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调试的步骤

程序调试的步骤,第1张

第一步,用编辑程序把编制的源程序按照一定的书写格式送到计算机中,编辑程序会根据使用人员的意图对源程序进行增、删或修改。

第二步,把送入的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即用编译程序对源程序进行语法检查并将符合语法规则的源程序语句翻译成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如果经编译程序检查,发现有语法错误,那就必须用编辑程序来修改源程序中的语法错误,然后再编译,直至没有语法错误为止。

第三步,使用计算机中的连接程序,把翻译好的计算机语言程序连接起来,并扶植成一个计算机能真正运行的程序。在连接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连接错误,如果出现了连接错误,说明源程序中存在子程序的调用混乱或参数传递错误等问题。这时又要用编辑程序对源程序进行修改,再进行编译和连接,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没有连接错误为止。

第四步,将修改后的程序进行试算,这时可以假设几个模拟数据去试运行,并把输出结果与手工处理的正确结果相比较。如有差异,就表明计算机的程序存在有逻辑错误。如果程序不大,可以用人工方法去模拟计算机对源程序的这几个数据进行修改处理;如果程序比较大,人工模拟显然行不通,这时只能将计算机设置成单步执行的方式,一步步跟踪程序的运行。一旦找到问题所在,仍然要用编辑程序来修改源程序,接着仍要编译、连接和执行,直至无逻辑错误为止。也可以在完成后再进行编译。

1、调试程序是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2、程序调试主要有两种方法,即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程序的静态调试就是在程序编写完以后,由人工“代替”“模拟”计算机,对程序进行仔细检查,主要检查程序中的语法规则和逻辑结构的正确性。实践表明,有很大一部分错误可以通过静态检查来发现。通过静态调试,可以大大缩短上机调试的时间,提高上机的效率。程序的动态调试就是实际上机调试,它贯穿在编译、连接和运行的整个过程中。根据程序编译、连接和运行时计算机给出的错误信息进行程序调试,这是程序调试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初步的动态调试。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段隔离”、“设置断点”、“跟踪打印”进行程序的调试。实践表明,对于查找某些类型的错误来说,静态调试比动态调试更有效,对于其他类型的错误来说刚好相反。因此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缺少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会使查找错误的效率降低。

注:可以通过参考资料的连接了解更多调试的内容。

调试程序一般应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先进行人工检查,即静态检查。在写好一个程序以后,不要匆匆忙忙上机,而应对纸面上的程序进行人工检查。这一步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发现程序设计人员由于疏忽而造成的多数错误。而这一步骤往往容易被人忽视。有人总希望把一切推给计算机系统去做,但这样就会多占用机器时间,作为一个程序人员应当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每一步都要严格把关,不把问题留给后面的程序。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人工检查,所编的程序应注意力求做到以下几点:应当采用结构化程序方法编程,以增加可读性;2尽可能多加注释,以帮助理解每段程序的作用;3在编写复杂的程序时不要将全部语句都写在main函数中,而要多利用函数,用一个函数来实现一个单独的功能。这样既易于阅读也便于调试,各函数之间除用参数传递数据这一渠道以外,数据间尽量少出现耦合关系,便于分别检查和处理。

2在人工检查无误后,才可以上机调试。通过上机发现错误称动态检查。在编译时给出语法错误的信息,可以根据提示的信息具体找出程序中出错之处并改正之。应当注意的是有时提示的出错并不是真正出错的行,如果在提示出错的行上找不到错误的话应当到上一行再找。有时提示出错的类型并非绝对准确,由于出错的情况繁多各种错误互有关联,因止要善于分析,找出真正的错误,而不要只从字面意义上找出错信息,钻牛角尖。

如果系统提示的出错信息多,应当从上到下一一改正。有时显示出一大片出错信息往往使人感到问题严重,无从下手。其实可能只有一二个错误。例如,对使用的变量未定义,编译时就会对所有含该变量的语句发出出错信息;有的是少了“}”或多了“}”有的是书写语句时忘记写“;”或是全角的“;”了,只要加上一个变量定义,或填加“};”就所有错误都消除了。

3在改正语法错误后,程序经过连接就得到可执行的目标程序。运行程序,输入程序所需数据,就可得到运行结果。应当对运行结果作分析。看它是否符合要求。有的初学者看到运行结果就认为没问题了,不作认真分析,这是危险的。

有时,数据比较复杂,难以立即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可以事先考虑好一批“试验数据”,输入这些数据可以得出容易判断正确与否的结果。可以在计算的输出结果的程序地方加入一段输出到串口的程序,利用串口窗口可以方便看到结果的,比仿真的都好和直观。例如,if语句有两个分支,有可能在流程经过其中一个分支时结果正确,而经过其它一个分支时结果不对等。必须考虑周全。

事实上,当程序复杂时很难把所有的可能方案全部都试到,选择典型的情况作试验即可。

4 运行结果不对,大多属于逻辑错误。对这类错误往往需要仔细检查和分析才能发现。可以采用以下办法:

1 将程序与流程图仔细对照,如果流程图是正确的话,程序写错了,是很容易发现的。例如,复合语句忘记写花括弧,只要一对照流程图就能很快发现。

2 如果实在找不到错误,可以采用“分段检查”的方法。在程序不同的位置设几个printf函数语句,输出有关变量的值,往下检查。直到找到在哪一段中数据不对为止。这时就已经把错误局限在这一段中了。不断减小“查错区”,就可能发现错误所在。

3 也可以用“条件编译”命令进行程序调试(在程序调试阶段,若干printf函数语句就要进行编译并执行。当调试完毕,这些语句不要再编译了,也不再被执行了)。这种方法可以不必一一去printf函数语句,以提高效率。

4 如果在程序中没有发现问题,就要检查流程图有无错误,即算法有无问题,如有则改正之,接着修改程序。

5 有的系统还提供debug(调试)工具,跟踪流程并给出相应信息,使用更为方便,如KEILC51里的调试运行就很好用的,可以在命令的窗口输入程序中需要的数据和开关量、中断、I/O口的电平等来方便完成程序的运行,使用时要先打开Options for Target'Target1'(工程菜单里的目标‘TARGET1'属性)-点DEBUG-选中左边use Simulator\load Application at sta\Go till main按确定后退出到编辑画面,要先对源程序进行编译后没有错误才可以按主菜单上的调试按钮,进行调试的,F10为子程序运行式的单步、F11为单步调试;具体使用可以看本站提供的51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实例一书中的Dscope foe Windows一节。可以下载本站上中文版的KIELC51就直观了。

总之,程序调试是一项细致深入的工作,需要下功夫,动脑子,善于累积经验。在程序调试过程中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水平,经验和科学态度。希望读者能给以足够的重视。上机调试程序的目的决不 是为了“验证程序的正确”,而是“掌握调试的方法和技术”,不要一直依赖仿真器来解决,要学会自己找问题,这样慢慢自己就会写出错误较少的实用的程序,站长就没有仿真器的哦,靠KEILC51里的软件仿真就解决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0463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0
下一篇 2023-05-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