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生物进化学说有哪些,它们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你更接受和赞同哪一个,为什么?

主要的生物进化学说有哪些,它们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你更接受和赞同哪一个,为什么?,第1张

达尔文以前生物变化思想的发展 关于万物互相转化和演变的自然观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例如,中国《易经》中的阴阳、八卦说,把自然界还原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基本现象,并试图用“阴阳”、“八卦”来解释物质世界复杂变化的规律。古希腊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世纪)认为生命最初由海中软泥产生,原始的水生生物经过蜕变(类似昆虫幼虫的蜕皮)而变为陆地生物。

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圣经把世界万物描写成上帝的特殊创造物。这就是所谓特创论。与特创论相伴随的目的论则认为自然界的安排是有目的性的,“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而整个自然界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从15世纪后半叶的文艺复兴到18世纪,是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和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在科学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不变论。当时这种观点被I.牛顿和C.v林奈表达为科学的规律:地球由于所谓第一推动力而运转起来,以后就永远不变地运动下去on,生物种原来是这样,现在和将来也是这样。到了18世纪下半叶,I.康德的天体论首先在不变论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随后,转变论的自然观就在自然科学各领域中逐渐形成。这个时期的一些生物学家,往往在两种思想观点中入门旁徨。例如林奈晚年在其《自然系统》一书中删去了物种不变的词句;法国生物学家G.-L.de布丰虽然把转变论带进了生物学 ,但他一生都在转变论和不变论之间徘徊。J.-B.de拉马克在1809年出版的《动物哲学》一书中详细阐述了他的生物转变论观点,并且始终没有动摇。

18世纪末~19世纪后期,大多数动植物学家都没有认真地研究生物进化,而且偏离了古希腊唯物主义传统,坠入唯心主义。“活力论”虽然承认生物种可以转变,但把进化原因归于非物质的内在力量,认为是生物的“内部的力量”即活力驱动着生物的进化,使之越来越复杂完善。但活力论缺乏实际的证据,是一种唯心的臆测。最有名的活力论者就是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19世纪后期出现的终极目的论或直生论,认为生物进化有一个既定的路线和方向而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

后人把拉马克对生物进化的看法称为拉马克学说或拉马克主义,其主要观点是:①物种是可变的,物种是由变异的个体组成的群体。②在自然界的生物中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的一系列等级(阶梯),生物本身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意志力量”驱动着生物由低的等级向较高的等级发展变化。③生物对环境有巨大的适应能力;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生物会由此改进其适应;环境的多样化是生物多样化的根本原因。④环境的改变会引起动物习性的改变,习性的改变会使某些器官经常使用而得到发展,另一些器官不使用而退化;在环境影响下所发生的定向变异,即后天获得的性状,能够遗传。如果环境朝一定的方向改变,由于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微小的变异逐渐积累,终于使生物发生了进化。拉马克学说中的内在意志带有唯心论色彩;后天获得性则多属于表型变异,现代遗传学已证明它是不能遗传的。

达尔文学说 1858年7月1日C.R.达尔文与A.R.华莱士在伦敦林奈学会上宣读了关于物种起源的论文。后人称他们的自然选择学说为达尔文-华莱士学说。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其核心自然选择原理的大意如下:生物都有繁殖过剩的倾向,而生存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存在着变异,那些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如果自然条件的变化是有方向的,则在历史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就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由此可能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从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认为生物的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作用能导致生物的适应性改变。它由于有充分的科学事实作根据,所以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百余年来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还存在着若干明显的弱点:①他的自然选择原理是建立在当时流行的“融合遗传”假说之上的。按照融合遗传的概念 ,父、母亲体的遗传物质可以像血液那样发生融合;这样任何新产生的变异经过若干世代的融合就会消失,变异又怎能积累、自然选择又怎能发挥作用呢�②达尔文过分强调了生物进化的渐变性;他深信“自然界无跳跃”,用“中间类型绝灭”和“化石记录不全”来解释古生物资料所显示的跳跃性进化。他的这种观点近年正越来越受到间断平衡论者和新灾变论者的猛烈批评。

新达尔文主义(neo-Darwinism)特别强调自然选择作用并坚决反对获得性遗传的生物进化学说。19世纪后期的“新达尔文主义者”(又称“极端的达尔文主义者”,ultra-Darwinian)的理论,主要指华莱士、特别是A.魏斯曼的进化观点。他们认为,自然选择是推动生物进化的唯一动力,坚决反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此点与达尔文不同。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生物进化机制,“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也起了辅助的作用。为与达尔文的观点相区别,罗马尼斯(G.J.Romanes)特创用了“新达尔文主义”一词,专指华莱士、特别是魏斯曼的进化观点。现在,人们常用“新达尔文主义”这个词来指“现代综合进化论”,因为后者也彻底否定获得性遗传,并重新肯定了自然选择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顾名思义,就是当今科技学术水平上对生物进化的普遍认知。它推翻了拉马克进化学说,补充修正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它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

内容如下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进化的原材料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包括生殖隔离和地理隔离)

5.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6.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补充

1.达尔文无法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原因在于他不知道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也就是上面的第2条

2.达尔文不知道自然选择如何对生物变异起作用的,也就是上面第5条和第6条

3。最重要的修正,达尔文觉得物种的进化是渐变的,有利基因是累加的,但现代生物理论说明物种的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过程,而是种群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的物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补充: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还在发展和完善中,比如中性学说就是对它的一种争议。

LZ如果是高中生的话,记住生物进化理论的分点内容就可以了。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

达尔文进化论的历史意义是:

达尔文进化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的综合”,它标志着生物进化论思想的完整形成。从此生物科学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它是当时历史条件下最科学最完满的进化理论,是现代进化论的主要理论基础。正是在他的理论上,又加入遗传学理论,现代科学的进化论才得以建立。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受到空前重击。

扩展资料:

进化论,生物学术语。是由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中,对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后,当时是对物种起源的一种猜测而提出的一种假说。

随着进化论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综合进化论,而现代进化学绝大部分以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为主体方向,进化论已为当代生物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所有生物物种是由少数共同祖先, 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过程后演化而成。

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定向进化技术是进化论的具体应用和实现。

古希腊时期曾出现零星的进化思想,包括现在“进化论”者的进化无方向存在即合理,都不具有系统性的科学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化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19989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0
下一篇 2023-05-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