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退出的程序是什么?

贫困村退出的程序是什么?,第1张

(1)确定任务。每年11月底前,县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根据“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将下一年度贫困村退出任务下达到有关乡镇和贫困村,并在省脱贫攻坚“六有”大数据平台中标注。

(2)退出申请。每年11月底前,根据拟退出贫困村“两委”提出的申请,县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进行初审并在贫困村所在乡镇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市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3)审核公告。市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拟退出贫困村组织有关部门或第三方评估核查。对符合退出条件的贫困村,由市级政府批准退出,并在贫困村所在县公告。

(4)备案销号。市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将贫困村退出结果报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备案。县级扶贫部门负责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省脱贫攻坚“六有”大数据平台中对退出贫困村进行销号标注。

扩展资料

贫困村“七有一低于”具体指标解读:

一低于:贫困发生率低于3%:17号文件中原表述为“贫困村发生率低于(等于)国家对贫困村脱贫要求的贫困发生率”,且文件中的《贫困村脱贫摘帽认定表》将贫困发生率定为5%以下。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现已明确贫困村要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必须降至3%以下。

七有

1、有硬化路:指有水泥路或沥青路通行政村村委会或村小学所在地,通到行政村村口,路基宽4.5米(含)以上,路面宽3.5米(含)以上。

2.有水喝:通过打井、水柜、水窖、引用山泉水、自来水等方式解决饮水问题,且行政村内有水喝的农户比例达到95%(含)以上。

3、有稳固住房:指行政村内95%以上农户有稳固住房,房屋标准与贫困人口“有稳固住房”指标要求一致。

4、有电用:指行政村内95%以上农户接通生活用电,认定达标,不要求生产用电。

5、有服务设施:指行政村村委所在地有办公场所、有宣传栏、行政村内有卫生室,村内无卫生室但群众在距离住所5公里可解决就医的也可视为有卫生室(距离是5公里,还是3公里,或者10公里,各地情况不一样,明天讨论时大家可以提意见);行政村内有篮球场或文化室(农家书屋)或戏台等。

6、有电视看:指所有自然屯通过无线发射信号、卫星接收设备、有线信号等方式,能收听收看中央或广西的广播电视节目,群众能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新闻信息。

7、有医疗保险:指行政村内95%以上的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川省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实施方案

贫困户精准识别“七步法”程序

一、农户申请

二、村民小组评议

三、组级公示

四、村民代表大会审核

五、村委会公式

六、乡镇人民政府复核和县扶贫和移民办批准

七、村公告及扶贫对象签字。

注:贫困户识别应以户为单位,有实际共同生活人口一并纳入建档立卡。

扩展资料:

扶贫政策:

一、进一步被纳入国家扶贫开发大局,并重点推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明确提出: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特殊教育、技能培训、托养服务实施力度。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可以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下的贫困残疾人脱贫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二、贫困残疾人数量逐年减少。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扶持下,贫困残疾人家庭“两不愁、三保障”得到较好落实。

5年来,有超过500万的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家庭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300多万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残疾人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掌握了1门以上的劳动技能,

44.5万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8.3万贫困残疾人通过康复扶贫贷款支持,有效缓解了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

三、助推了保障贫困残疾人脱贫制度的建立。国务院制定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下称“两项补贴”)制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其中“两项补贴”制度已在全国所有行政区划内建立,

2100万人次残疾人从中受益,“两项补贴”已成为当前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的重大制度支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0069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