮捕的被逮捕,自杀的自杀,从此苏联的解体成了必然。再没有任何人为这个国家的改革做出努力了,于是1991年12月25日,庞大的苏联正式停止了运转。

这场政变虽然是不成功的,但是这是一群理想家对挽留苏联的存在做出的最后努力;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历史终将铭记那一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tougao/79610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2
下一篇 2023-04-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