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怎么画图?

2÷25怎么画图?,第1张

2÷2/5怎么画图

它的意义是求2的2/5是多少。

直接用分数表示是不行的,可以通过转换,把分数换成整数,然后再画图就可以了。

首先将2/5转换一下,2/5=2÷5=04

,2÷04里的04是分数,还不能画图表示,再转换一下,把小数化成整数,把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扩大10倍,(2×10)÷(04×10)=20÷4=

这样以来,就是20÷4,意义就是把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虽然转换成整数了,它们的形式变了,但是它们的意义不变,结果是一样的,是不变的。也就是说 : 2÷2/5=20÷4=5

经过这样的转换以后,就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变示了。

图示如下:

2÷2/5=20÷4是等式关系,它们的数量结果是一样的,是相等的,所以把20看成是一个整体,相当于单位‘1’,相当于把一个单位‘1’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图示如下。

计算:

2÷2/5=2×5/2=5

结果与图示是一样的。

关注成长教育  解决小升初困惑

点击蓝字关注,与全国家长比肩同行

-01-

小学数学到底学什么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思维方式的运用在学习数学这一科目上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数学主要培养的是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从形象思维逐步过度到抽象思维的过程 ,如果在小学阶段没有将基础打牢,那么等孩子上初中后面对更复杂的学习内容,就会变得更吃力。

可以这样说, 审题是对题目进行初步的感知,特别是应用题 ,而理解题意这个环节,决定你考了问题的角度,确定你考虑问题的方法,因此,这是做题中的重要环节。

-02-

小学数学“画图”解题立竿见影

根据审题的内容画图,把该题的条件、问题在图上表明,借助线段图或实物图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还原本来的面目,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图中一下子就可以找到答案,而且通过画图也能很快找到自己的错误。

很多小学生做应用题,就知道看题目,草稿纸也不用,紧盯着啊看啊能看出花来?光看题,又不是看小说。

借助画图帮助孩子理解题意,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借助画图解题,它是孩子打开解决问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很多问题都可以很快速的求解,比如几何问题、路程问题,如果光靠想是很难想出答案的画图就一目了然,下面我们举几个栗子来看看。

1、平面图

对于题目中条件比较抽象、不易直接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答案的问题,可以借助画平面图帮助思考解题。

如,有两个自然数A和B,如果把A增加12,B不变,积就增加72;如果A不变,B增加12,积就增加120,求原来两数的积。

根据题目的条件比较抽象的特点,不妨借用长方形图,把条件转化为因数与积的关系。先画一个长方形,长表示A,宽表示B,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原来两数的积。如图(l)所示。

根据条件把A增加12,则长延长12,B不变即宽不变,如图(2);同样A不变即长不变,B增加12,则宽延长12,如图(3)。从图中不难找出:

原长方形的长(A)是120÷12=10

原长方形的宽(B)是72÷12=6

则两数的积为10×6=60

借助长方形图,弄清了题中的条件,找到了解题的关键。

再如,一个梯形下底是上底的15倍,上底延长4厘米后,这个梯形就变成一个面积为60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求原来梯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根据题意画平面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上、下底的差是4厘米,而这4厘米对应的正好是15-l=05倍。所以上底是4÷(15-1)=8(厘米),下底是8×15=12(厘米),高是60÷12=5(厘米),则原梯形的面积是(8+12)×5÷2=50(平方厘米)。

2、立体图

一些求积题,结合题目的内容画出立体图,这样做,使题目的内容直观、形象,有利于思考解题。

如,把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就增加了8平方米。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如果只凭想象,做起来比较困难。按照题意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按题意画立体图:

从图中不难看出,表面积增加了8平方米,实际上是增加 2个正方形的面,每个面的面积是8÷2=4(平方米)。原正方体是6个面,即表面积为4×6=24(平方米)。

再如,用3个长3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这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按题意画立体图来表示,三个长方体拼成的大长方体有以下三种情况:

(l)拼成长方体的长是2×3=6(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表面积为(6×3+6×1+3×1)×2=54(平方厘米)。

(2)拼成长方体的长是3×3=9(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表面积为(9×2+9×1+2×1)×2=58(平方厘米)。

(3)拼成长方体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1×3=3(厘米)。表面积为(3×2+3×3+2×3)×2=42(平方厘米)。

这道题有以上三种答案,通过画图起到审题和理解题意的作用。

3、分析图

一些应用题,为了能正确审题和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可以把题目中的条件、问题的相互关系用分析图表示出来。

如,新华中学买来 8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共花了 8176元。每张桌子价 785元,比每把椅子贵 627元,买来椅子多少把?

(l)买椅子共花多少钱? 8176-785×8=1896元)

(2)每把椅子多少钱? 785-627=158(元)

(3)买来椅子多少把?1896÷158=12(把)

综合算式为:

(8176-785×8)÷(785-627)

=1896÷158

=12(把)

答:买来椅子12把。

4、线段图

一些题目条件多,条件之间关系复杂,一时难以解答。可画线段图表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

如,光明小学六年级毕业生比全校总人数的还多30人。新学期一年级新生人学360人,这样现在比原全校总人数增加了。求原来全校学生有多少人?

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出,(360-30)人与全校人数的(+)相对应,求全校人数用除法计算。列式为:

(360-30)÷(+)=330÷=900(人)。

再如,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8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8小时后在距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乙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按照题意画线段图:

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出,甲、乙8小时各行的距离,甲行全程的一半又多出 4千米,乙行全程的一半少 4千米,这样就可以求出甲、乙的速度了。

甲速:(88÷2+4)÷8=6(千米)

乙速:(88÷2-4)÷8=5(千米)

5、表格图

有些问题,通过列表不仅能分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而且便于区分比较,起到良好的审题作用。

如,小明3次搬运15块砖,照这样计算,小明又搬了4次,共搬多少块砖?

根据条件、问题,列出易懂的表格,能清楚看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从表中不难看出,又搬4次和共搬多少块,这两个数量不相对应,要先求一共搬多少次,才能求出共搬多少块,列式为:

15÷3×(3+4)=35(块)

另一种思路为,先求又搬4次搬的块数,再加上原有的块数,就是共搬的块数。列式为:

15÷3×4+15=35(块)

6、思路图

有些问题因为分析的角度不同,因此解题的思路也不同。通过画图能清楚看出解题思路,便于分析比较。

如,有一个伍分币、4个贰分币、8个壹分币,要拿出8分钱,一共有多少种拿法?

这道题从表面港一点也不难,但是要不重复。不遗漏地把全部拿法一一说出来也不容易,可以用枚举法把各种情况一一列举出来,把思路写出来。

从图表中可以清楚着出不同的拿法。此题一共有不重复的7种拿法。

从以上各例题中可看出: 解题时通过画图来帮助理解题意,起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我们不妨在解题中广泛使用。




解:4/5×1/2表示4/5×1/2等于( 2/5 ),即等于04
∵已知需求出4/5×1/2等于多少
X × Y = X Y = Z
∴4/5 × 1/2
= (2×2)/5 × 1/2
= 2/5
= 04
答:4/5×1/2等于2/5,即等于04

1、第一种种法:

2、第二种种法:

这两种方法实际可以拍成10行,行数如图上黑线所示,每行都有3颗树。

扩展资料

画图解题的好处:

1、借助于画图解题,可以化抽象的语言到具体、形象、直观图形。

2、借助画图,可以化难为易,判断准确。有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难以理清,借助线段图可以准确的找出数量间的对应关系,很容易解出要求的问题。

3、借助画图,可以化繁为简,发展学生思维。有些应用题数量较多,数量关系学生感觉比较乱,学生容易混。

4、借助画图,可以化知识为能力。线段图不但使学生解答应用题不再困难,而且借助线段图,可以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

如一题多解能力的培养、根据线段图来编应用题,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还可以直接根据线段图进行列式计算。线段图画的美观大方,结构合理,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艺术能力的训练。

画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起到了奇妙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会复杂关系的应用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了思维的发展,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05306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