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土豆——最靠谱的全功能番茄工作法App

番茄土豆——最靠谱的全功能番茄工作法App,第1张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介绍过包括此刻、潮汐和Forest在内的基于番茄工作法的工具,而这些工具都只是一个简单的计时器,在和读者们的沟通中,很多读者都提到了一个App——Pomotodo,即番茄土豆

其实这个App我早已有所耳闻,只是我一直使用计时器+纸笔的方式来进行番茄工作法,所以一直未使用。但既然这么多读者都提到的App,作为番茄工作法分享笔记来说,不测试和分享这样广为人知的App,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于是,便有了这一篇关于番茄土豆的推荐文章——

在之前的文章《什么是最好的番茄工作法实践工具?》中,我曾对基于番茄工作法的App工具做了这样的分类:

首先是计时器工具,这个很简单,之前介绍过的此刻、潮汐和Forest都在此列。

其次是最重要的 管理工具 ,番茄工作法的管理工具,可以分这几种类型:

作为基于番茄工作法的一体化App,无论从功能、体验,还是在平台支持上,番茄土豆可谓秒杀所有同类App。

首先,番茄土豆支持几乎所有的热门平台,包括iOS和Android在内的手机App,以及OS X和Windows桌面版,更是提供了Web版本和Chrome浏览器扩展,单是这一点,就让很多同类产品望尘莫及。

而在功能上,番茄土豆在将基础功能做好的同时,更是融入诸多创新元素。

1. 一气呵成的任务管理体系

在番茄土豆里,将任务称之为“土豆”,番茄土豆将GTD的理念融入其中,在添加任务时,可以使用简单便捷的方法来创建标签,并可以设置任务优先级。

2. 番茄工作法理念贯穿执行层面

在完成任务的横向管理后,重心则转入到纵向执行层面,将任务按执行顺序排序,点击按钮,开始你的第一个番茄时间吧!一个番茄接着一个番茄,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享受执行折快感吧!

3. 无与伦比的数据分析

这才是我眼中番茄土豆的最大优势所在!

在文章《[番茄工作法“上瘾”程度分析,你属于哪一类?]》中,我曾这样写道:

而番茄土豆,则在统计这些基础数据的同时,从多个维度给出对数据的分析结果,让你对自己的效率数据了如指掌。

4. 创新的收费模式

番茄土豆App可以免费使用,但诸如子任务、目标管理等高级功能则需付费,而番茄土豆的付费模式比较新颖——采用用户定价模式:你认为番茄土豆的高级功能值多少钱,你就付多少钱,并且,哪怕你的高级功能仅剩余一天,你都可以申请全额退款。

如果你是一个番茄控,如果你是一个工具控,如果你不再满足于仅仅使用一款计时器来实践番茄工作法,那么,拥有不错口碑的番茄土豆将是你最好的选择!

在我撰写此文时,联系到了番茄土豆的创始人小明,在对其进了简单的访谈后,小明豪气大发,表示要给PomoNote的读者们提供一些福利。

什么福利呢?我先埋个伏笔,在之后的访谈文章中,再借花献佛发给大家。

周末,我统计了本周花在微信上的时间,平均每天5.2小时,震惊了!!!分析下花在微信的时间,主要有四类:

《上瘾》总结了一套“上瘾模型”,主要包括触发器、行动、多变的筹赏、投入四部分内容。

为了克服对手机的上瘾行为,总结以下尝试:

1、 早起不要碰手机

为自己创造一个远离手机的环境,睡觉前和工作的时候把手机放在另外一个房间,不要一睁眼就可以够得着手机。如果不能直接用拒绝手机的诱惑,可先用放音频完成晨间的一系列活动。

早起需要完成的事情:洗漱,早餐,收拾屋子,健康测量(吃药、量体重和测血压),完成日计划。只有日计划需要用到手机,尽量在纸质笔记本上安排相关事项,写晨间日记。

2、利用好工具帮助自己专注

最近,在利用KONWYOUSELF开发的小程序“自律的自己”来实现番茄任务。这个小程序可以同时看到其他用户在干什么,看到别人专注于特定目标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番茄土豆”类的工作我用了很多,但是都没有很好的坚持下来。这个小程序可控制对微信的使用,每天我都用它来开启一天的工作状态,同时也提醒我要学会适时的休息。

3、吃饭的时候不用手机

不管是自己用餐还是和老公用餐,都应该关掉手机屏幕,安静地吃饭,感受美食带来的快乐。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可以尝试聊天和分享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埋头看手机。

4、在固定的时间看微信

我的交易量并没有高到需要我随时保持在线,应该正确看待代购带给自己的利润,减少内部触发器的刺激。如何确定固定时间,还需要根据自己的作息习惯进行调整。

5、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系统

科学饮食,适当运动,保证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好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总在失眠的时候去刷手机解闷。

6、不要过度自控,学会适时止损。

总是想着刷手机,不要下意识地拒绝自己,越拒绝越想做,建立一种新的奖励模式,玩手机XX分钟,干正事XX分钟。把那些总在拖延的目标当成是刷手机的奖励。

如果已经刷手机时间较长,不要自责,打开番茄土豆工具,在一个土豆内恢复到工作状态,及时设定一个止损时间范围。

7、手机替代品:

电子类有:电脑、IPad、kindle。

实体类:便签、纸质书和纸质笔记本。

目前的学习和工作已经离不开手机,希望自己能够和手机和平相处,学会平衡生活,不要做手机的奴隶。开始记录手机使用习惯,察觉行为模式,成为主动使用工具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0931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