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步是什么意思

跬步是什么意思,第1张

跬步的解释

亦作“蹞步”。1.半步,跨一脚。 《大戴礼记· 劝学 》 :“是故不积跬步, 无以 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王聘珍 解诂:“跬,一举足也。” 《荀子·劝学》 作“蹞步”。 杨倞 注:“半步曰蹞,蹞与跬同。” 《北史·魏收传》 :“跬步无已,至於千里;覆篑而进,及於万仞。” 宋 范成大 《土门》 诗:“颠坠较分寸,商略营蹞步。” 梁启超 《新民说》 三:“譬之蹞步,以一足立,以一足行。” 沉钧儒 《寄大儿》 诗:“小妹居对房,跬步 无我 离。” (2).举步;迈步。 宋 苏轼 《灵壁张氏园亭记》 :“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 之上 ,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 明 陆树声 《清暑笔谈》 :“ 士大夫 逢时遇合,跬步以至公卿 非难 ,而归田 为难 。”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官常一》 :“ 青云 之路,跬步可阶;五尺之童,便思奔竞。” (3).指极近的距离。 《旧唐书·肃宗纪下》 :“忽大风飞沙,跬步 之间 ,不辨人物。” 宋 苏轼 《答陈季常书》 :“自失官后,便觉三山跬步,云汉 咫尺 ,此未易遽言也。”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 十二 年》 :“时昏雾四塞,跬步莫覩物色。” (4). 形容 少;极少。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计倪》 :“ 桓 称仲父, 文 称太公,计此二人,曾无跬步之劳,大呼之功,乃忘弓矢之怨,授以上卿。” 宋 司马 光 《辞赐金第一札子》 :“今臣等虽备位五使,犹在京城,跬步之劳,亦 未尝 有,以何勋效再受重赐。” 《朱子语类》 卷五九:“自来见得此理真无内外,外面有跬步不 合道 理,便觉此心慊然。” (5).喻指小节。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 :“夫细行不矜,终为大德之累,跬步必谨,犹忧其过举也。” 《明史·张邦奇传》 :“﹝ 张邦奇 ﹞与 王守仁 友善 ,而语每不合。躬修力践,跬步必谨。” 清 姚鼐 《复张君书》 :“是故古之士,於行止进退之间,有跬步不容 不慎 者,其虑之长而度之数矣。” (6).人迹。 唐 杜甫 《溪涨》 诗:“兹晨已半落,归路跬步疏。” 仇兆鳌 注:“跬步疏,人迹稀也。” 清 曹寅 《葺治亭后竹径和牧中丞韵》 :“跬步春园空,苍然隔林语。”

词语分解

跬的解释 跬 ǐ 半步(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故半步称“跬”):跬步。 一时的,眼前的:跬誉(近誉,一时的好名声)。 部首 :足; 步的解释 步 ù 行走: 步兵 。步行(妌 )。徒步。 信步 。闲步。 固步自封 。 望而却步 。 踏着 别人 的 足迹 走, 追随 :步韵。步其后尘。步武前贤。 行走时两脚的距离: 步伐 。步测。 寸步难行 。 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 程度 :步骤

跬(kuǐ)

解释:古时称人行走, 举足一次为跬, 举足两次为步, 故半步叫“跬” 。

不积跬步[bù jī kuǐ bù]

全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解释:没有一步半步的累计,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 江海。比喻积累的作用,可以充实、丰富、完善自己。可用来论说学习工作贵在不断积累。

出处:荀子《 劝学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意指不积累一步半步,全句的意思是:不积累一步半步,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8986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9
下一篇 2023-05-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