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程序来计算式子:(a + b)*c/(d*d - e*e*e)。
摄氏度华氏度之间的关系:
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华氏度=摄氏度×1.8+32 摄氏度=(华氏度-32)÷1.8 5(华氏度-50)=9(摄氏度-10)。
注意:若F为华氏温度,C为摄氏温度,则转换公式为C=5/9 (F−32),输出结果取2位小数。特别注意公式转换为C语言表达式时的正确性。
语言-计算摄氏温度
#include<stdio.h>
intmain()
{
intF,C
scanf("%d",&F)
C=5*(F-32)/9
printf("Celsius=%d",C)
return0
}
使用公式℃=(5/9)(°F-32)打印下列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对照表: 0 -17.8 20 -6.7 40 4.4 60 15.6 80 26.7 100 37.8 120 48.9 140 60.0 160 71.1 180 82.2 200 93.3 220 104.4 240 115.6 260 126.7 280 137.8 300 148.9 代码如下: 要点整理:1.结果集中我们可以看到有1位小数,因此输出中要制定小数的位数,即%6.1f
2.公式中的(5/9)是不能直接照办斤程序中的,因为整数除法会进行舍位,结果将永远是0,因此需要用浮点数,即5.0/9.0 ,而*后面的(fahr-32)虽然也是整型,由于和浮点数进行运算,最后的结果会自动转成浮点数;关于数据类型的自动转换可以找度娘;
3.变量使用了常量的表达方式,便于理解和阅读,更便于以后的维护;
4.for语句会先执行条件检查,check first and then do。
那么,学习方法有哪些呢?
1、预习
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预习,可以熟悉文章的内容与结构,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在自己不懂的地方作上标记,这样上课的时候,就可以带着问题,让自己有针对性去听课,进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与效率。
2、听课做好笔记
听课是人们接收信息的重要的方式。人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大部分的内容,因此,把握好听课,非常的重要。一定要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解,并积极的做好笔记,同时参加课堂活动,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认真做作业
老师在上完课之后,都会给学生布置作业。做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巩固课堂上面学到的内容。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作业。
4、复习与总结
学习之后,一定要进行复习与总结,通过复习与总结,可以让学习到的内容,成为自己的知识,并在复习与总结中,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保持自信心
自信心可以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动力,只有具备自信心,才可以让每一天的学习更加的充满活力,并更好的记忆学习的内容。
下面是将华氏温度F=100转换为摄氏温度C的C语言代码示例,其中包含注释以帮助理解:
输出结果为:
vbnet
100.00 degrees Fahrenheit is equal to 37.78 degrees Celsius.
解释:
第1行:包含stdio.h头文件,以便使用printf函数。
第3行:定义了两个变量f和c,都是浮点类型,用于存储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
第6行:将华氏温度f赋值为100.0。
第9行:使用转换公式将华氏温度转换为摄氏温度,并将结果存储在变量c中。
第12行:使用printf函数输出结果,其中%.2f表示输出浮点数并保留两位小数,第一个%f输出f的值,第二个%f输出c的值。
第14行:返回0表示程序执行成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