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等级分为哪三个?

贫困等级分为哪三个?,第1张

贫困户分为三类: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五保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列入扶贫开发对象,无劳动能力的农户通过社会保障政策解决。

关于三类贫困户

1、扶贫户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或省级农村扶贫标准/市级农村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的农户。

2、低保户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户,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户。

3、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法律依据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九条 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有以下等级:

1、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

2、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

3、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

4、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

相关点:

1、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贫困的标准不同,目前国际贫困线标准是世界银行提出的按购买力平价计算1 天1 美元收入的标准。

2、绝对贫困指个人或家庭缺乏起码的资源以维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难以生存。

3、相对贫困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资源,虽然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但是不足以使其达到一个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通常只能维持远远低于平均生活水平的状况。

4、近年来,城市贫困户的问题逐渐显现,中国城市贫困标准是按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计算的,各个城市这一标准有所不同。

识别贫困户、脱贫户的方法:

1、“四看”:看收入、看吃穿、看保障、看稳定发展态势。

2‘“七步工作法”:政策宣传、业务培训、识别对象、录入更新、比对清洗、评估验收、审批备案共七个步骤识别确认贫困户和脱贫户。

3、以是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 为基本原则,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安全住房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以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为贫困户识别标准,以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为脱贫户识别标准。

3、“四进”,一是2016年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的农户;二是因缺资金有子女无法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农户;三是只有一套常住房,并且没有改造的危房,目前已经存在安全隐患自己却无力修建的农户。

三个等级的给予补助的数额不同:目前南县最低生活保障分A、B、C三类施保,城市低保月补助标准:A类500元/人(城市三无人员),B1类300元/人、B2类270元/人,C类240元/人;农村低保月补助标准:A类160元/人,B类130元/人,C类100元/人。最低生活保障是按家庭贫困程度进行分类施保的。

2、区别在于三个等级的给予补助的对象不同:

A类为低保常保对象,即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的“三无对象”。

B类为低保非常保对象中的长期保障户,即家庭主要成员为老、弱、病、残等靠自身努力难以改变贫困状况的家庭。

C类对象为非常保对象中的短期保障户,即家庭主要成员有劳动能力,比较年轻、身体较好、有就业潜力的各类待岗失业人员。 2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三档是一种国家助学金的档次,第三档是一般贫困,贫困补助一般为2000元,个别院校有所差距。

大学生贫困生补助三档的意思是:一般在大学里大学生贫困生补助三档里分

三档其中三档分别是是:

(1)第一档为重点贫困补助4000元。

(2)第二档为中度贫困补助3000元。

(3)第三档为一般贫困补助2000 3

贫困户是一个泛称,主要指生活比较困难,低于国家或者地方相应标准收入的人群或者家庭。这类人呢在全国各地都有存在,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而且标准不一,因为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所以界定范围也不一样。

但是国家在以前界定的标准为: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aji/60669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3
下一篇 2023-03-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