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前后端项目(SpringBoot+Vue)对前端技术上的经验总结

第一次做前后端项目(SpringBoot+Vue)对前端技术上的经验总结,第1张

1.mounted()表示每次打开页面会执行的 *** 作,created()表示创建,destroyed()是退出页面。

activated() 官网说其是在服务器端渲染期间不被调用,就是在挂载后和更新前被调用的。所以说当我们想使用activated()生命周期时,必须配合来使用

2.LocalStorage存储全局变量等等,不过每次刷新页面会置为初始值,需要另行设置,一种方式是在App.vue中用created()进行每次保存。至于Session的方式,没有用到,不过看过一些博客,好像在一些场景用起来非常方便。

3.路由跳转前进行判断时router.beforeEach((to, from, next) => {})注意这个函数必须要执行一个next(),不然不成。

4.在写css时候,!important 有时候会有效果,即让这行css优先执行。

5.对于前后端交互时,有些语句的执行顺序是有讲究的,例如当时一个alert(),得放到发请求的函数里才能在正确时间显示。

6.跨域问题在本地开发时需要处理,不过在部署的时候,又要“去掉”。

7.App.vue最好非常简洁,只有一个router-view是最好的。

8.登录界面可以参照一个网上的设计样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web/13225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12
下一篇 2022-06-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