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节的主要程序

祭灶节的主要程序,第1张

1、备好,一壶好茶。这就是第一个讲究。

2、备好一瓶好酒。给灶神品尝。

3、其它贡品,桔子、苹果、香蕉等,最主要的是”糖瓜“,也就是麦芽糖。一定要多买几个麦芽糖,除了在盘子里摆放以外,还要在灶上摆放一些散碎的。

4、备好三副碗筷,三个酒杯,三个茶杯。

5、切一盘烧肉。

6、备好时令果品。

7、高级点心一盘。

8、点燃三支香,开始送灶神。这个时候,就可以告诉灶神,你的心愿了。

9、中间的过程,要更换热茶,酒也要更换一次。

10、等到香燃尽。就成功的送走了灶神。

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前两天写了一篇点击率颇高的文章——《迷茫就是才华配不上理想》,一度冲击到了的热榜头条。但是,世界上有像我等这样智商捉急的人们,当然也有一群才华横溢,智商超群的天才们。即使他看上去跟你没什么两样,但是你要知道学渣即使考了98分,那时因为他最多只能考98分;而学霸只考了100分,那也是因为他最多只能考100分……

昨天是10月24日,据传是1年1度的“程序员日”。所以,首先来认识一位真正的计算机界的神童——Aaron Swartz。生于1986年11月8日(比我生得还晚),死于2013年1月11日(死得比我还早,令人扼腕)。短短的26年里,取得的成就可能是我一生难以企及的。

Araron Swartz 出身于工程师世家,3岁接触电脑,从此着迷。12岁时就创办了一个类似Wiki百科的网站——也许从那时起,自由和分享的精神就贯穿了他的一生。14岁,成为 RSS 1.0 协议(就是那个闹得沸沸扬扬的 Google Reader 实现的基石)的开发人员之一随后参与开发了 Markdown 标记语言(我现在在写文章就是用的 Markdown 语言);15岁进入W3C的 RDF 核心工作组,并写了RFC3870——描述了全新的 用于定义“语义网络”的“RDF/XML”——疯了,还让不让我活啦,15岁我还在初中做着跟他比起来像是“搭积木”一样的事情;17岁进入斯坦福大学,18岁因受不了教条式的教育辍学——完了,又是一个辍学少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是哈佛辍学生、苹果创始人你乔布斯也是辍学生、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也是……我又少了一个成为牛逼人的可能性了。可是,这么一个天才的人物,却受到美国政府的长期恐吓的压力,并长期处于抑郁当中,在他仅仅26岁的时候自杀身亡。强烈推荐大家看一部纪录片——《互联网之子》。

Swartz 不仅智力超群,而且小伙子帅气啊。真是美貌和智慧并存,那些再说程序猿猥琐的人们可以醒醒了,附Swartz靓照一张——集聪明,帅气,勇气于一身。

数学界可能是公认的最需要智商的一个行当。在其他领域,你不聪明的话,还可以靠勤奋来弥补——笨鸟可以先飞嘛。但是在数学界的话,没有智商,就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捡吃的了。比如数学界的传奇大神特仑苏陶——不是每一种牛奶都叫特仑苏,不是每一个数学家都叫特仑苏陶;但是特仑苏在牛奶中的地位那是拍马也赶不上特仑苏陶。他20岁哈佛大学博士毕业,24岁成了终身教授——有铁饭碗了,31岁获得菲尔兹奖。大家要知道诺贝奖不设数学这个学科——坊间传言是因为诺贝尔年轻时被一个数学家撬了墙角——菲尔兹奖就是数学的最高奖项,并且菲尔兹奖每四年一次,只颁发给40岁以下的数学家,不像诺贝尔奖每年一次,并且七老八老的不在少数。好吧,大神特仑苏陶的介绍到此结束——为什么不介绍他的研究成果,抱歉,我实在是不懂啊!

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位数学家,我觉得特别能体现数学绝对是一个拼智商的领域。望月新一——不是工藤新一哈,出生于日本,6岁去了美国,16岁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本科,23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文章发了无数——要知道,在学术界, Paper(论文)才是硬通货啊。可是,这位大神毕业之后,就跑回日本宅在京都大学,从此杳无音讯,数学界还以为这又是一个伤仲永一类的角色,小时天才,大了弱智。直到2012年,望月新一突然宣布自己证明了数学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ABC猜想——不要问我ABC猜想是什么,我智商不够。这下数学界沸腾了,好家伙,原来望月新一不是变“弱智”了,而是回老家憋大招去了,这一憋就是20年(1992年到2012年),从一个青春少男憋成了一个中年大叔。对于望月新一的宣言,数学界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说相信呢,那时因为望月新一有这个实力——智商那是有目共睹的嘛;说怀疑呢,那是因为“ABC猜想”意义相当重大,如果“ABC猜想”被证明了,将一举解决许多著名的Diophantine问题,包括费马大定理——不要问我,我什么都不懂。那好吧,最好的方式就是,我们来把望月的论文读一读好了。这下大家又傻眼了,好家伙,论文足足512页,并且,这还是基于之前几千页的论文研究基础上的。好像几千页也不多哈,看小说一会儿就看过去了。好吧,我先来给大家说说数学家们的这种重要论文是怎么个读法吧。一个教授,带着自己的几个博士后,再带几个博士——这种时候,基本没硕士什么事。每周读个一两页,然后开个讨论班,大家一起来讨论——也就是吵架——来把问题搞清楚,然后继续下一个阶段的阅读。

但是一般一篇数学论文平均也就5-8页,这个几千页怎么搞啊? “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读吧!一读,大伙儿又懵了,没人看得懂啊!望月新一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完全迥异于现有的数学体系,他基本上就是重新定义了一套数学体系——现在他自称“宇宙际级几何学者”。当然, 即使现在全世界也许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套体系,即使他对“ABC猜想”的证明过程尚未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这也并不妨碍望月新一的牛逼性——你能搞出一套全世界人都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理论,那你也很牛逼。并且, 即使没人懂,但包括陶哲轩等著名的数学家都对其论文给出了正面的评价。最后,我们来看看这个“憋大招”憋了20年的中年大叔吧。

最后,再介绍一个智商可能不是特别牛——跟上面几位哥们比起来,但是我最近特别关注的一个人,日本的生物学家小保方晴子——不是赤木晴子哟!晴子的教育经历没什么好说的,28岁才获得博士学位,不过好在生物界不需要那么高的智商,我们完全可以靠勤奋弥补嘛,多做实验就好了。于是,晴子在2014年1月——也就是今年年初,宣称自己发现了类似干细胞一样的“万能细胞”——这个万能细胞我可以解释一下,略懂略懂!

学过初中生物的人都应该知道,动物的胚胎细胞可以发育成任何一种细胞,而成熟之后的细胞则只能分化为同类型的细胞。因此,所谓的“万能细胞”就是指那种可以发育成任何一种细胞的细胞。晴子的发现在于,她得到了一种可以将普通细胞“变成”万能细胞的方法,这就牛逼啦。想想吧,现在好多器官移植手术不就是因为等不到合适的器官,或者是因为排异反应而移植失败么?那么,如果有了这种技术,那器官移植还是问题么?你不是因为买苹果6把肾割了么?现在我从你屁股上取一点细胞,然后让它“变成”万能细胞,再让它发育成一个肾,这不就结了?排异反应——我就是从你身上取下来的细胞,怎么会排异呢?并且,小保方晴子提出的让普通细胞“变成”万能细胞的方法之简单

以上的语言按我这个门外汉的理解,也就是将白细胞用醋(低ph值溶液)泡一泡就好了——当然,开玩笑的啦。不过,这也确实说明了小保方晴子的方法已经非常简单了。就在小保方晴子扬名天下的时候,世界各地的教授却质疑小保方晴子论文造假,并且,他们按照晴子的方法都无法再现实验结果——当然了,用“醋”泡一泡就可以得到胚胎细胞的话,酿醋的人都可以长生不老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风云突变了,在大批教授质疑的压力下,发表小保方晴子论文的《自然》杂志撤掉了小保方晴子的论文,随着调查的深入,小保方晴子的导师迫于压力自杀身亡,留下遗言:“务必重复试验”。好了,人死为大嘛,最初质疑小保方晴子的教授们也只不过想追求一个真理而已,又不是要搞出人命来。也许小保方晴子没有造假,而是因为导致试验成功的真正原因可能连她自己都没有发现罢了。现在,摆在小保方晴子面前的出路只有一条:重现试验结果嘛。但是,科学界的质疑,日本国内媒体的质疑,已经逼得小保方晴子没有了退路,她能不能重现这个试验——用“醋”把普通细胞变成万能细胞呢——以告慰自己导师的在天之灵?

这个11月,也许答案就会出现,世界拭目以待……

PS:文中人物是真实的,事迹也基本上是真实的。但限于智商问题,及本人的某些合理脑补,谬误在所难免。望大家包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0390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3
下一篇 2023-05-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