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如下:
编写设计环境,良好的编程习惯和风格不仅可以使程序代码更易于读懂和修改,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程序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助于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结构设计:也就是对程序的整体框架进行设计,设计出我们需要使用的模块等等,并画出流程图。
用户界面设计:设计出用于与用户交互的输入输出界面。
代码设计:在这个步骤中,我们要进行代码的编写。
调试:对程序中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各种错误进行处理。
维护:对程序进行升级,对原有错误进行修改。
程序执行原理:
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转换到机器目标程序的方式有两种:解释方式和编译方式。
解释方式下,计算机对高级语言书写的源程序一边解释一边执行,不能形成目标文件和执行文件。
编译方式下,首先通过一个对应于所用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程序对源程序进行处理,经过对源程序的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意分析、代码生成和代码优化等阶段将所处理的源程序转换为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目标程序。
然后通过连接程序处理将程序中所用的函数调用、系统功能调用等嵌入到目标程序中,构成一个可以连续执行的二进制执行文件。调用这个执行文件就可以实现程序员在对应源程序文件中所指定的相应功能。
程序是如何运行起来的?
如果要从底层逻辑来讲,是需要具备工科背景的硬件知识的,我们今天只讲应用层的知识,这样对没有工科背景的人也能理解。任何一种程序的运行都会有一 个主函数,或者叫入口函数,或者叫第一推动力吧,打个比喻:你到家只有按了开关,灯才会亮,就算你是声控灯,只有你发出达到声控灯开启的音量时,灯才感应到而发光。
我们来看一段C语言的程序代码:
/*定义函数A*/
A()
{
Printf(‘我是自定义函数A’)
}
/*定义函数B*/
B()
{
Printf(‘我是自定义函数B’)
}
/*定义函数C*/
C()
{
Printf(‘我是自定义函数C’)
}
Main()
{
Printf(‘我是主函数,程序要从我这里开始运行’)
/*调用函数ABC*/
A()
B()
C()
}
运行程序会输出如下:
我是主函数,程序要从我这里开始运行
我是自定义函数A
我是自定义函数B
我是自定义函数C
我们再把上面的程序改成如下这样:
A()
{
Printf(‘我是自定义函数A’)
}
B()
{
Printf(‘我是自定义函数B’)
}
C()
{
Printf(‘我是自定义函数C’)
}
Main()
{
Printf(‘我是主函数,程序要从我这里开始运行’)
/*调用函数ABC*/
A()
C()
B()
}
运行程序会输出如下:
我是主函数,程序要从我这里开始运行
我是自定义函数A
我是自定义函数C
我是自定义函数B
为什么会这样?1.因为程序是从主函数(第一推动点开始运行,相当于开关按键,要由这个地方开始触发)
2. 程序会在主函内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运行(如果遇到注释文字会调过,比如:/*调用函数ABC*/,属于说明文字,方便阅读理解程序的,不是程序要执行的内容。)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留意到程序第一遍执行输出内容与第二遍有区别 “我是自定义函数C”输出的顺序在中间,这是因为在调用函数时,把它的执行顺序放在了中间,所以它在中间输出。
以上就是一个帮小白理解编程的一简单的例子,真实的情况,由于要解决的问题复杂得多,程序也会非常复杂,但原理是不变的,就是电脑按照你预先编写的顺序运行程序, 这就是编程
编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只有下载了编译器多敲代码,才会加深理解。
知行合一,首先要知道,再行动,才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加关注,结合我的视频讲解,希望能带您入门写程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