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数码DC/DV的流行,尤其是SONY率先推出红外夜视机型后人们开始对红外线及其摄影产生了兴趣,因为数码相机及摄像机所采用的CMOS/CCD感光元件能够接收到红外波长,现在我们只需配以红外滤镜即可拍摄红外照片及动态景象,以所拍即所见的方式更为方便去了解观察奇异的红外世界
有些数码相机带有专门的红外拍摄功能,例如索尼F717、818、V系列、W系列等,可以通过“夜视”功能移开红外截止滤镜ICF。这类数码相机,只要加装红外滤镜,就可以拍摄红外照片,而多数其他一些数码相机的ICF滤镜并未将所有的红外线全部阻挡,这给利用这些数码相机进行红外拍摄创造了条件。红外摄影就是利用红外线或是远红外设备透过空气和生物体来进行拍照。这种拍摄就是鉴别森林和植物的鉴别摄影。在使用红外摄影时,利用可见的红外滤光片或是红外胶片组合。现在的相机都是利用红外镜头或是红外嘻嘻那估计来拍摄照片。不是有差别,是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现有的ccd前的滤镜是有红外线过滤功能的,你不拆除掉,是无法实现红外拍摄的效果。红外摄影和拍摄模式没有关系,前面你放进来再多的红外线,都被后面的滤镜滤掉了,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拍出来异常暗调的照片,或者,只有黑色
如何正确实用数码相机?数码相机的选购、使用、维护保养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数码相机还是一种神秘而高端的产品。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数码相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三大数码照片格式
数码相机三大存储格式就是RAW、TIFF和JPEG,了解这三种格式的特点您才能够在拍摄时正确地选择存储格式。
首先是高级数码相机支持的RAW图像格式,这是一种将数码相机感光元件成像后的图像数据直接存储的格式,不经过压缩也不会损伤数码照片的质量,而且由于存储的是感光元件的原始图像数据,以后您还可以对图像的正负两级的曝光调整、色阶曲线、白平衡、锐利度等参数进行调整;缺点是RAW需要特殊的软件来处理,同时在拍摄时,数码相机的液晶屏幕上只能看到RAW文件的专门为预览提供的JPEG副本,而且为了避免浪费存储空间,这个副本的压缩比大,图像质量比较差。这也是部分数码相机用户误以为RAW格式的效果比JPEG还差的原因。
如果拍摄的数码照片是用于印刷出版,那么只有RAW和采用无损压缩格式的TIFF格式的照片的效果会比较理想。TIFF格式是目前大部分数码相机都支持的格式,其优点是质量好而且兼容性比RAW高,不会受到处理软件的限制,但TIFF格式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图像的文件大而且在存储时也需要更多的时间。
JPEG是三种格式中“体积”最小的,如果您追求更快的存储速度和更高的软件兼容性,那么JPEG是最好的选择。但需要注意,JPEG是一种有损压缩格式,也就是它在压缩的过程中丢掉了原始图像的部分数据,而且这些数据是无法恢复的。
使用了数码变焦拍摄并存储为JPEG格式的照片,数码变焦的效果优于后期电脑软件的插值放大效果,而对于无损的TIFF或RAW格式图像而言,后期软件处理比数码变焦的效果要好一些。
2、正确使用RAW格式
高级数码相机支持使用RAW图像格式,但是不少用户都不太明白应该怎么去使用它。这种原始图像数据存储格式类似传统相机的数字底片,是专业摄影师的首选格式。如果您也想使用单反数码相机代替专业传统胶片相机,那么您也会需要这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成像时的各项细节和数据的图像格式。
但要使用这种图像格式,需要专门的图像处理工具软件,RAW文件是CCD或CMOS感光部件在拍摄时所记录下的原始数据文件,是以一组8位或10位的二进制数据记录的数据,只反映照射到感光单元上光线的强度,本身并不包含色彩等直观的图像信息,而且它是和硬件密切相关的,不知道CCD或CMOS的感光单元行列排布、滤色镜排列等物理参数就无法将它转换成图像,所以处理RAW文件的图像处理工具还需要支持您的数码相机。
一般情况下,推荐您首选数码相机厂商附送的软件,例如,如果您使用佳能公司的EOS10D数码相机,可以选择该公司附送的RAW文件浏览器“FileViewerUTility”,这样就可以在电脑上浏览拍摄的照片,查看所有相关的相机设置。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让您调整RAW格式的图像,包括正负两级的曝光调整、色阶曲线、白平衡、锐度等参数。
另外,您也可以考虑使用Photoshop的数码相机RAW插件,该插件支持佳能、富士等多家数码相机厂商的数码相机。
3、恢复误删的数码照片
使用数码相机时,我们将数码照片存储在存储媒介上,常见的存储媒介有CF、SM、SD卡和记忆棒等。另外,我们还会将数码照片拷贝到电脑上,有时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的种种原因,会出现误 *** 作而将有用的照片或者其他数据文件误删除。此时,您大可不必捶胸顿足,无论是存储在存储卡上的还是拷贝到硬盘上的数码照片,误删除后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可以恢复的。
对于电脑上被误删除的数据可以恢复这一点,相信大多数比较熟悉电脑的用户都没有异议,但大部分用户都误以为存储卡上的数据是不一样的。实际上,数码相机都是遵循DCIM标准的,存储卡上的数据存储格式和 *** 作方式都和电脑 *** 作磁盘数据时一样。所以,基于磁盘等磁介质的数据恢复原理,从理论上讲,存储卡上的数码照片和已经拷贝到电脑上的数码照片一样,不但是可以恢复的,而且是很容易实现的。使用电脑上常用的数据恢复软件,例如EasyRecovery、GetDataBack、FinalData、R—Studio等,都可以轻易地恢复存储卡上的数码照片。
4、拍摄时分辨率的影响
分辨率越大,图像的精度越高,尽量使用高分辨率进行拍摄是许多数码相机用户的一种错误的认识。理论上讲,高分辨率可以获得高精度的图像,但数码照片要以图像文件的形式记录,随着分辨率的提高,图像文件也将增大,数码相机处理图像的时间随之增多。所以使用的分辨率越高,拍摄时需要的处理时间越多,拍摄时需要占用的存储空间也越大。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时存储器件的容量是有限的,使用的分辨率越高所能拍摄的张数自然也就越少。另外,由于处理的时间长,在抓拍时使用过高的分辨率将有可能错过精彩的镜头。
即使您不在意存储空间的浪费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分辨率的选择也应当以够用为限,否则当您做后期处理时,您会发现,用较高分辨率拍摄的图像利用软件缩小成低分辨率,与用较低分辨率直接拍摄的图像视觉效果几乎相同,而且后者的图像锐度似乎还会更好一些。
5、拍摄时分辨率的选择
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都有几级分辨率可供选择,如何决定应该选择多大的拍摄分辨率呢?拍摄后的图像用途是影响需要选择哪一级别分辨率进行拍摄的主要原因。如果数码照片只是用于网页制作上,那么不需要太高的分辨率,如果只是在显示器上显示用,必须记住,图像像素和显示器显示设置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所以若想让图像全屏显示到标准640×480像素的显示屏上,那么您需要的仅仅是一幅640×480像素的图像。如果屏幕显示设置为1280×960像素,那么640×480像素的图像只会占到屏幕的一半空间。不需要考虑每英寸的像素数目,显示器仅仅在意水平和垂直像素的数目。
如果您的数码照片将用于打印输出,那么您需要记住,屏幕显示和打印、印刷输出是两回事,您需要了解两个词汇并记住它们之间的关系,图像分辨率是描述图像的总像素数(PPI)的,以PPI为单位。而决定图像输出质量的是图像的输出分辨率,描述的是设备输出图像时每英寸可产生的点数(DPI),以DPI为单位。两者有联系但并不相等,“图像分辨率÷输出分辨率=图像输出尺寸”。以杂志印刷为例,输出分辨率最低要求为300DPI,16开满版也就需要约3200×2400的分辨率。
6、白平衡的使用
在数码摄影中,要达到准确的色彩还原,解决相机不能正确识别各种不同性质的光源颜色的问题,必须正确设置白平衡。
各厂家的数码相机既有自动进行白平衡的,也有手动进行的。自动白平衡虽然方便,但准确度有限,所以,现在的数码相机除了自动白平衡之外,还有日光、阴天、白炽灯、日光灯等多种预定义的白平衡。但即使如此,现实生活中光线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数码相机,预定义的白平衡和自动白平衡的修正能力也是有限的。另外,在使用自动白平衡时还容易由于前一个景物的颜色特别偏向某一种颜色,引起之后的照片都偏向某一种色的问题。
因此,在选购时,您最好选择具有手动白平衡功能的数码相机,给自己留下更多的调整空间。仔细观察,反复揣摩,熟练地使用白平衡功能将会拍摄出更优美的照片,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
不要太过于局限于专家或者传统的使用方法,例如佳能G2数码相机的用户大多按WB按钮切换到白平衡设置,选择最后一项的手动设置然后将镜头对着大面积的纯白色对象按下“”按钮来设置白平衡。但事实上,我们可以按实际的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反向利用白平衡功能,这样不仅能够把晚霞拍摄得更红,而且还可以拍摄出像专业照片那样的摄影效果。
7、测光方式的选择
几乎目前所有的数码相机都采用TTL测光方式经过镜头来测光。透过镜头测光的好处是能够直接反射所见景物光线的大小,也就是光线经于镜头投射在感光元件上,感光元件再将光信号传送给数码相机的处理芯片作分析。另外,部分半专业或者专业数码相机还提供多种测光方式供用户选择,在选择测光方式时,您首先要弄明白这些测光方式的特点。
目前,数码相机的测光方式有许多种,但实际上,可以将它们划分为平均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和点测光几种。
平均测光就是把画面的所有光线强度的平均值作为测光数值,其特点是不考虑画面主体,对于光照比较平均的画面,测光比较准确,适合于光照均匀,没有强烈反差对比的场合。平均测光有多种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例如佳能的“分区评价测光”方式,将画面分割成35部分作评价测光,实际上这也是平均测光的一种,但是能令计算结果更趋合理。
中央重点测光是将画面中心及附近的画面按不同的加权系数进行计算得出的值作为测光数值,以中心的权数为最大,越接近画面边缘,权数越小。这是一种中庸的测光方式,既照顾到取景范围内整体的亮度,又考虑到摄影时的主体一般位于中央区域,适合主体比较突出又需要兼顾背景的场合。
点测光是比较专业的测光方式,取画面中心占1%的面积作为测光区域。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测光方式,适合于光线复杂或光比强烈需要突出主体的场合,营造特殊艺术效果。
8、感光度的设定
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是制定工业标准的国际标准组织的简称。胶片相机工业标准中,ISO标准衡量胶片对光线敏感程度,数值越低,胶片的曝光感应速度越慢。
数码相机中同样也采用ISO标准来衡量感光部件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数值越大,感光部件越敏感。在传统相机中,您可以按需要的拍摄效果使用不同ISO标准的胶片来利用其不同的曝光感应速度。在数码相机中,您也可以通过调整ISO数值来设定改变感光部件的敏感程度。
在数码相机上提高ISO数值也就是提高感光度,由于感光度的提高,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会比较快,拍摄起来也比较容易。但是需要注意,因此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例如,因为感光部件感光不足而使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的电流强度减弱,照片的阴暗部分或者单色区域噪声色斑现象会比较明显。如果您希望获得画面干净利索的照片,那么您或者可以考虑采用低ISO数值来拍摄。不过,不同的相机感光度的设定还需要您自己实际去体验,建议您在还没有了解相机的特性时,在拍摄时一级一级地升高感光度来进行测试。
9、快门的控制技巧
在摄影技术中,拍摄影像的最原始的质量来源于对曝光的控制。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一样,通过光圈和快门控制允许光线照射到感光元件或胶片上的量。其中,快门决定了拍摄影像的时间,其打开的时间就是根据设定的快门速度决定的。
通常,相机的快门速度范围有4秒、2秒、1秒等多种。控制快门的技巧首先是要注意安全快门的时间,如果在快门打开期间,相机因不稳而产生晃动,则拍摄所得的影像就会变得模糊不清。这就是为什么在拍摄时要保持机身的稳定,也正是为什么快门速度过慢更容易使影像模糊的原因。因此,一般情况下,选择的快门速度要比安全快门速度快,安全快门=1/镜头的焦距。例如,镜头的焦距是50mm,安全快门就是1/50秒,即要选1/60秒以上的快门速度才可避免因拍摄时手部震动而造成影像模糊的问题。
另外,在控制快门时,还需要特别注意快门的时滞问题。所谓快门时滞也就是按下快门和感光元件或胶片成像之间的时间,由于数码相机的快门时滞比传统相机长,只有顶级专业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的快门时滞与传统相机相当,而绝大多数数码相机的时滞都是普通传统相机的2—3倍。如果使用液晶屏取景的话,时滞更加严重,时滞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对于一个运动的物体来说,这便是很长的时间了,对于抓拍摄影,必然会错过最佳时机。而且不同相机的时滞都不同,您需要了解自己的相机,同时做大量的快速反应拍摄练习来避免时滞对您的影响。
10、控制曝光量
不论是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拍摄时控制曝光量都是影响照片效果的关键。要控制好曝光量,首先要记住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即快门速度提高一倍,镜头的通光量就会减少一半;光圈每增加一档,和快门速度提高一倍时一样,通光量也会减少一半;ISO感光度增加一倍,通光量即使减半也能够用同样曝光量曝光。
如今大多数数码相机都配备了“曝光补偿”功能,将曝光补偿设置成+1档,就意味着快门速度减慢一半,或者光圈增大一倍。实际上,使用数码相机提供的预设模式时,相机会从光圈和快门速度两方面进行调节,以使通光量翻倍。
一般情况下,可以由相机来测定整个画面的光线亮度,并确定最佳曝光量。但相机的智能是有限的,例如在拍摄雪景等以白色为主的对象时,数码相机本身就会错误地认为光量充足,并自动减小曝光量,这样拍摄到的画面就较暗。而拍摄大面积黑色对象时,相机同样会认为光线不足
要控制好曝光量,您需要具有曝光补偿的知识,这样才能拍摄到亮度和预想亮度一样的照片。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程度的补偿最合适,最终还是要由您本人的眼睛来掌握。这里无法给您一个准确的标准,但原则是,对于白色和高亮度区域多的对象应增加曝光补偿,黑色和昏暗的、区域广的对象,应减小曝光补偿。
11、红外线拍摄效果
除了一般的闪光灯外,其他光线也可以应用在摄影技术上,例如,红外线和紫外线等。红外线摄影技术不管是在业余或者是专业领域,都有相当多的讨论和应用。想体验一下,您可以在拍摄时应用大功率的红外线灯照射主体,也可以在其他电子发光装置上装一个红外滤光片,这样,红外线会直接打在主体上再反射回镜头成像,这样就可以实现红外线拍摄效果。但传统摄影必须依赖红外线专用底片,而且底片保存、冲洗与运送都是一件麻烦事,所以一般用户都比较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但数码相机由于硅材质的感光元件对红外线的波长敏感,拍摄红外线照片会比传统相机简单。
另外,如果您的数码相机配备红外线辅助功能,例如SONY的F717,那么应用红外线摄影时,不仅能在微光的环境下继续 *** 作拍摄生态写真,而且将之应用在风景摄影上也可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特别效果,并且还可以有透视的功能,但红外线的透视能力并不是100%。
12、合理使用闪光灯
闪光灯是非常便捷且适合当作补充光源的一种工具。但一般来说,强调自动化的数码相机并没有太强的闪光灯,充其量是把闪灯功能加以程序化,提供“自动”、“强制”、“防红眼”、“慢速”等设定。
“自动”模式下,相机会自动判断拍摄场景的光线是否充足。如果不足,就会自动在拍摄时打开闪光灯进行闪光,以弥补光线;“防红眼”模式先让闪光灯快速闪烁一次或数次,使人的瞳孔适应之后,再进行主要的闪光与拍摄,避免照片中人眼睛发红的问题;“强制”模式即不管在明亮或弱光的环境中,都开启闪光灯进行闪光,通常用在拍摄背对光源的人物;“慢速”模式会延迟数码相机的快门释放速度,以闪光灯照明前景,配合慢速快门,如1/5秒,为弱光背景曝光,能够拍摄出前后景均得到和谐曝光的照片。
由于数码相机的智能程度有限,在不同设定下,闪光灯产生的效果很难确定,因此,要获得更好的拍摄效果,需要选购带手动功能的外接闪光灯的数码相机,通过人脑决定闪光灯的强度、大小、次数与频率,可以大大地增加摄影适用范围。一般,手动控制闪光灯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因为使用的是数码相机,所以您可以多试拍几张以确定闪光灯的能量。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外接闪光灯使用低功率以减少光的输出时,色温会稍高。
13、数码相机的微距功能
数码相机上的微距模式主要用于拍摄与相机距离非常接近的主体。微距模式可以让你拍摄一个距离镜头只有几厘米远的物体。根据相机的不同能够拍摄物体的最近距离也不同。为了在普通照片的拍照中提高聚焦速度也经常会使用这种模式。
近拍距离又称为微距拍摄,通常在消费级数码相机上有一朵小花的那个按钮,就是微距拍摄的转换按钮。
微距摄影是数码相机的特长之一,用微距拍摄可以把很普通的场景拍成戏剧性的场面,微距特别擅长表现花鸟鱼虫等细小的东西,对细节可以充分展示,而且也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在选题、构图、用光方面的创意,不像拍摄风光、人物、民俗文化等题材,要受很多条件的制约。微距上手比较快,虽然多为小品,但其中也往往包含很多作者的良苦用心,也能称得上是精品。
微距摄影的目的是力求将主体的细节纤毫毕现的表现出来,把细微的部分巨细无遗的呈现在眼前。在微距摄影中,有一个名词是必须要认识的,它就是放大率(Magnificatlon)。因为微距摄影其实就即如放大摄影,故放大率直接影响著微距拍摄的效果。由于放大率是由菲林表面所得的影像和实物主体大小的比例来定义,故此放大率是以一个比例来表达。由于这缘故,放大率又称为“影像比例”。
日常经常听到镜头能拍到1:1、 1:2的微距效果,这些比例便是指镜头的放大率。左边的数值代表菲林平面上影像的大小,而右边的数值则代表实际主体的大小,当镜头能做到1:1的放大率时,即镜头可将实物的真实大小完全投射在菲林平面上。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135菲林的面积为24mmx36mm,若我们使用的镜头能把一个面积同样为24mmx36mm的主体完整地记录在135菲林上,这支镜头便有1:1的放大率,大家应记住左边的数字越大,放大的倍数便越高,2:1的放大率便比1:1高。若右边的数值较左边大,放大率便越小。
现在的消费级数码相机微距功能不等,有的为10cm—20cm,有的可以达到1cm—2cm的微距。
对于单反数码相机来说,微距的拍摄能力由镜头所决定。现在,差不多每一支镜头皆有微距功能,但它们所指的微距功能其实是指镜头的近摄能力。一般来说,镜头的放大率要达至1:2甚至1:1,才称得上是微距镜头。微距镜头是最易使用的微距拍摄器材,用家毋须外加任何配件便可立即使用。一般镜头的最高解像度和最高反差度是焦点在无限远时表现出来的,但微距镜头刚好相反,它的最高解像度和最高反差度是焦点在近距离时表现出来的,故要拍摄高质素的微距照片,必须选择微距镜头。
为配合不同的需要,市面上有不同焦距的微距镜头可供选择,由20mm至135mm不等。较广角的微距镜头多会连同伸缩腔一同使用。若使用20mm微距广角镜连同伸缩接腔使用,它便能做出高达5:1—12:1的放大率。
经常发现许多朋友在博客上发的翻拍照片很虚,其毛病就出在翻拍照片时没有使用微距功能,在正常模式下聚焦不实。
如果在踏青赏花时使用微距模式拍摄花卉,能使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4、理解电脑屏幕的差异
使用数码相机的用户大多都会使用电脑对照片进行处理,或者是在电脑上存储、浏览照片。但同时,由于在电脑屏幕上浏览照片的效果与实际输出的照片效果不相同而引起的烦恼也困扰着大部分用户。
实际上,由于设备的不同,产生这种差异是非常正常的,您是否感觉到电脑上所呈现的影像比打印机输出的照片漂亮呢?显示器的分辨率只有72dpi,但显示出的影像却比720dpi甚至1440dpi的打印机结果还要好,其原因就在于,电脑屏幕上输出的色彩采用模拟方式,当影像能以连续色调显示时,就算分辨率不怎么高,影像仍很逼真。但用喷墨或是激光打印机输出时,影像是以墨点来构成的。打印机仅能控制有无墨点,却无法控制其深浅变化。而且印刷采用的分辨率与电子影像的分辨率不同,以目前的技术要让打印机以同样精确的墨滴进行打印是相当困难的
另外,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例如,照片在数码相机上效果正常,但在电脑屏幕上看时却有点曝光不正常,这是由于数码相机的液晶显示和阴极射线式显示器的差异造成的,和打印机的问题一样是相当正常的。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要解决打印机的问题,首先需要您调整电脑屏幕的颜色,使之显示的颜色能够与打印机的一致,同时学会计算打印输出不同质量的图像时需要的精度(可参考上面介绍的“拍摄时分辨率的选择”)。而数码相机液晶显示的问题比较简单,您只需要使用Photoshop打开图像,使用“图像”菜单“调整”中的“色阶”查看一下,如果色阶平均,则说明照片曝光正常,应该调节显示器亮度,如果色阶右边有空白的区域,则说明照片曝光不足,有了依据您就可以做出调整。
15、保护Exif摄影信息
大部分数码相机都支持在照片上存储Exif摄影信息,这些摄影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方便地保存拍摄数据,在欣赏数码照片时,既可以回味拍摄时的感觉,还可以让我们总结拍摄经验,提高摄影水平。通过研读数码照片的摄影信息,比较同一主题的照片所采用的各种不同快门、光圈等相机设置和处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拍摄此类照片时最佳的相机设置,从而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
Exif信息非常有用,但也很容易被破坏。如果您使用WindowsXP的图像文件查看功能浏览您的数码照片,照片上的摄影信息将会被破坏。摄影信息就会被破坏,而且这些摄影信息一旦被破坏就无法恢复了。
另外,大部分电脑用户都喜欢使用通用的图像浏览软件(如ACDSee)来浏览数码照片,但是,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您使用ACDSee旋转照片或者改变数码照片的分辨率,数码照片的摄影信息也会被更改,因此,在选择和使用管理数码照片的软件时,您需要特别小心。如果您的数码相机厂商随机附赠处理和浏览数码照片的软件,您应该首先选择它们,例如佳能数码相机的ZoomBrowserEX、PhotoStitch等随机附送软件。
很多摄影发烧友对于红外摄影并不陌生,近年来在各个摄影论坛发表红外摄影作品的朋友很多。但如何把红外摄影玩得更有特色,如何独树一帜地吸引读者眼球,其实这一切和传统摄影一样都是有诀窍的。本文将针对红外摄影的前后期方面介绍一些经验,同时也为广大读者展示中国红外摄影在线网近年来一些优秀红外摄影作品。让更多喜爱红外摄影的朋友能尽快掌握红外摄影的技巧。
在传统的摄影中,我们只能所见即所得,而不能创造无法感知的景象。在红外摄影的世界里,使用不同波段的红外镜所拍到的景象都充满了不同色泽和成像。如使用590nm滤镜拍摄经过PS色彩通道置换后绿叶可变为金**,使用680nm拍摄绿叶变为黄白色,使用720nm及以上波段拍摄绿叶会变成纯白色,加之自定义白平衡的不同设置可使天空的色彩时而蔚蓝时而深沉时而似乎置身于另外一个星球……这一切带给我的是意料之外的视觉体现,红外摄影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不可思议的诱惑力,让我身边最熟悉的风景,变得如梦如幻,仿佛走进了童年记忆中的一段段梦境,又似是痴迷于向往中的某一瞬间。
一、红外摄影的秘密
(一)独特而充满个性的色彩来源于白平衡
灰点的设定(白平衡设定)是传统数码摄影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决定了人像的肤色还原、场景色调还原或者是追求特殊效果的利器。准确的白平衡并不会应为使用某家的器材而发生偏色,仅仅是某家器材商在设定机身自动白平衡的偏好而已。比如尼康偏黄,更适合拍风光,佳能拍人像肤色更能讨好被摄者。如果一个摄影爱好者一直停留在使用自动白平衡的阶段,就说明这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被长期忽视,要想在原片上就能初步表现出想要的结果,无外乎是靠天吃饭了。所以我们得出第一个结论,控制画面色调的基础是白平衡,作为一位想在摄影方面进阶的爱好者而言,应该拥有凌驾于白平衡的技能和经验。
红外摄影的白平衡就显得比较有随意性,因为人类的眼睛看不到红外线,因此红外摄影的影像就没有参照值,所以针对红外摄影而言没有那么多框框套套,一切由心而发,一切色调可以为了追求美感而自由发挥。但长期以来针对红外数码摄影的白平衡设定是还原红外胶片拍出的色调作为标准,也就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一个标准,即使用绿色作为红外摄影的白平衡参照色。
具体方法很简单,以尼康机身为例(已经改机为红外相机或外挂红外滤镜适用)。
1在相机菜单当中找到自定义白平衡项,进入;
2镜头对着绿色的草地或树叶,让画面充满绿色,拍一张;
3如果相机显示GOOD,说明白平衡自定义成功;
4验证,拍一张看看。如果在所拍画面当中,树叶、草地或者其他绿色植物已经变成了近似于白色的色调,蓝色的天空变成了卡其色或者咖啡色,那么恭喜你,你成功了~
5如若出现自定义不成功的情况,可以换个光亮度不同的场景重复1- 3步骤。
6秘密:红外的白平衡没有必要反复自定义,我定义一次后适用过国内不同纬度、不同季节及时刻、不同光照度的地域。
(二)红外元素的发掘和表现
一张有感染力、有生命的摄影作品往往取决于所拍的内容,有了内容才谈及到鲜明的主题,严谨的构图和光影。红外摄影除了考虑主题、构图、用光等方面以外,对于红外元素的发掘和表现是成就红外摄影作品的一个很重要环节。善于发掘和表现红外元素,有一双能立于红外摄影发现美的眼睛,有一定黑白摄影基础和经验的爱好者,才能有效提炼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换言之,不是所有景物都适合用红外摄影来表现。所以建议大家拍片的时候不要只带上红外相机。
一些摄影爱好者可能看到这里问题就来了,什么是红外元素?需要熟悉那么多概念才能玩红外摄影?
其实,所谓红外元素就是指更能表现出是红外摄影拍摄的场景的,画面当中因为白平衡按绿色设定后色调变异的物体。可以是一棵树,也可以是成片的草原,可以是焦外的几块色斑,可以是人类眼睛不能看到的景色。总之,通过红外摄影色调异变最多的东西就是红外元素。而针对这些元素来取景构图,就回到了摄影的根本,每个人的审美不同,我在这里就不能一概而论。附上几张片子可能很多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三)红外光人眼看不到
很多朋友问我是不是晚上才能拍红外片。这个问题来源于安防用的摄像头为什么可以在全黑的环境下拍到景物。其实这并不是非常奥妙的高科技,仅仅因为红外线人眼看不到。安防摄像头是带有光源的,它能发出很强的红外光,即使在夜晚用红外光把周边环境照得像白天一样明亮的时候,人依然觉得伸手不见五指。
我们手里的相机是用来记录光影的器材,它不带有红外光源,不会发出红外光,要想拍到红外线还得依托于阳光。白天,尤其是晴朗的艳阳天的正午是一天当中红外线最强的时候,而这个常规摄影的垃圾时段往往拍摄红外片还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红外摄影的器材准备
器材,永远是摄影爱好者谈论的话题之一。机身镜头,贵或者不贵,它就在那,不悲不喜。
喜讯:红外摄影不讲究设备的,尤其是镜头。
单反、微单、卡片机,甚至于手机,经过简单的改装以后便是一台不折不扣的红外相机。玩红外摄影以来我分别改造了四台机子(尼康D70、佳能G11卡片机、尼康D5100、尼康D800),每一台机子都使用得很高兴,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只有像素的与时俱进。
众所周知,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前有一层蓝色的玻璃,它的学名叫低通滤镜(作用是阻隔红外线参与曝光,因为人类看不到红外线)。数码相机有了低通滤镜,所拍出的照片和人眼看到的景物才能还原和一致。那么现在我们的目的是拍红外照片,要让红外线来曝光成像该如何处理呢?答案很暴力。把相机里边的低通滤镜手术摘除。
原理:阻隔可见光成像,放行红外线,使用红外光成像。改造相机的过程称为改机。
光线是一种电磁波,人类可见部分称为可见光,按波长长短分大致可以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个波段。红外线的波长长于红色,所以称为红外线。而红外线又分为红外线和远红外线。我们这里谈及的红外摄影特指波长相对较小的红外线和可见光与红外光混合成像的摄影。使用波长590-770nm(纳米)的红外滤镜改机所拍出来的照片,我们习惯称之为半红外摄影。使用850-1000nm各波段滤镜所拍的,我们习惯称之为纯红外摄影。
那么,半红外与纯红外摄影之间有哪些区别呢?
半红外所拍有色彩,纯红外所拍的影像是黑白的。而红外摄影的黑白和常规摄影的黑白并不等同。因为白平衡自定义的时候是采用了绿色作为参照色来定义的,这与常规数码摄影采用的灰点白平衡全然不同。
改机有哪些选择?
改机是个技术活,相当于给相机做一个手术,一般不提倡自行拆装,建议改机找专业人员进行。目前有很多拥有这份技术的师傅都开有网店,可以上网自行查找,搜索红外改机即可。顺便提一下,改机最难、最精的活计就是矫正焦平面,可见光和红外光的焦平面并不在一个平面上,改造后的相机必须经过矫正焦平面才能使用。如果仅仅摘除了低通滤镜并植入红外滤镜就拍片的话,那么你的相机将永远处于跑焦状态。如果相机是采用实时取景聚焦系统聚焦的,比如微单或者卡片机(没有取景器或者不通过取景器聚焦)可以不用进行焦平面矫正。
(一)内置改机
内置改机即摘除低通滤镜后,在原位置植入一片同等尺寸大小的红外滤镜。一般内置改机所选择的是低波段的半红外滤镜,比如590nm红外滤镜。需要拍摄高波段红外片的时候,可以在镜头前外挂高波段滤镜即可。常用红外滤镜的波段有590nm、680nm、720nm、850nm和1000nm,各种滤镜所拍的画面色调不同。
(二)改机透明玻璃
改机透明玻璃即为摘除低通滤镜后,植入一片同等尺寸厚度的光学玻璃,外挂低通滤镜拍常规片,外挂各红外滤镜拍红外片。
问题:
1不改机可否拍红外片?
可以的,但曝光时间会很长且画质有损,不能实现高速快门,必须上脚架拍摄。尼康D70及同时代老产品在不改机的情况下直接外挂滤镜可以获得更好的红外体验。
2内置改机和改机透明玻璃的区别何在?
单反内置改机从外观上没有区别,也不改变传统的取景和曝光方式。改机透明玻璃必须外挂滤镜才能拍摄,在取景框内看到的景象也有差别。由于单反相机取景是通过镜头取景的原理,所以外挂低通滤镜拍常规片看到的景象是淡蓝色的,外挂红外滤镜看到的是红色的世界。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才能更好发挥。外挂红外680nm以上滤镜取景框几乎看不到景象,只能切换至实时取景拍摄。
三、红外摄影的技巧
(一)学会查看直方图控制好曝光量
由于红外线人类看不到,它的强弱不能很直观地观察得到,这就使准确曝光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好在红外光和可见光相对成为正比,还能让人可以寻觅出一些关联。拍摄红外片子的时候,一定关注相机上的直方图,这样可以确保红外片的准确曝光。如何查看直方图和直方图所代表的含义,我在这里就不复述了,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直方图就会有非常详尽的描述。
针对红外摄影的曝光,我的经验是在曝光正确的前提下,略微欠曝一点,这样会给红外摄影的后期留下更为宽阔的天地。针对高光的控制尤其重要,一旦过曝就拉不回来了。
(二)注意白平衡是否发生很大的偏移
红外摄影的白平衡不必反复进行自定义,如果片子画面当中的红外元素发生了较大的色变再根据现场光线进行白平衡自定义即可。原则上但凡绿色的植物(草地、树叶等)在画面当中呈现白色或者发白就说明白平衡未失效。
不提倡反复设定白平衡的原因依然在于人眼看不到红外光,为了保证片子的风格或色调统一,不轻易改变白平衡是个行之有效的笨办法。当然,千篇一律的色调容易让人感到审美疲劳,改变红外摄影的白平衡还有一些办法,这些办法在白平衡基本准确的情况下,可以全部交给后期。这部分内容将在红外摄影后期技巧当中来阐述说明。
(三)取景构图尽量凸显红外元素
既然是红外摄影,当然要充分表现出红外摄影的特色,在实拍当中有意识地把红外元素作为一个重点来表现就八九不离十了。但这个话题往往和构图密不可分,和用光也息息相关。红外摄影与黑白摄影有很多相似之处,强调构图和光影,讲究层次。以我的经验而言,用拍黑白片的思路来创作红外作品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红外摄影的后期技巧
PS是个体力活。红外摄影也一样免不了这项体力活,但为了光影,为了对美的追求,有时候多花些体力换得美感也很值得。在红外摄影的领域,后期是必须的,红外摄影后期是一门必修课程。
(一)红蓝通道置换
如果天空是咖啡色的,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一幅在别的星球上拍摄的。之所以红外原片天空呈现出咖啡色,是因为我们以绿色作为参照色来自定义白平衡的结果。要还原天空的蓝调,使更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运用一些后期软件就能轻易完成,ps、光影魔术手等等后期软件都有此功能。
以使用软件PS为例,打开一幅红外原片,天空是咖啡色的。打开后进入“通道混合器”进行红蓝通道置换。经过红蓝通道置换以后,当中的天空就回归到传统视觉习惯,一幅吸引眼球的红外摄影作品便诞生了。
(二)增强反差
红外摄影所拍的反差天生不足,这也是需要后期进行调整。可以使用后期工具进行微调,直至达到自己的预期效果。如使用PS可进行亮度及对比度调整,也可使用色阶进行调整,有的朋友习惯用曲线调整也是可取的。这些方法都能起到调整增强反差的作用,异曲同工。
(三)后期改变白平衡
后期改变白平衡是红外摄影后期当中最有意思的体力活了,可谓其乐无穷。还是以使用PS为例,在打开的状态下调用ps自带的 Camera Raw滤镜,使用白平衡吸管在画面当中选取色值作为白平衡参照色。更多的红外摄影爱好者除了使用绿色作为参照色以外,还喜好用卡其色作为白平衡自定义的参照色。
经过白平衡的改变可以发现画面色调会明显变化,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搭配,也许红外摄影的魅力也是在这里得到了升华。根据不同红外波段的拍摄或后期白平衡设置和色调的调试,同一景物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多种色调,犹如下图所示。
五、如何增加红外摄影乐趣
(一)前期结合传统手法
改机后红外摄影的前期和常规摄影几乎一致,能运用的方式方法非常多。使用半红外改机同样可以拍摄夜景,另有一番风味。
(二) 多种后期处理结合
除了上一节谈到的后期处理方法,红外摄影同样可以采用常规摄影的后期处理手法。通过反相处理的红外片,这样的场景恰似一幅泼墨的国画。
(三)动态视频
随着摄影器材的升级和兼容性增强的态势,很多单反相机都可以兼容拍摄高清视频,动态红外视频短片也是一个趋势,我也将在此领域花些功夫学习,争取在这个领域也寻找一些乐趣和新的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