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TN技术不同的是,TFT的显示采用“背透式”照射方式——假想的光源路径不是像TN液晶那样从上至下,而是从下向上。这样的作法是在液晶的背部设置特殊光管,光源照射时通过下偏光板向上透出。由于上下夹层的电极改成FET电极和共通电极,在FET电极导通时,液晶分子的表现也会发生改变,可以通过遮光和透光来达到显示的目的,响应时间大大提高到80ms左右。因其具有比TN-LCD更高的对比度和更丰富的色彩,荧屏更新频率也更快,故TFT俗称“真彩”
TFT-LCD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英文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字头的缩写。TFT-LCD技术是微电子技术与液晶显示器技术巧妙结合的一种技术。人们利用在Si上进行微电子精细加工的技术,移植到在大面积玻璃上进行TFT阵列的加工,再将该阵列基板与另一片带彩色滤色膜的基板,利用与业已成熟的LCD技术,形成一个液晶盒相结合,再经过后工序如偏光片贴覆等过程,最后形成液晶显示器(屏)。
在TFT-LCD中,TFT的功能就是相当于一个开关管。常用的TFT是三端器件。一般在玻璃基板上制作半导体层,在其两端有与之相连接的源极和漏极。并通过栅极绝缘膜,与半导体相对置,设有栅极。利用施加于栅极的电压来控制源、漏电极间的电流。
对于显示屏来说,每个像素从结构上可以简化看作为像素电极和共同电极之间夹一层液晶。更重要的是从电的角度可以把它看作电容。其等效电路为图1所示。要对 j行i列的像素P(i,j)充电,就要把开关T(i,j)导通,对信号线D(i)施加目标电压。当像素电极被充分充电后,即使开关断开,电容中的电荷也得到保存,电极间的液晶层分子继续有电压施加场作用。数据(列)驱动器的作用是对信号线施加目标电压,而栅极(行)驱动器的作用是起开关的导通和断开。由于加在液晶层上的显示电压可存储于各像素的存储电容,可以使液晶层能稳定地工作。这个显示电压通过TFT也可在短时间内可以重新写入,因此,即使在对高清晰度LCD中,也能满足不降低图像品质要求。
显示图像的关键还在于液晶在电场作用下的分子取向。一般通过对基板内侧的取向处理,使液晶分子的排列产生希望的结构变形来实现不同的显示模式。选择一定的显示模式,在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产生取向变化,并通过与偏振片的相配合,使入射光在通过液晶层后的强度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图像显示。
总而言之,TFT-LCD与无源TN-LCD、STN-LCD的简单矩阵不同,它在液晶显示屏的每一个象素上都设置有一个薄膜晶体管(TFT),可有效地克服非选通时的串扰,使显示液晶屏的静态特性与扫描线数无关,因此大大提高了图像质量。而开关单元(即TFT)的特性,则要满足通态电阻低,闭态电阻非常大这一要求。
那么多点都是用那个硅片控制的,它就是LCD的控制芯片。例如要想显示左上角第一个点,那么这个点的坐标就是X0,Y0。 MP4的微处理器 首先通过18位数据接口发送X坐标给LCD,再发送Y给LCD,最后发送18位数据组成颜色代码给CLD.这样LCD就会在左上角第一个点显示出来相应的颜色。 不管是一幅图片还是一个视频都是按照这个方式来显示的。 如果你想学这方面知识的话,应该从8051单片机开始学。
说一下具体的引脚功能,你可能容易理解。
一般主要有:
1、有一个18位数据接口,18根线(用来设定要显示的点的XY坐标、以及显示什么颜色、同时还可以用来设定LCD的功能状态)
2、一个芯片使能脚 (MP4里面有许多功能器件需要单片机控制,轮到控制这个屏幕的时候就给这个脚加电)
3、一个命令\数据选择脚(就是用来决定那个18数据接口的作用是用来接收颜色、xy坐标数据 还是 用来设定LCD的功能状态)
4、一个读LCD数据控制脚
5、一个写LCD数据控制脚
6、一个复位脚
7、一个读忙脚(LCD的读写速度相对单片机来说很慢,单片机要经常去检查LCD是否已经处于空闲状态,否则不能发送数据过去)
8、2根LCD控制器的电源脚
9、2根背景灯电源脚
10、1根背景灯控制脚
10、4根触摸屏引线,Y+,Y,-X+,X-
11、一些重复的电源线。
1楼纯瞎掰的。TFT液晶屏都是不带字库的所以没有什么字符模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