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绘工作的基本程序
(1)、建立施工控制网;
(2)、依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建(构)筑物的放样;
(3)、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通过测量检查各部位的实际平面位置及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随着施工的进展,对一些大型、高层或特殊建(构)筑物进行变形观测,作为鉴定工程质量和验证工程设计、施工是否合理的依据。
二、原则
施工场地上有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且分布面较广,往往又是分期分批兴建。为了保障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都能满足设计精度要求,相互连成统一的整体,施工测量和地形图测绘一样也必须遵循测绘工作的基本原则。
测绘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布局上“从整体到局部”;在步骤上“先控制后碎步”;在精度上“从高级到低级”。即首先在施工工地上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然后,以控制网为基础测设出每个建筑物、构筑物的细部位置。
另外,施工测量的检校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测设出现错误,将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测设过程中要按照“步步检校”的原则,对各种测设数据和外业测设结果进行校核。
三、目的
是直接为工程施工服务的,它既是施工的先导,又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从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定位、基础施工,到墙体施工、建(构)筑物构件安装等工序,都需要进行施工测量,才能使建(构)筑物各部分的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扩展资料
施工测量注意事项:
1、正确读出刻度尺的零刻度、最小刻度(最小分度值)、测量范围(量程);
2、把刻度尺的刻度尽可能与被测物体接近,不能歪斜;
3、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与刻度尺;
4、读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字;
5、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准确值、估计值以及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毫无意义的)
对于精密测量,要注意:
6、要考虑测量温度及湿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量具和被测工件应尽可能放在同一环境温度中,1m以下不少于1.5h,1~3m的为3h,超过3m时应在4h以上。
7、要减小视力引起的误差。一般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减小误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施工测量
测量过程是指:确定“量值”的一组 *** 作。测量过程要在受控条件下实施,受控条件要能满足计量要求;受控条件使用经确认的测量设备,应用已证明有效的测量程序,有需要的信息资源可供利用,维持所要求的环境条件,使用有能力的人员,合适的结果报告方式,按规定进行检测,并记录测量过程。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