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其程序结构是按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基本模块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简单,在功能上相对独立每一模块内部均是由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组成其模块化实现的具体方法是使用子程序。结构化程序设计由于采用了模块分解与功能抽象,自顶向下、分而治之的方法,从而有效地将一个较复杂的程序系统设计任务分解成许多易于控制和处理的子任务,便于开发和维护。
主要内容: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具有很多的优点,但它是一种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它把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过程分离为相互独立的实体。当数据结构改变时,所有相关的处理过程都要进行相应的修改,每一种相对于老问题的新方法都要带来额外的开销,程序的可重用性差。
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ming)是进行以模块功能和处理过程设计为主的详细设计的基本原则。其概念最早由E.W.Dijikstra在1965年提出的。是软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主要观点是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程序设计方法;使用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程序,任何程序都可由顺序、选择、重复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 。详细描述处理过程常用三种工具:图形、表格和语言。
图形:程序流程图、N-S图、PAD图
表格:判定表
语言:过程设计语言(PDL)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是E.W.Dijkstra在60年代末提出的,其实质是控制编程中的复杂性。结构化程序设计曾被称为软件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该方法的要点是:
(1) 没有GOTO语句;//在有资料里面说可以用,但要谨慎严格控制GOTO语句,仅在下列情形才可使用:
·用一个非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去实现一个结构化的构造。
·在某种可以改善而不是损害程序可读性的情况下。
(2) 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3) 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分解;
(4) 主程序员组。
其中(1)、(2)是解决程序结构规范化问题;(3)是解决将大划小,将难化简的求解方法问题;(4)是解决软件开发的人员组织结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