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社会里,工程师往往代表着知识水平和社会地位。
每当普通人听到这个头衔,总会报之以敬仰的目光,但有一种工程师,虽然也是如假包换的高级技术人员,却很少能享受到和同类相近的社交待遇:程序员。
和工程师的耀眼形象不同,多数人眼里的程序员更接近于一群情趣干瘪的宅男,而非高智商高收入的精英群体。
客观而言,这些评价并不公正。
作为高级技术人员,多数北上广的程序员都能做到月入万元以上,毫不逊色于其他工程师或职业。
大多数嘲笑程序员的人,实现阶层逆袭的可能性都远远不及。
2019 年中国程序员薪资生存调查报告 很多人看到程序员的薪资都会去吐槽,有些人说“这些人根本不知道程序员到底干的什么!”,也有人说“写个代码月薪1W+,还上到2W+?Are you kidding me......” 在程序员被黑的时候,大家都很开心,但一看到程序员工资高了,你就眼红了... 当今世界苹果,谷歌,阿里巴巴,facebook 等等都是我程序员靠双手写出来的天下!你现在用的微信也是!程序员让这个世界变得这么精彩,工资高了还要被你吐槽! 至于程序员的薪资为什么这么高?主要从3个方面说起: 创造价值高 程序员的工资不是由一家公司说了算,是由于程序员创造的价值高决定的。
想想,单一个王者荣耀这个游戏,据说一个季度收入就有120亿,而游戏开发者,程序员几十个人,最多一年也就开发完了。
对于企业来说,能够为企业创造大价值的员工当然不会亏待。
经常性的加班 虽然程序员的工资很高,但同样的他们付出的精力也是比较多,经常性的工作到凌晨,有句戏言"我不知道凌晨4点的洛杉矶,但我知道凌晨4点的济南",长时间的工作时长,高强度的工作负荷,对程序员的身体和毅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程序猿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工作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使得这群人是对设备代码更加的熟练,技能专精。
03市场需求存在巨大的缺口 每个行业的工资都是市场决定的,得分析需求与供给。
1)供给: 程序员并不多,据说中国也只有200万会写程序的人(占人口0.14%),相当少,想想咱们的邻居——印度,总共有270万程序员,也只占人口0.2%的样子,美国的Tech行业(包括IT在内)工作人员达到700万,占人口的2%以上。
不过拿整个行业来对比不恰当,因为高科技行业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是搞程序的,美国专业从事软件程序的人口呢,好像只有102万(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占人口的0.3%。
另外,在美国的职业排行中,程序员在所有职业当中人口数量排行第三十,还少于:律师职业,104万;金融资产管理,110万;大学老师,130万。
如果觉得金融和律师工资高很合理,那程序员工资高也是合理的。
话说,软件行业还详细分类,分各种语言各种平台各种特殊要求,编程语言的话;熟悉Java到专业程度的程序员只有其中30%;Python估计20%;C不到10%;像Golang之类的小众语言,1%都没有。
其它行业没这么麻烦,一个职位总是有很多人都能胜任的。
选择多了,公司就有条件把工资压低之类的。
但是在程序招聘方面,谈工资的权利在程序员手里,因为对方没有选择。
程序员本来那么稀有,非常适合要求的程序员更是稀有之稀有,不能错过。
2)需求: 收入高的程序员一般要么涉及互联网,要么涉及一些大规模使用的软件。
这是因为,软件和互联网服务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边际成本,就是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产生的成本,它包括生产所需的人工、物料等等。
与之对应的成本,叫做固定成本,也就是无论你要生产多少单位的产品都得要支付的成本,这包括研发、营销等等。
软件和互联网服务每多服务一个人,一般也就是多一点电费和网费,成本几乎没有,扩张可以非常迅猛,这意味着几乎所有收益都可以摊到研发(程序员)和管理人员身上,因此这些行业的薪水上限天然地要高于一般制造业。
像whatsapp这样几十个人就服务几亿人,在传统行业是不可想象的。
传统行业,比如格力,在生产中要支付大量的生产成本、物流成本、销售成本,即便销售收入远超互联网大多数企业,但也不可能让大多数员工的工资高起来。
与此同时,程序员的数量相对于需求,却也远远不够。
之前就有“创业万事俱备只差一个程序员了”这种笑话,但其实也是反映了现实情况:程序员的供给显著小于需求。
两个条件叠加在一起,就造成,程序员这个群体的工资相对比较高。
说到这里肯定会有人来吐槽,“现在程序员找工作很难”,“程序员已经饱和了,不好找工作”“现在大环境不好,很多公司裁员,程序员的薪资现在很低”... 北大青鸟济南计算机学院发现对行业和大环境吐槽的程序员,大概分为两种: 一种是刚要毕业,或者即将毕业要找实习工作的程序员。
还有一种是工作不到两年或者一年左右的程序员。
感觉移动互联网行业在这个年头涌入的开发者太多,导致快饱和了,所以没有经验或者经验少的程序员难免找工作难一些。
当自己屡次面试失败,或者跳槽涨薪失败时,不知你会不会去整体看一下市场行情,去看一下大部分公司招聘的要求再去反省自己呢? 对于前者,北大青鸟济南计算机学院给出的建议是: 在大学期间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想法,试着去做一个大点的项目,在简历上也不会显得那么简陋,无东西可写。
不要跟我说自己做不了一个大点的项目,同学那么多,找个「志同道合」的一起做也很有意思嘛,遇到问题还有商量的可以解决的,反正有责任心的,总能想到办法去做到。
如果你现在已经大四了,或者马上要毕业了,还没有找到工作,别急,不要和别人比较,稳住心态,花上两个月做一个大点的项目,再出去找也不急,如果整天光焦虑,而不想点办法的话,你再焦虑对你找工作也于事无补,不如踏实下来为提高技术,巩固基础,为找好工作而做准备呢 对于后者,北大青鸟济南计算机学院给出的建议是: 一两年工作经验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工作经验阶段,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地步。
这时候就需要大家不要暂时眼里只有钱(当然钱很重要),稳住自己焦躁的内心,骑驴找马,即在职找工作,不要裸辞。
工作期间,一是平时多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多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二是多积累人脉,多认识朋友和同事,联系以前同学,看有没有内推的机会。
三是确立自己的一个求职目标公司,按照那个公司的要求平时多学习和提高自己,做到因地制宜。
我认为成本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最初是为了减少石油消耗。价格最多比石油低一点。在他的技术继续迭代之后,将有持续的研发成本和维护成本。即使人工智能取代了很多工作,程序员仍然需要付费。与电话费和互联网费类似,只需一点点电就可以产生通信信号。除了电,聚变电还需要氘。它不会太便宜,只会稍微减少对石油和环境的担忧。
会有降价。价格是供求差异的调节器。核聚变的成功对所有行业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电力需求将激增。假设我们现在每人每天用一度电。它的价格是66美分。平均每日收入的10%。(统计数字是独一无二的,我妻子每月只给我200美元。)最终融合成功后,人均用电量为500度。货币的确切数额无法计算,但必须实现动态平衡。平均日收入比率,必须与现在相似。否则,整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将崩溃。
总的来说不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在表面上捕获热辐射而不散发热量。如果我们控制了核聚变,我相信二氧化碳排放量会低得多。然而,在当地,热核电站附近的温度肯定会上升。添加一些数据点。热辐射功率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根据计算,在室温(300K)下,每增加1度,地球的辐射功率将增加约1%。换句话说,受控核聚变的总功率必须是地球辐射功率的1%,才能使地球变暖1度。地球辐射功率≈ 太阳辐射功率(对地球)。
受控核聚变是一种能量控制,能源是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东西,可以说,没有能源,人类发展的步伐就会停止。事实证明,情况也是如此。自从发现核聚变以来,人类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然而,核能最初用于军事发展。事实上,不仅核能,而且大多数新技术将首先用于发展军事和增强国家实力,然后有选择地释放出来发展社会。如果我们实现受控核聚变,那么人类技术将是又一次突破性的飞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