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EDI的概念?

怎样理解EDI的概念?,第1张

解读什么是EDI许可证,办理EDI流程是什么?互联网行业从2019年到2020年迅速发展起来了,ICP和EDI是企业进入互联网行业必不可少的资质,它关系着企业长久经营和合法经营的重要凭证。接下来天磊咨询小编和大家浅谈下什么是EDI许可证以及EDI许可证的一些要求和流程,希望以此引起企业的重视,监管在路上,且行且珍惜。

一、EDI许可证定义

1、全名: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服务

2、审批机构:省通信管理局。

3、有效期:5 年。

4、业务应用:在线交易电子商城。

5、审批流程:准备基础材料扫描件---网上提交----初步审核----报送纸质申请材料----出受理通知书----发证。

二、企业的哪些业务需要办理EDI?

核心业务主要体现在这三个领域:交易处理业务、网络/电子设备数据处理、电子数据交换业务。

交易处理业务:如天猫、京东商城、淘宝、易趣、百度外卖、携程、团购、滴滴出行、家政服务APP等。

电子数据交换业务:是一种把贸易或其它行政事务有关的信息和数据按统一规定的格式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数据,通过通信网络在有关用户的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完成贸易或其它行政事务的业务。

如网站中含有特定行业的业务(如互联网金融、网络约租车等), 则需要首先通过对应行业的前置审批后,才可以申请EDI许可证。

三、EDI许可证重要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91 号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 3 倍以上 5

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 5 万元的,处 10万元以上 100 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三、EDI许可证申请条件

1、注册资本 100 万(认缴,纯内资)

2、三位员工近三个月社保证明

3、场地面积达到 50 平方

4、其他材料可以咨询天磊咨询在线顾问老师。

四、EDI许可证申请所需硬性材料

1、营业执照副本

2、公司章程

3、法定代表人的二代身份z

4、申请公司名下三名人员社保缴费明细清单+身份z

6、托管合同、托管商资质复印件

7、域名注册证书扫描件

8、网络安全评测报告等

9、办理材料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动,具体可咨询天磊咨询在线顾问老师。

以上是关于“解读什么是EDI许可证,办理EDI流程是什么”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通过小编的介绍能对解读什么是EDI许可证,办理EDI流程是什么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如果有其他关于EDI许可证的疑问,欢迎咨询天磊咨询在线客服。

EDI,全称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中文名为电子数据交换。是指一种为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消息报文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也是计算机可识别的商业语言。

简单地说,EDI 就是按照商定的协议,将商业文件标准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俗称“无纸化贸易”。

EDI 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有 3 个方面是相同的:

1、资料用统一的标准;

2、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

3、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连接。

扩展资料:

特点:

1、EDI使用电子方法传递信息和处理数据的。

EDI一方面用电子传输的方式取代了以往纸单证的邮寄和递送,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取代人工处理数据,从而减少了差错和延误。

2、EDI是采用统一标准编制数据信息的。

这是EDI与电传、传真等其它传递方式的重要区别,电传、传真等并没有统一格式标准,而EDI必须有统一的标准方能运作。

3、EDI是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连接。

一般的电子通信手段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传输的内容即使不完整、格式即使不规范,也能被人所理解。

这些通信手段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不能处理和返回信息。EDI实现的是计算机应用程序与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

4、EDI系统采用加密防伪手段。

EDI系统有相应的保密措施,EDI传输信息的保密通常是采用密码系统,各用户掌握自己的密码,可打开自己的“邮箱”取出信息,外人却不能打开这个“邮箱”,有关部门和企业发给自己的电子信息均自动进入自己的“邮箱”。

一些重要信息在传递时还要加密,即把信息转换成他人无法识别的代码,接收方计算机按特定程序译码后还原成可识别信息。

为防止有些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篡改,或防止有人传递假信息,还可以使用证实手段,即将普通信息与转变成代码的信息同时传递给接收方,接收方把代码翻译成普通信息进行比较,如二者完全一致,可知信息未被纂改,也不是伪造的信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EDI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6617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7
下一篇 2023-05-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