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牛的防病程序!

有谁知道牛的防病程序!,第1张

下面是一些牛的常见病防治可供参考:

1、牛流行热

牛流行热又名牛暂时热或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特征是突然出现高热,流泪,流涎,流鼻涕,呼吸困难以及四肢关节疼痛而引起的跛行。

〔流行特点〕 吸血昆虫中的库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北方常见于8-9月份流行,南方可提前发生。流行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3-5年有一次较大的流行,常间隔一次小流行。

〔症状〕 潜伏期2-9天,大多2-4天。常突然发病,很快波及全群。体温升高到40-41.5℃,持续1-3天,病牛精神萎顿,寒颤,鼻镜干热,结膜红肿,畏光流泪,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四肢关节轻度肿胀、热痛,行走僵硬,跛行,重症病牛卧地不起。流浆液性鼻涕,呼吸急促,呼吸次数可达每分钟80次以上,严重时呼吸困难,大量的流涎呈泡沫样。先便秘后腹泻,粪中带有多量粘液,甚至血液。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消灭吸血昆虫,以减少疫病的传播;预防接种牛流行热弱毒疫苗,以控制本病的流行。

2、牛病毒性腹泻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以粘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为特征的传染病。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感染牛,幼龄牛更易感。羊、鹿、猪也可自然感染,产生抗体,但很少出现症状。病牛和带毒动物为本病的传染源。病毒随分泌物、排泄物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自然发病多见于冬、春季。

〔症状〕 多为隐性感染,幼龄牛较易感,一般表现轻度症状,但有时突然暴发,全群表现严重症状。

急性型:突然发热,体温升高至40-42℃,白细胞减少,少或拒食,反刍停止,呼吸、心跳加快,咳嗽、流鼻涕,口腔粘膜潮红,唾液增多,继而出现糜烂。腹泻如水,持续数天,粪便中混有气泡和血液。严重者因脱水和衰竭而死。有的病牛结膜发炎,甚至角膜混浊,孕牛常发生流产。病程1-3周,犊牛发病死亡率较高,可高达90%多。

慢性型: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牛呈现生长发育缓慢,消瘦,持续或间歇性腹泻。病程2-6个月。

〔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应对症治疗,加强护理,促进病牛康复。

〔预防〕 加强综合防疫措施,严禁从有病地区购牛,引进的种牛要隔离检疫,确保不引进病畜。发生本病时,病牛应隔离治疗或急宰,牛舍、用具等用10%石灰乳或1%氢氧化钠溶液消毒。粪便和污物堆积发酵处理。有报道用猪瘟弱毒冻干苗对新生犊牛进行免疫预防注射能成功地控制本病流行。

3、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以侵害生殖系统和关节为特征,妊娠母畜发生流产,胎衣不下,生殖器官及胎膜炎症,公畜表现为睾丸炎及不育等。

〔症状〕 多为隐性感染,症状不明显,怀孕母牛流产是本病的主要症状。流产多发生在怀孕后期,流产前病畜食欲减退,精神萎顿,起卧不安,阴道中流出黄色、灰黄色粘液,流产母畜多发生子宫内膜炎,排污秽恶露,常伴发胎衣不下,造成母畜屡配不孕。公畜发生睾丸炎和关节炎。

〔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可疑病例可用土霉素、金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一经确认患有本病,则最好作淘汰处理。

4、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渐进性消瘦;以及机体各种组织器官形成结核结节和干酪样的坏死灶。

〔症状〕 牛感染本病经过缓慢,病状因病畜身体状况和患病器官不同,在临床的表现也各不相同。牛以肺结核为主,病初表现短促的干咳,以后咳嗽逐渐加重,变为湿咳,呼吸次数增加,流粘性或脓性鼻液,胸部听诊有啰音,甚至磨擦音,叩诊有浊音区。病牛日渐消瘦,贫血,易于疲劳,淋巴结肿大。病情严重时,病牛卧地不起,呼吸极度困难,最后衰竭窒息而死。乳房患有结核时,乳房上淋巴结肿大,可摸到局限性或弥漫性无痛无热的硬结。产乳量下降,乳汁稀薄如水或混有脓絮,甚至停乳。患有肠结核(常见于犊牛)时,表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顽固性腹泻,迅速消瘦。患有生殖器官结核时,性机能紊乱,流产,不孕。

〔治疗〕 优良种畜,可试用青霉素、异烟肼、氨基水扬酸等药物治疗。

5、犊牛副伤寒

犊牛副伤寒主要是由都柏林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犊牛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胃肠炎的症状。

〔症状〕 病初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心跳加快,且呈腹式呼吸,随后腹泻,排出恶臭稀粪,其中混有粘液、血液和纤维素性絮片,病牛剧烈腹痛,常用后肢蹬腹部。重者多在5-10天死亡,轻者或经早期治疗的病犊可痊愈,或转为慢性。常呈周期性腹泻,关节肿大,有的还有肺炎症状,死亡率一般在5-10%。

〔治疗〕 磺胺甲基异恶唑,每千克体重每天20-40毫克,分2次口服。由于沙门氏菌常出现耐药性菌株,使用一种药物治疗无效时,可换另一种药。

6、牛新蛔虫病

牛新蛔虫病即牛蛔虫病,是由新蛔虫寄生于犊牛小肠中的成虫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发育成感染性虫卵,被怀孕母牛食入,在孕牛体内移行,经感染胎儿;或因初乳中存在幼虫,犊牛通过吃奶而感染。犊牛出生后仅7-10天即见有蛔虫寄生。

〔症状〕 病犊牛消化紊乱,食欲减退或废绝,腹泻,甚至排血便,有时腹痛,逐渐消瘦,死亡率较高。

〔治疗〕 治疗方法有:

⑴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7.5毫克,1次口服或肌肉注射。

⑵丙硫苯咪唑,每千克体重7.5毫克,1次口服。

⑶神曲30克、使君子48克、苦楝皮48克、贯众30克、槟榔24克,共煎汁后,放入雷丸24克,分2次灌服。

7、感冒

感冒是机体突然受寒冷侵袭而引起的以恶寒发热、流涕、咳嗽为特征的急性发热性疾病。以幼畜发病较多,多发生于早春和晚秋气温骤变的季节。

〔症状〕 病畜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打喷嚏,流鼻涕,初为清液,后为黄色粘稠鼻涕,常有咳嗽,磨牙,鼻镜干燥,畏寒怕冷,耳鼻俱凉,体温升高。

〔治疗〕

⑴30%安乃近或复方氨基比林,或柴胡注射液20-40毫升,肌肉注射。

⑵青霉素160-240万单位,肌肉注射,1日3次。或硫酸庆大霉素50-100万单位,肌肉注射,1日2次。

8、肺炎

肺炎是肺泡、细支气管和肺间质的炎症,常见于幼龄和老龄牛。

〔症状〕 病畜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咳嗽,初为干而短的痛咳,随后变为湿咳,鼻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涕;呼吸快而浅表,心跳加快,严重时呼吸困难,听诊肺部有啰音和支气管呼吸音。

〔治疗〕 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肌肉注射,每天3次,连用3天,青霉素成年牛240-480万单位,犊牛80-240万单位;链霉素成年牛100-200万单位,犊牛50-100万单位。或四环素,1-2克,溶于葡萄糖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注射,每日2次。或用卡那霉素,每千克体重0.015克,肌肉注射。同时内服氯化铵祛痰止咳;强心可用安钠加或樟脑水;制止肺部渗出,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钙。

9、瘤胃臌气

瘤胃臌气又称肚胀和气胀,是过量采食易于发酵的食物,在瘤胃细菌的作用下过度发酵,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致使瘤胃急剧胀大,并呈现反刍和嗳气障碍的一种疾病。

〔症状〕 发病迅速,采食后不久即产生臌气,病畜不安,左腹部急性膨胀,按压紧张而有d性,叩之如鼓。食欲、反刍停止,呼吸困难,结膜发紫,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胃破裂或窒息而死,继发性瘤胃臌气发展缓慢,臌气时轻时重。

〔治疗〕 根据发病情况可选用以下一种或几种治疗方法,继发性瘤胃臌气,应首先治疗其原发病。

⑴人工放气。严重急性臌气有立即窒息的危险时,用套管针瘤胃穿刺放气。选臌胀最突出处剪毛、消毒,用柳叶刀在皮肤切一小口,将套管针直刺入瘤胃,将针栓拔出,气体即可从针孔逸出。同时可从针孔注入一些制酵剂、消泡剂。泡沫性臌胀时,放气效果不好。

⑵促进嗳气。用短树棍横置于口中,两端拴上细绳,通过两侧口角固定在耳后,再将患牛拉到前高后低的斜坡地面上站立,术者以拳有规律地按压瘤胃。

⑶消除泡沫,制止发酵,防止继续产气。可选用以下药物:

①鱼石脂15-25克、松节油20-30毫升、酒精30-40毫升,混合,1次灌服。

②灌服豆油、花生油、棉籽油等任何一种油类,都有破灭泡沫的作用,用量250毫升。

⑷对非泡沫性臌气,可内服氧化镁50-100克,加水适量,1次灌服。

⑸生二丑15克、烟叶300克,水煎,加醋500毫升,1次灌服。

⑹丁香30克、木香30克、藿香15克、青皮15克、陈皮15克、槟榔15克,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加麻油250毫升灌服。

10、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又称胃食滞,是由于采食大量难消化、易臌胀的饲料所致。以瘤胃内容物大量积滞、容积增大、胃壁受压及运动神经麻痹为特征。

〔症状〕 患畜食欲、反刍、嗳气减少或停止,腹痛不安,瘤胃蠕动微弱或停止,左腹部增大,按压坚硬或呈面团样,患畜有痛感。粪软或腹泻,粪呈黑色,味恶臭,严重者粪中带有血液和粘液。体温一般不高,呼吸、心跳加快,肌肉震颤,运动轻微失陷,血液浓缩,呈暗红色。亦可出现狂躁不安、盲目走动或嗜眠卧地不起等神经症状。

〔治疗〕 促进瘤胃蠕动,排除胃内容物,过食豆谷的病例,要不断补液,并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以纠正酸中毒。

⑴内服泻剂:用硫酸镁或硫酸钠400-800克,加鱼石脂15克及水适量,1次内服;也可用石腊油或植物油1000-1500毫升;或油类和盐类泻剂并用。

⑵促进瘤胃蠕动:静脉注射10%氯化钠300-500毫升,或静脉注射“促反刍液”500-1000毫升。

⑶严重积食,而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时,可采用瘤胃切开手术治疗。

11、牛胎衣不下

母牛分娩后,胎衣在12小时内未排出,就叫做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胎衣不下的主要危害是引起子宫感染、子宫恢复延迟和卵巢机能障碍,导致母牛不怀孕。

〔症状〕 胎衣部分或全部没有在正常的时间内排出,在滞留胎衣的刺激下,母牛常常拱背努责,表现不安;胎衣开始腐败时,从阴道排出污红色恶臭液体,内含腐败的胎衣碎块,患牛卧下时排出量较多;进而发生急性子宫内膜炎;腐败产物吸收后,患牛精神不振,体温稍高,食欲和反刍稍减,瘤胃驰缓、积食及臌气。

〔治疗〕 以前经常使用的手术剥离法,现在认为弊多利少,最好不用,而应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给药使胎衣排出;或给子宫内投放抗菌防腐药,在抑制腐败和细菌感染的情况下,让组织自溶排出。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⑴垂体后叶素40-80单位,肌肉或皮下注射,2小时后再重复1次;或催产素50-80单位,1次后海穴注射;或甲基硫酸新斯的明30-37.5毫克,肌肉或皮下注射(重复注射用20毫克)。

⑵益母草500克、车前子200克,水煎取汁或共为细末,加酒100毫升,灌服。

⑶当归60克、川芎21克、桃仁18克、炮姜15克、炙甘草15克、党参30克、益母草30克,共为细末,黄酒120毫升为引,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⑷在子宫粘膜与胎衣之间投放金霉素(或土霉素、四环素等)0.5-1克,隔日1次,共1-3次。预防胎衣腐败及子宫感染,等待胎衣自行排出。

12、牛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是子宫内膜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发生炎症,而不能正常怀孕的一种疾病。

〔症状〕 牛子宫内膜炎分以下几种类型:

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炎症往往扩散,引起子宫肌和浆膜同时发炎。病牛有时努责,从阴门中排出脓性分泌物。严重者体温升高,食欲降低,反刍减弱,并有轻度臌气。阴道检查发现阴道及窒部、子宫颈中充血,宫颈口开张,有脓汁在窒部或宫颈口附着。

慢性子宫内膜炎:多由急性转来,临床上分为隐性、卡他性、卡他脓性和脓性,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

隐性子宫内膜炎:发情周期正常,阴道检查和直肠检查子宫没有异常,但屡配不孕,发情时子宫分泌物较多,韧性较差,略微浑浊。

卡他性、卡他脓性和脓性:临床症状大致相同,只是程度上有所区别。或有时发情但周期紊乱,或发情完全停止;阴门流出粘性、粘脓性分泌物,发情时增多。子宫角增粗,子宫壁增厚,d性减弱,收缩反应微弱。

〔治疗〕 抗菌消炎;促进子宫收缩,促进炎性分泌物排出;改善子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和子宫机能恢复。一般采取局部治疗即可,但全身症状较重的急性病例,应配合肌肉注射抗菌药物及其他全身对症疗法。

⑴青霉素2支、链霉素1支,用10-20毫升生理盐水溶解,在输精2小时后注入子宫。用于治疗隐性子宫内膜炎。

⑵清宫液子宫灌注,每次1支(50毫升),隔日1次,连用3-4次。适合治疗各种类型的子宫内膜炎,对严重的脓性子宫内膜炎疗效优于其他药物。

⑶宫得康,子宫灌注,每次1-2支,每隔7-10日或1个情期注药1次。适合治疗各种类型的子宫内膜炎。

⑷碘甘油,稀释成0.1%的浓度,子宫注入50-100毫升,每日1次。

⑸前列腺素F2a及其类似物,肌肉注射,用量按药品说明。用于治疗有黄体的脓性子宫内膜炎。

牛免疫程序:散养畜:每年采取两次集中

免疫(5,11月),坚持月月补针,免疫率

必须达到100%。母牛分娩前2个月接种

一次;肉牛4月龄首免,6个月后二免,

以后每6个月免疫一次。如供港或调往外

省的牛,出场前4周加强免疫一次。外购

易感动物,48小时内必须免疫(20--30天

后加强免疫)。

一、必做防疫

1、破伤风牛犊出生后24小时内,分别给牛犊及母牛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牛犊1500~3000单位、成年母牛6000~12000单位,皮下注射,一般注射后1个月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如果期间牛发生创伤或手术,有感染破伤风的危险时,应加强免疫一次。

2、口蹄疫。当地牛口蹄疫比较严重的,给牛注射口蹄疫疫苗,口蹄疫疫苗分为弱毒苗和灭活苗,非口蹄疫高发区可等到牛犊6月龄再注射疫苗,口蹄疫高发区牛犊2月龄便可注射疫苗,但应使用灭活苗,因为弱毒苗可能会造成牛犊、弱牛及病牛出现口蹄疫。牛犊0.5~1毫升,1~2岁青年牛1~1.5毫升,2岁以上成年牛2毫升,肌内注射,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4~6个月,所以每年需要注射2~3次口蹄疫疫苗。

3、牛巴氏杆菌病。可接种牛出血性败血症氢氧化铝疫苗预防该病,体重在100千克以下的牛4毫升,体重在100千克以上的牛6毫升,皮下或肌内注射均可,注射后21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9个月。注意母牛怀孕前45天和临产前应禁止注射该疫苗。

4、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可用牛肺疫兔化弱毒苗接种,按标签说明的原胸水量,用20%氢氧化铝胶生理盐水稀释50倍,臀部肌肉注射,1岁以上牛2毫升,6~12月龄犊牛1毫升,注射后部分牛会有轻微发病的症状,可采用氟苯尼考、替米考星、泰乐菌素等药物进行治疗,注射后21~28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注意非该病疫区可不接种该疫苗。

二、选做疫苗

1、牛瘟。

2、伪狂犬病。位于该病高发区域或猪牛同养的情况下做,一般每年秋季接种牛伪狂犬氢氧化铝甲醛苗,牛犊8毫升,成年牛10毫升,皮下注射,必须要时6~7天后加强一次,免疫期为1年。

3、炭疽病近年发生过该病或受该病威胁的地区,每年春季接种炭疽疫苗一次,一般当地畜牧部门会下发疫苗或强制免疫,不用牛场自己做。

以上免疫措施仅供参考,如果对部分内容有疑问可以咨询当地兽医或网上寻求兽医视频诊疗服务,在兽医的专业建议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实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0489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0
下一篇 2023-05-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