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cr程序为什么要设定反应体积

qpcr程序为什么要设定反应体积,第1张

因为要确定加热的体积。

qpcr是一个加热的装置,如果不设置反应体积,仪器不知道应该加热多少体系的量。如果加热的体积过少,会导致反应不均匀,加热体积过多会导致蒸发。

由于qpcr技术需要大体积反应系统,存在较多的背景干扰,且无法获得绝对定量结果。随着临床检测要求的提高,qpc技术不能满足临床一些超高灵敏度、高精密度的检测要求,临床上急需新的检测技术。

目前实时荧光定量PCR已得到广泛应用,如:扩增特异性分析、基因定量分析、基因分型、SNP分析等......荧光定量PCR最常用的方法是DNA结合染料SYBR Green I 的非特异性方法和Taqman水解探针的特异性方法

SYBR Green I 的非特异性方法(试剂盒:LightCycler 480 SYBR Green I Master)

SYBR Green I是一种结合于所有dsDNA 双螺旋 小沟区域的具有绿色 激发波长 的染料。在游离状态下,SYBR Green I发出微弱的荧光,但一旦与双链DNA结合后,荧光大大增强。因此,SYBR Green I的荧光信号强度与双链DNA的数量相关,可以根据荧光信号检测出PCR体系存在的双链DNA数量。

一、实验前准备:

实验试剂及耗材:

试剂:特异性PCR引物,新鲜提取备用的总RNA

试剂盒:Transcriptor Fir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LightCycler 480 SYBR Green I Master

1号管包含:

热启动Taq DNA Polymerase、反应缓冲液、dNTP mix、SYBR Green I染料、MgCI2

仪器及耗材:

罗氏LightCycler 480全自动实时定量PCR仪以及配套使用的48或96孔板;Thermo Scientific Arktik PCR仪、F1单道移液器、冰盒、QSP盒装吸头等

正式实验开始前,冰上解冻各个试剂【注意:SYBR Green I Master 需要避光放置】

二、反转录

实验 *** 作时注意:所有RNA相关的 *** 作均需要佩戴手套,防止RNase污染。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进行相关 *** 作。

按照体系配方在冰上的Rnasefree的灭菌PCR管中配置Templateprimer mix,总体系13ul。本实验是联合使用anchored oligo dT引物和随机六聚体引物进行的反转录。

(1)配制NTC对照:(总13ul)

水——10ul

oligo dT引物 ——1ul

随机六聚体引物——2ul

混匀

(2)配制1、2、3、4号管:(总13ul)

总RNA(s1、s2、s3、s4)——1ul

oligo dT引物——1ul

随机六聚体引物——2ul

水——9ul

混匀

【Note:可将总RNA的模板量适当调整至10ng—5ug,mRNA调整至1—100ng。若RNA样品浓度较低,则可加入10ug/ml的MS2 RNA 来稳定模板RNA】

(3)将配好的反应mix在PCR仪中65℃变性10min,可有效减少RNA的二级结构。加热后,迅速置于冰上制冷,放置5min

(4)在反应Templateprimer mix中分别加入以下试剂:

配制总mix(除了RNA模板和引物)

5X反转录酶buffer——24ul(4ulX6管)

dNTP mix ——12ul(2ulX6管)

40U/ul RNase抑制剂——3ul(0.5ulX6管)

20U/ul反转录酶——3ul(0.5ulX6管)

mix总体积——42ul(7ulX6管)

若样品数量多,先配制反应mix再分装到各个反应管,小心吹打混匀,切勿涡旋震荡。混匀后于微型离心机上离心,使样品和离心管落至管底。

将离心管放置PCR仪中,根据使用的引物和目标RNA的长度进行程序设置:

25℃ 10min

55℃ 30min

85℃ 5min

最后置于冰上停止反应。

此反应产物可于2℃—8℃存放1—2h,或在﹣15℃至﹣25℃下存放更长时间。cDNA产物无需进行纯化即可用于后续的PCR反应。20ul的PCR反应体系可取2—5ulcDNA反应产物进行扩增。此试剂盒中的反转录酶具有RNase H 活性,可以在cDNA合成之后去除RNA模板,减少其对后续PCR的影响

SYBR Green 反应体系的配制:

使用LightCycler 480 SYBR Green I Master使用进行基础的绝对定量分析。

实验设计:5个标准样品(包含1个空白对照)

                    5个反转录样品(包含1个NTC对照【Negative Template Control缩写】)

由于样本数较多,如下配置:

不含模板的总体系(594ul)—分装为10管(每管55ul)—每管加入各自的模板(6ul)—每个样分装为3个复管(每管20ul)

按照体系配方配制:

2x Master mix (绿色盖)——330ul(10ulX33)

10x Primer mix  —— 66ul(2ulX33)

PCR级别水(无色盖)——198ul(6ulX33 )

总体积 ——594ul

用移液q轻柔吹打混匀,然后分装为10管,每管55ul。

标准对照组:在各个管中分别加入各个样品对应的调整好浓度的cDNA,空白对照加入6ul水代替模板,其余加入6ul已经逐级稀释好的标量模板。

反转录样品组:分别加入6ul浓度调整好的模板DNA,包含NTC。

混匀后将每个样按照20ul/孔分装至96孔板中,用封口膜盖好96孔板。将多孔板置于合适的离心机中室温1500g配平离心2min,然后将准备好的96孔板放入罗氏LightCycler 480中

PCR程序设置与运行:

(1)双击打开LightCycler 480 Software release1.5.0SP4中登录,自动进入软件界面。

(2)点击New Experiment

(3)设置反应体积(对于96孔板,反应体积为10ul—100ul)此次设置20ul

(4)在Program中输入反应名称preincubation,预备性设置一个循环,无需进行荧光收集

(5)点击增加按钮,输入amplification,定义扩增循环的次数为445次,选择荧光的收集功能Quantification

(6)设定PCR扩增循环的温度与时间为95℃10s

(7)点击增加按钮,设定退火温度为60℃10s

【6.7两步 Analysis Mode默认None】

(8)设置延伸温度和时间为72℃20s Acquisition Mode选择Single

(9)设置溶解曲线,在program新的一行中输入Melting curve,Acquisition Mode选择Melting Curves 95℃ 5s,新增设置温度,再点击增加按钮,65℃ 1min 以上两步Acquisition Mode默认选择None

(10)点击增加按钮,95℃ Acquisition Mode选择Continuous ,其他设置无需改动

(11)设置保温的过程cooling,1个循环,无需荧光,40℃ 1min

(12)设置完成后,点击右方保存按钮,保存设置的程序

(13)点击start run,开始运行PCR反应,此时可在软件上实时监测样品扩增情况。

样品编辑

(1)实验结束,点击Sample editor,进入样本编辑程序

(2)在select Workflow中选择ABs Quant进行绝对定量,根据样本在板中的排布方式进行样本编辑,设置阴性对照、空白对照、标准品等,在SELECT Sample中选择样品孔

(3)在Sample Name中输入被选择样品名称

(4)最后点击make replicates设置复孔

(5)标准品设置时,需填写拷贝数、稀释倍数、初始浓度即可

(6)编辑好样品后,可进行数据分析,如有需要,也可进行组间分析

结果分析

(1)点击左下方的SUM,将显示出所有信息,包括设置的反应程序、实验结果分析等。

(2)点击Analysis,可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

(3)点击Abs Quant/2nd DerivativeMax,d出Create new analysis窗口

(4)在Subset中选择分析样品的区域即可出现分析图,相应样品的扩增曲线

(5)Standard Curve是根据标准品得出的标准曲线,左侧有扩增效率、斜率、截距、线性关系以及错误率 (一般error值越小,说明实验准确率越高,扩增效率如果越接近“2”,说明这次的扩增反应越好)

(6)在数据表格,可显示样本的Cp值,以及相应的样本浓度值,按复孔进行数据统计,显示Cp平均值、方差,浓度的平均值以及方差

qPCR这项技术,被广泛用于生物学的研究,只有有以下用途:

qPCR作为一种DNA定量手段,一般情况下, 还可以分为 绝对定量 相对定量

好的, 那么一般情况下, 我见过比较多的qPCR,都是以RNA相对定量为目的的,也是本文讨论的焦点。

qPCR和PCR一看名字就知道很像, q 就是quantitative的意思,quantitative就是定量的意思。。。(为我的废话鼓掌)

其实,说到底,qPCR就是通过荧光染料或者荧光探针来表征PCR产物的量,进而推断出PCR前,样本的初始核酸量。

具体原理是,对于不同的样本和基因,比较到达一定荧光强度所需要的循环数, 如果你的样本中DNA1的量 大于 DNA2的量,那么理论上, DNA1比DNA2需要更少次数的PCR扩增就可以达到某一个阈值.

如果对于详细原理有什么执念的同学可以自行百度,必应,谷歌。。。

在实际实验过程中, 我们的实验没那么简单

一个仿真例子:

那么我们一般这样做,我会有处理和未处理的细胞,我们想比较这两种细胞geneA表达量的差异,我们在提取细胞的RNA并定量后反转成cDNA后,进行qPCR, 获得geneA和某一个内参基因(如GAPDH)的CT值。内参基因GAPDH在这里起到一个矫正的效果来去除不同的样品间 RNA产量 RNA质量 以及 逆转录效率 上的差别。

最最最常用的qPCR相对定量的方法是 ΔΔCT 法 (读作:delta delta CT)

公式如下

先用内参基因校准,再算样品与对照组间的差异 ,而我们的表达量的差异就可以表征为

虽然大多数qPCR设备都配有很完备的分析软件,

但是 。。。。。

这些软件的图可能不适合直接放文章,或者, 咳咳,很丑,你想自己修改之类的

而他们一般都不太提供最终计算结果,只提供CT值,那么这个就很让人头大了。

于是乎

秉承着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一直折腾一直爽 的传统美德,我写了一个小小的工具,方便大家计算最终的相对表达量

该工具基于微软爸爸的EXCEL和VBA,不限样本数量,基因数量及每组实验的平行个数(如果你有三个复孔,其中一个如果CT和其他两个差别很大,你可以删除该孔,有些组3个复孔,有些2个,不影响程序运行)

在同学(zi)的(ji)强(xian)烈(de)要(mei)求(shi)下,我的qPCR数据处理小程序迎来了V2.0版本,主要增加了自动添加误差线的功能。

大家感受一下, 一键出图 的魅力,喜欢的同学记得点赞,转发哦, 获取链接在文末

获得相对表达量值之后呢,你可以使用origin或者graphpad等工具作图,读者可以查看我往期关于origin的文章哦

文章直通车>>> origin科研作图

此工具如有任何问题或者你们有什么建议或者链接失效等情况,请于同名微信公众号留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0125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3
下一篇 2023-05-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