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流程是怎样的

离职流程是怎样的,第1张

1、员工原则上应提前30天将书面《辞职报告》交到人事行政部 ,并领取离职手续表。人事行政部对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 了解其离职原因并做记录;

2、按照离职手续表办理相关手续 :

(1)离职员工将离职手续表交部门负责人签字。部门主管以上岗位需经总经理签字。

(2)由离职员工所在部门的助理向离职员工收回工作z,员工手册 ,工作服 ,办公用品,确认上交无误后由助理签字确认 。

(3)由财务部检查离职员工与公司在财务上是否有拖欠(包括所借款项 ,出差报销 ),如有拖欠当场清还,无拖欠则由财务部在离职手续表上签字确认。

(4)离职员工在得到离职手续表上所有需要的签名后,人事行政部向员工出具"关于与__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

(5)人事行政部安排人员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备案手续;凭备案审核意见,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中止职工社会保险关系;同时封存离职员工的公积金。如离职员工需要转移公积金则由人事行政部根据其所提供的新账户进行转移,如需取出则由员工自行办理。

(6)人事行政部在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30日内,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待遇审核手续。

(7)人事行政部将离职员工的档案重新归档,同时结清工资。

对于私募行业从业人员,尤其是高管来说,离职往往不是简单的向公司提出申请然后一离了之。往往需要与所在私募机构、基金业协会、甚至当地工商局来回沟通。根据不同的情况,办理周期不同,时间长的甚至有几个月还未办理通过的情况。本文梳理私募高管人员离职所涉事项、系统 *** 作指引以及列举实 *** 中常见问题供大家参考。

高管离职所涉事项

进行信息披露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发生变更的,属于重大事项变更,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按照基金合同(或合伙协议)的相关约定,向私募基金投资者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信息披露。

划重点:私募高管离职属于重大事项变更,需要进行信息披露。

报送基金业协会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更,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10 个工作日内向基金业协会报告。

划重点:根据《私募基金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二)》规定,对于1年内变更2次以上任职机构的高管,协会会重点关注其变更原因和诚信情况。

确认是否需要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如果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的,应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同时,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除法定代表人以外的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发生变动时,应当向原公司登记机关备案。

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第六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合伙企业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变更时,也需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划重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时需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私募高管离职系统 *** 作

私募基金公司高管离职需在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进行重大事项变更,待中基协审核通过后,需在从业人员管理平台进行离职录入。

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 AMBERS系统)

1、登录AMBERS系统【管理人登记】—【管理人重大事项变更】—【新增】;

2、点击【高管变更】—【变更】,进入变更页面,点击【确定】按钮;

3、点击【选择删除的高管】—在d出的窗口中勾选需要删除的高管;

4、点击【上传证明】,上传离职相关证明。

从业人员管理系统

1、登录从业人员管理系统【离职备案】—【离职录入】;

2、选择需离职的高管,填写离职时间和原有;

3、【菜单】—【离职备案人员查询】,查询办理情况。

私募高管强制离职

如已提出离职,但是前东家一直不在中基协系统里办理重大事项变更和离职备案怎么办?针对前面这个问题,对已离开原机构超过6个月以上的私募基金高级管理人员,原机构未办理个人离职备案的可向协会申请办理个人强制离职,需准备的材料如下:

* 对于担任私募机构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的高管人员,应先办理工商变更手续,然后才能向基金业协会提交强制离职申请。

1. 经公证的由原任职机构出具的离职证明,或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

* 离职证明的公证,需前东家带着公章和离职人一起去公证处办理。

2. 经公证的与现任职机构签署的劳动合同及社保缴纳证明,或人事情况说明(未就业人员出具);

3. 个人身份z件扫描件;

4. 个人承诺函(承诺上述材料真实有效)。

上述材料应打包发送至基金业协会指定邮箱“[email protected]”,并应在邮件标题中标注“强制离职申请”。材料完整符合要求的,基金业协会收到相关材料后,将于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成。

私募高管离职常见问题探讨

1、高管是否涉及特殊身份?

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的规定,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申请变更控股股东、变更实际控制人、变更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等重大事项或中国基金业协会审慎认定的其他重大事项的,应提交《私募基金管理人重大事项变更专项法律意见书》。

划重点:若离职高管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法人/执行事务合伙人等变更的,还需要同时提交变更专项法律意见书。

2、相关岗位是否有替代人员?

根据《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须知》第十二条规定,原高管人员离职后,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在3个月内完成聘任工作,且要求继任的高管人员具备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专业胜任能力。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内部控制指引》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设置负责合规风控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合规风控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独立地履行对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评价、报告和建议的职能,对因失职渎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造成重大损失的,应承担相关责任。

划重点:如离职高管为合规风控人员,私募管理人必须先找到合适的合规风控高管入职后,才能完成重大事项变更。

3、私募基金高管离职静默期

- 不得在非关联的私募机构兼职;

- 不得在与私募业务相冲突业务的机构兼职。

4、机构高管在平台“爆雷”前就离职,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吗?

仍有可能,刑事责任的追究是以高管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行为为前提,而并不以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

员工办理离职手续的流程:

1、为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员工做健康检查。

2、办理工作交接。离职员工除工作交接外,应立即停止以用人单位的名义对外从事一切业务。将该员工经手的工作交接到其他人员或主管。工作交接有助于防止员工仓促离职,出现工作脱节,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公司财物、文件资料及清偿债务。

员工在公司期间,由公司配发的或者由员工本人掌管的属于公司的财物,企业应指定专人接收。并将员工在职期间保管和使用的全部文件资料进行清理,如客户名单、各种图表图纸、财务账本、工作计划、技术资料等。另外,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公司应清查该员工在职期间是否欠有公司债务,如借款、赔偿款、罚款等。

4、退还员工证件及结清工资。

5、如是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6、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对于公司认为需要签订竞业禁止协议的则在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中明确员工的相应义务。

7、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

8、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在劳动合同解除后15日内为员工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09457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