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输入电流对决定输出电流,怎么决定?

变压器输入电流对决定输出电流,怎么决定?,第1张

朋友你好。我想你问的是电压确定吗? 如果电压确定,那么输出电流和输出功率决定输入电流和功率,至少要控制一个变量啊。 不确定的话, 输入电压U1决定输出电压U2,输出电流I2决定输入电流I1,输入功率随输出功率的变化而变化直到达到变压器的最大功率(负载电阻减小,输入功率增大;负载电阻增大,输入功率减小)。 不懂的话可以邮箱问我 puyikun@163com

输入:现在的输入一般采用双向光耦隔离,也就不分漏型和源型了,都可以使用。老旧停产的PLC就不一定了,最好是根据型号查找手册来确定是漏型输入还是源型输入。
输出:有些是看型号,例如三菱侧面铭牌上型号带S就是漏型输出,带SS是源型输出。有些是看手册和经验,例如西门子S7-200系列晶体管输出的除了224XPsi是漏型,其余的都是源型输出,看手册和使用过,就记住了,再用就经验使然了。
望采纳。。。。。。

一、从零开始学电路基础- -“电路”
电路的概念- -电路是指由实际元器件构成的电流的通路。
电路的构成- -电路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组成。电源是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向电路提供电能的装置;负载是可将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在电路中接受电能的设备;中间环节是电源和负载之间不可缺少的连接、控制和保护部件统称为中间环节,如导线、开关及各种继电器等。
电路的功能- -电力系统中的电路可对电能进行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中的电路可对电信号进行传递、变换、储存和处理。
电路模型- -在电路分析中,为了方便于对实际电气装置的分析研究,通常在一定条件下需要对实际电路采用模型化处理,即用抽象的理想电路元件及其组合近似的代替实际的器件,从而构成了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模型。
理想电路元件- -理想电路元件是实际电路器件的理想化和近似,其电特性唯一、精确,可定量分析和计算。理想电路元件可分为有源和无源两大类,无源二端元件包括电阻元件(只具耗能的电特性)、电感元件(只具有存储磁能的电特性)。电容元件(只具有存储电能的电特性);有源二端元件包括理想电压源(输出电压恒定,输出电流由它和负载共同决定)、理想电流源(输出电流恒定,两端电压由它和负载共同决定)。
 为了便于分析电路,应预先在电路图上标示出电压、电流的方向,电路图上的电压、电流方向称为参考方向,原则上可以任意假定。元件究竟是电源还是负载,应由元件上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决定:实际方向关联时,元件是负载;实际方向非关联时,元件是电源。

1、输入回路就是指信号输入构成的回路。信号只有共地才能让电流通过用电气,从而触发电路其他部分。输出回路就是信号输出与用电气构成的一个电流能走的电路。三极管的输入回路就是三极管的b极到e极,如上图的rs,c1,re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而c2,ri,re构成的是输出回路。

2、交流通路的画法是电容短路,电源中的VCC接地。如图,rb接地,因为是和vcc接一起的,vcc接地了,所以rb也接地了。

3、找输入和输出回路,首先找出信号源和负载,如图所示的信号源就是rs和vs构成信号源,通过三极管的b极e极和re构成一个输入回路,同理ri为输出负载,所以和c2,re构成输出回路。

扩展资料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分析方法

三种基本放大电路分析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也称为直流分析和交流分析。在没有信号输入时,放大电路中各电流电压都是保持不变的直流量,称为静态,对静态的分析称为静态分析。

当有交流信号输入时,输入的交流信号会叠加在直流量上在放大电路中进行放大和传输,这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处于变化的状态,称为动态,对动态的分析称为动态分析。

在进行静态分析时,首先要画出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然后通过解析法或图解法求静态工作点,即求IBQ、ICQ、UCEQ,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信号在放大的过程中产生失真。

在进行动态分析时,首先要画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然后在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中求电压放大倍数Au、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深圳微浩VTPR系列直流通用信号分配器,能够1路4-20mA隔离分配成4路4-20mA信号输出;隔离器,分配器的定义是信号放大和隔离,如果叫分配器或者隔离器就是这样的功能。 另外的办法是采集一路4-20mA信号,通过RS485到PLC,PLC或者带8路4-20mA信号输出的控制器,可以采用微浩VR系列产品

别着急,其实很简单。
1、正负极是电源,也是电流的输入输出端。(如果涉及到信号输入输出的电路,就还有一个信号的输入输出端,不知道这方面的电路你涉及到没有)
2、混联电路要先梳理电流通路(从正极到负极),然后再确定串并联(依照电流的分合确定串并联:有分有合是并联,无分无合是串联)。
如果需要具体的讲解,就需要拿一些电路图来说明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03961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