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数据结构--List(列表)

Redis数据结构--List(列表),第1张

Redis列表是简单的字符串列表,按照插入顺序排序,你可以添加一个元素到列表的头部(左边)或者尾部(右边)

一个列表最多可以包含超过 40亿个元素

列表的常用命令(持续扩充):

1、lpush key value1 [value2]: 将一个或多个值插入列表头部(左边)

通过执行lpush animal cat dog   向animal中左边同时插入 cat和dog,下方提示的(Integer)2,是指当前列表中元素的个数;

然后通过查询命令,我们可以看到排在第一个的是dog 第二个是cat,这是因为从左边插入,县插入cat,然后再在左侧插入dog,这就导致dog在cat的前面。

2、rpush key value1 [value2]: 将一个或多个值插入列表尾部(右边)

执行rpush animal monkey:向列表的右侧插入一个元素monkey,此时列表中的元素就有3个

通过查询命令我们可以看到monkey出现在了列表的尾部

3、lrange key start stop: 获取列表指定范围内的元素(包含start和stop)

执行lrange animal 1 2  查询列表的第2个和第3个元素(注意列表中的索引是从0开始计算的)

4、llen key: 获取列表长度

在前面几个步骤中我们一共插入了三个元素dog、cat、monkey

5、lpop key: 移出并获取列表的第一个元素

列表中第一个元素是dog,执行lpop animal后,d出左边第一个元素并返回,再次查询,我们看到只剩下两个元素

6、rpop key: 移出并获取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执行rpop animal,移除并返回monkey,最后列表中只剩下cat一个元素

Redis是建立在TCP协议上的CS架构,客户端client对redis server采取请求响应的方式交互每次交互会有网络延迟,大约30ms

假设有这样一个场景,redis中存储上千个key值,获取每个key对应field的value,那么要向redis请求上千次 hget(key, field),获取响应也是对应的次数如果能一次性将所有请求提交给server端,执行完成后批量获取响应,只需向redis请求1次,性能获大幅提升

没有用pipeline之前,基本上获取所有数据需要90多s,现在只需03s,性能提升清晰可见

实现以下场景:定时任务每隔1s执行任务函数,但是任务函数执行完成的时间比1s要长,此时启动定时任务要加上两个参数,否则会报错

可允许的实例个数,如果没有设置,则默认为1,表示id相同的任务实例数

像上面的例子中,会报skipped: maximum number of running instances reached (1)的错误,意思APScheduler试图重新执行作业,但前一个仍在运行。

这个参数可以理解为任务的超时容错配置,给executor 一个超时时间,这个时间范围内要是该跑的还没跑完,就别再跑了

像上面的例子中,会报Run time of job …… next run at: ……)” was missed by的错误

查看redis

key的值的具体 *** 作步骤如下:

1、百度搜索Redis

Desktop

Manager,进行下载安装。

2、打开软件,点击连接到Redis服务器。

3、打开新增服务器,输入名称,地址,密码,测试连接并保存。

4、点击保存,添加好的连接,连接正常,即可查看redis

key的值。

以上就是关于Redis数据结构--List(列表)全部的内容,包括:Redis数据结构--List(列表)、关于redis批量获取数据pipeline、怎么查看redis key的值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web/92877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6
下一篇 2023-04-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