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均写在田字格左半部分,采用上下对齐,占左上格、左下格两个格子。如下图:
大于,可以用数学符号表示为>,当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大时使用大于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小于,当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小时使用小于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当一个数值与另一个数值相等时,使用等于号“=”表示。举例:a=3,b=3,a与b相等,即a=b(a等于b)。
其他不等式符号
把“>”,“=”这两个符号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到符号“≥”,当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大或两数相等时,使用大于等于号"≥",读作“大于或等于”,有时也称为“不小于”。对于任意两实数a,b,都可在同一数轴上找到其对应点A,B。若点A在点B右侧或A与B重合,则a≥b。
同样,把“<”,“=”这两个符号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到符号“≤”,读作“小于或等于”,有时也称为“不大于”。小于等于是一种判断方式,用来表示不等式左侧的值小于等于不等式右侧的值,经常在各种数学或编程中出现。在命题中,小于等于是小于或者等于,只要满足一个条件即可成立。
答:正确格式为:
1 大于号在田字格的正确格式为:
“大于”可以用数学符号表示为 >,当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大时使用大于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小于号在田字格的正确格式为:
小于,可以用数学符号表示为<。当一个数值比另一个数值小时使用小于号(<)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等于号在田字格的正确格式为:
等于,可以用数学符号表示为=。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具有相同的数值或属性等特征。
扩展资料:
英国人哈里奥特于1631年开始采用现今通用之"大于"号">"及"小于"号"<",但并未为当时数学界所接受。直至百多年后才渐成标准之应用符号。
庞加莱与波莱尔于1901年引入符号<<(远小于)和>>(远大于),很快为数学界所接受,沿用至今。
大于号小于号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头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冲谁开口笑。
大于号符号为>,小于号符号为<,区分可以看符号的开口方向,开口向左为大于号,开口向右为小于号。
基本信息
大于号(>)是数学中不等式运算符号的一种。大于号被广泛运用在算数中,是小学必学的内容。
英国人哈里奥特于1631年开始采用现今通用之“大于”号“>”及“小于”号“<”,但并未为当时数学界所接受。直至百多年后才渐成标准之应用符号。
庞加莱与波莱尔于1901年引入符号<<(远小于)和>>(远大于),很快为数学界所接受,沿用至今。
”因为“的符号这么写: ∵ 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倒三角";
”所以“的符号这么写: ∴ 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正三角”。
∵ [因为] ∴ [所以],在几何证明题中最常用,一定要记住:在题首没有∵的情况下,不可以直接使用∴,切记!
扩展资料:
符号来源:
雷恩是首个以符号表示“所以”的人,他于1659年的一本代数书中以“∴”及“∵”两种符号表示“所以”,其中以“∴”用得较多。
而该书1668年之英译本亦以此两种符号表示“所以”,但以“∵”用得较多。琼斯于1706年以“∴”表示“所以”。至18世纪中,“∵”用以表示“所以”至少和 “∴”用得一样多。
到了1827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分别以“∵”表示“因为”,及以“∴”表示“所以”。这用法日渐流行,且沿用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