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数和频率的概念是频数:在统计学中,将样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成若干组,每组内含有这个样本的个体的数目叫做频数。频率:某个组的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叫做这个组的频率频率=频数÷样本容量。
频数是某个事件出现的次数例如,在20个球里任意选出10个,出现了6次黄球,6就是黄球的频数。6/20就是黄球的频率,也就是用频数/总体。
频数和频率的关系
一是从类别顺序的开始一方向类别顺序的最后一方累加频数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则是从变量值小的一方向变量值大的一方累加频数,称为向上累积。
二是从类别顺序的最后一方向类别顺序的开始一方累加频数(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则是从变量值大的一方向变量值小的一方累加频数),称为向下累计。通过累积频数,可以很容易看出某一类别以下及某一类别以上的频数之和。
我们把各个类别及其相应的频数全部列出来就是频数分布或称次数分布。将频数分布用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调查数据经分类整理后形成频数分布表。一般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总数的比为频率。
频数也称次数,对总数据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组,统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的个数。而频率则是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在变量分配数列中。
频数(频率)表明对应组标志值的作用程度。频数(频率)数值越大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反之,频数(频率)数值越小,表明该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递增,1 2 3 4 。。。
递减,5 4 3 2 。。。
统计中向上累计的比率怎么算
递增,1 2 3 4 。。。 递减,5 4 3 2 。。。
统计学中,如何计算累计频率和Pi? 5分
pi是出现的概率,而累积频率可以分为向上累积和向下累计两种,你若能给个实际的例子的话,我们可以一起学习,一起探讨。
统计学 什么是向上累计何和向下累计
向上累计,又称以下累计,是将各组次数和比率,由变量值低的组向变量值高的组逐组累计。祖距数列的向上累计,表明各组上限川下(小于等于上限)总共所包含的总体次数。
向下累计,又称以上累计,是将各组次数和比率,由变量值高的组向变量值低的组逐组累计。(大于等于下限)
什么叫“累计频率”?
在概率统计中,我们为了获取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会对其所在的所有事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统计,我们将这个所有事件称为样本,该事件发生的次数称为频数,频数与样本总数的比值即为频率或概率。累计频率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件发生的频率之和。
统计学的频率怎么算
为了统计分析的需要,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就可以计算累积频率,或叫做对频率的累计。从变量值小的一方向变量值大的一方累加,称为向上累积,反之为向下累积。如第一组所占频率为6%,下一组为10%,则向上的累积频率为16%,依次类推,直到频率为100%问题一:什么是频数和频率怎么求 频数:在统计学中,将样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成若干组,每组内含有这个样本的个体的数目叫做频数. 频率:某个组的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叫做这个组的频率 频率=频数÷样本容量
问题二:如何根据频数算频率 1 原始数据 如某班40名学生体重记录:(单位kg) 44 46 43 51 51 52。。。。。。 2 计算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的差 如最大值是61,最小值是42,它们的差是19,算出了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就知道了这组数据变动范围。 3 决定组距与组数 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地,数据多,分的组数也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为5到12组,每个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组距 如取组距为3kg,那么 最大值-最小值/组距=19/3=6。333 分成7组。40个数据,分成7组,组数合适。 4 列频数分布表 有些数据正好是组与组之间的分点,规定每组中的数据含这组起止范围的最低值,不含最高值(其他问题可自定) 5 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 一、基本概念 1.频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这组数据的总数. 注:在统计频数多少的时候,我们一般通过数“正”字的方法累计. 2.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即频率=,各组频率之和为1.频率大小反映了各组频数在数据总数中所占的份量. 3.组数:把全体样本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 4.组距: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 二、列频数分布表的注意事项 运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一般先列出它的分布表,其中有几个常用的公式: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抽样数据总数;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数据总数×各组的频率=相应组的频数.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目的,是为了将频数分布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其中组距、组数起关键作用,分组过少,数据就非常集中;分组过多,数据就非常分散,这就掩盖了分布的特征,当数据在100以内时,一般分5~12组. 三、直方图的特点 通过长方形的高代表对应组的频数,这样的统计图称为频数分布直方图. 它能:①清楚显示各组频数分布情况;②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四、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1.找出所有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算出它们的差.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确定分点 4.列出频数分布表.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五、频数分布折线图的制作 我们可以在直方图的基础上来画,先取直方图各矩形上边的中点,然后在横轴上取两个频数为0的点,这两点分别与直方图左右两端的两个长方形的组中值相距一个组距,将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联结起来,就得到了频数分布折线图. 六、条形图和直方图的区别 1.条形图是用条形的高度表示频数的大小,而直方图实际上是用长方形的面积表示频数,当长方形的宽相等的时候,可以用矩形的的高表示频数; 2.条形图中,横轴上的数据是孤立的,是一个具体的数据,而直方图中,横轴上的数据是连续的,是一个范围; 3.条形图中,各长方形之间有空隙,而直方图中,各长方形是靠在一起的; 七、与统计图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1.数形结合:从统计图中,能看出各组数据的特点,可进一步应用这些数据特点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整理数据,根据要求绘制统计图,可进一步分析数据、做出决策. 2.类比: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和绘制条形图类似,如果长方形的宽一样,那么长方形的高度之比就是各组内数据个数之比.赞同202| 评论
问题三:频数如何求? 频数是一组数列当中,某个元素出现的次数,就叫做频数。
“一组数据”的个数称为总数
因为 频率=频数/总数
所以 频数=频率X总数
频数(Frequency),又称“次数”。指变量值中代表某种特征的数(标志值)出现的次数。按分组依次排列的频数构成频数数列,用来说明各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值所起作用的强度。各组频数的总和等于总体的全部单位数。频数的表示方法,既可以用表的形式,也可以用图形的形式。
问题四:概率怎么算 频数怎么算 频率怎么算 P(A)=A所含样本点数/总体所含样本点数。实用中经常采用“排列组合”的方法计算・
频数是一组数列当中,某个元素出现的次数,就叫做频数。
“一组数据”的个数称为总数
因为 频率=频数/总数
所以 频数=频率X总数样本容量。频数与频率的公式是频率=频数/样本数,频数是在统计学中,将样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成若干组,每组内含有这个样本的个体的数目叫做频数,频率是某个组的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叫做这个组的频率,频率=频数÷样本容量。频数与频率的计算公式应用于统计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首先,要确定是有一组数据以及这组数据的总数如果没有分组,那么就必须根据组距进行分组再根据你已知的每一组的频数去除以这组数据的总数就可以得到每一组的频率了
事实上,就这样求解可以了,但我不确定你这一题是不是我这样的
请提出来,我会尽力帮你解答的频数就是出现的次数,这是自己一个一个的数出来的
频率呢,那就是频数除以总数了,也就是说出现 这件事情的个数除以出现和不出现的总数
而方差呢,则是样本中各数据与样本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叫做样本方差在这里说还真有点难理解
看下面,设平均数为x',其它的每一个数就为,x1,x2,x3,……xn
则方差S^2=(1/n)((x1-x')^2+(x2-x')^2+(x3-x')^2+……+(xn-x')^2)
频率=频数/总量
例如:下图中从图上可以看看出,52的有2个人;57的有6个人;62的有8个人;67的有12个人;72的有8个人;77的有6个人,82的有4个人;87的有3个人;92的有1个人;97的有1个人
所以求52的频率=2/(2+6+8+12+8+6+4+3+1+1)
82的频率=4/(2+6+8+12+8+6+4+3+1+1)
演示机型:华为MateBookX系统版本:win10APP版本:SPSS200PC中文版
1、点击菜单栏分析——描述统计——频率,d出对话框。
2、把左侧需要进行频数统计的变量移动右侧框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统计量、格式等,点击确定。
3、可以看到局限性,只适用于分组数据,而不适用于连续型数据。针对连续型数据,就需要用到分组频数分布表。
4、分组频数分布表的流程步骤:计算全距、决定组距和组数、列出区间、分组归类、频数统计。
5、利用SPSS进行分组归类,点击转换--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在输出变量处起个名字,点击旧值新值,按图中设置范围区间里的值对应新的值,并添加,后面全部点击确定即可生成一列新的变量。
6、利用SPSS统计分组后的频数,点击菜单分析--描述统计--频率,步骤和简单频数分析是一样的(只是多了一步将连续型数据进行分组的步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