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调试的目的

软件调试的目的,第1张

软件调试的目的是改正错误。

软件调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测试是为了证明程序有错,而不是证明程序无错。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它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软件调试的步骤:

用编辑程序把编制的源程序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送到计算机中,编辑程序会根据使用人员的意图对源程序进行增、删或修改。

把送入的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即用编译程序对源程序进行语法检查并将符合语法规则的源程序语句翻译成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如果经编译程序检查,发现有语法错误,那就必须用编辑程序来修改源程序中的语法错误,然后再编译,直至没有语法错误为止。

使用计算机中的连接程序,把翻译好的计算机语言程序连接起来,并扶植成一个计算机能真正运行的程序。在连接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连接错误,如果出现了连接错误,说明源程序中存在子程序的调用混乱或参数传递错误等问题。这时又要用编辑程序对源程序进行修改,再进行编译和连接,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没有连接错误为止。

将修改后的程序进行试算,这时可以假设几个模拟数据去试运行,并把输出结果与手工处理的正确结果相比较。如有差异,就表明计算机的程序存在有逻辑错误。如果程序不大,可以用人工方法去模拟计算机对源程序的这几个数据进行修改处理;如果程序比较大,人工模拟显然行不通,这时只能将计算机设置成单步执行的方式,一步步跟踪程序的运行。

一旦找到问题所在,仍然要用编辑程序来修改源程序,接着仍要编译、连接和执行,直至无逻辑错误为止。也可以在完成后再进行编译。

软件调试的目的是(B)改正错误。

在对程序进行了测试以后进入程序调试。调试的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它与软件测试不同,软件测试是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软件运行失效或出现问题,往往只是潜在错误的外部表现,而外部表现与内在原因之间常常没有明显的联系,如果要找出真正的原因,排除潜在的错误,不是一件易事。

可以说,调试是通过现象,找出原因的一个思维分析的过程。

扩展资料

软件调试是在进行了成功的测试之后才开始的工作,它与软件测试不同,调试的任务是进一步诊断和改正程序中潜在的错误。

调试活动由两部分组成:

1、确定程序中可疑错误的确切性质和位置

2、对程序(设计,编码)进行修改,排除这个错误。

调试工作是一个具有很强技巧性的工作,软件运行失效或出现问题,往往只是潜在错误的外部表现,而外部表现与内在原因之间常常没有明显的联系,如果要找出真正的原因,排除潜在的错误,不是一件易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程序调试

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程序调试是根据错误的迹象确定程序中的错误的确切性质、原因和位置,主要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程序调试是将编制的程序投入实际运行前,用手工或编译程序等方法进行测试,修正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的过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0851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3
下一篇 2023-05-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