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源程序的编译过程包括哪三个阶段

C语言源程序的编译过程包括哪三个阶段,第1张

词法分析阶段:读入源程序,对构成源程序的字符流进行扫描和分解,识别出单词,

语法分析阶段:机器通过词法分析,将单词序列分解成不同的语法短语,确定整个输入串能够构成语法上正确的程序。

语义分析阶段:检查源程序上有没有语义错误,在代码生成阶段收集类型信息

中间代码生成阶段:在进行了上述的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阶段的工作之后,有的编译程序将源程序变成一种内部表示形式

代码优化: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对前一阶段产生的中间代码进行变换或进行改造,目的是使生成的目标代码更为高效,即省时间和省空间

目标代码生成: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把中间代码变换成特定机器上的绝对指令代码或可重定位的指令代码或汇编指令

源程序的编译是指对于程序源代码的编译过程,由编译器完成,适用于编译语言,编译的过程会生成相应的程序的机器码。 源程序的解释是指对于程序源代码的解释的过程,由解释器完成,适用于解释语言。 解释语言和编译语言的区别在于解释语言编写的程序在每次运行时都需要通过解释器对程序进行动态解释和执行;解释语言编写的程序有时被称为脚本,一般是读者可以直接阅读的代码。解释器通过读取脚本,对它解释,然后执行脚本中的命令。 例如:我们通常使用的DOS命令行命令执行环境本身就是一个解释器。读入键入:“dir”命令并回车,解释器接收并翻译这条命令,然后进行系统调用来完成命令的运行,并把结果显示出来。相应的.bat批处理文件可以说就是一种脚本。 编译语言需要通过编译器,将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计算机的机器语言。完成编译后的程序无需其他程序,自己可独立运行。因为编译后的程序是由机器语言指令构成的,所以通常它的运行速度很快。但是使用不同硬件平台的计算机,它们的机器语言也是截然不同的,这同样使得编译过的程序不能顺利地从一个计算机平台往另外一个平台上移植。所以,在不同的平台之间,往往需要重新编译甚至重写程序。解释性程序没有这个限制。一般情况下,只要有相应版本的语言解释器,脚本程序就可以几乎不做任何修改地移植到其他平台上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0931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1
下一篇 2023-05-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