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家长会的流程如下:
1、明确家长会的目的
确定家长会的主题,即通过这次家长会,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只有明确了主题和目的,才能围绕这个主题组织家长会。
2、确定家长会的形式
根据主题和内容的不同,选择和确定合适的家长会形式。
3、做好家长会前的准备工作
虽然老师都每个学生的在校基本情况都比较了解,能轻松应对家长的提问。但是每位家长所要了解的问题不一样,有些事情记不住也容易混淆,所以老师要备一下稿,有备无患。
要明确规划家长会每一个步骤的顺序,做到整体有序,如老师、学生、家长的发言的顺序。只有明确布局好整体流程,才能把控好整个局面,**家长会的有序不乱。
4、拟定家长会的发言内容
在家长会上,老师要讲些什么内容,要向家长传达什么信息,这是老师拟定发言稿思想。
5、做好会场布置和家长的到会接待
根据家长会的性质不同,可根据需要布置会场。例如普通的学生学习情况汇报的家长会,就不需要过多装饰会场,可以直接选择在班级教室开会,以黑板报的形式欢迎即可。在会议开始前,应和同学们一起做好家长的接待,位置安排,以及会场布置等工作。
6、做好家长会的记录工作
家长会的记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日后一起分享,也可以记住需要解决的问题。可安排同学做简单记录,或采用录音、拍照留念等方式,做好家长会的会议记录,把家长会上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留后解决或借鉴。
7、会后做好总结
不是开完家长会就所有事都告一段落了,老师要总结本次会议或活动中从家长和学生处得出的一些问题。会后的总结对老师完善日后工作有指导作用。家长会后,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做回访是很重要的。因为短暂的家长会或许不能解决多数家长的问题,只有继续跟进,进一步沟通才能做到更好。
家长会的形式
1、汇演慰问形式
通常为由教师组织,学生表演,或学生作品演示,家长参观或鉴赏为主要内容。这种形式多为增加教师、学生、家长的三方互动,对一段时间内的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多安排在学期末,或重要节日前举行。其目的主要是向家长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增强三方的亲近。
2、共同活动形式
这种形式的目的主要是在共同的活动中增进彼此的交流,多为幼儿园或小学的阶段采用。当然家长会还有很多其他的形式,比如以家长发言为主的家长会,以学生向家长提建议和意见的发言为主的家长会。或者以上各种形式结合的家长会。
开家庭会议时应注意3点。
1、定时召开:家庭会议应该定时开,这样才能形成习惯,成为家庭生活具有仪式感的重要一部分,而不觉得突兀。
2、明确分工:会议需要分工,分别负责主持、记录、计时等。计时是控制控制每人的发言时间,同时给孩子机会。主持人可以轮值,一开始建议由熟悉流程的一方主导。
3、创造氛围:会议之前要表达感谢,让每次会议在愉悦的环境下开始。
家庭会议的好处导师有讲,《正面管教》《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有提,致良知四合院已出炉一系列的成功案例分享……我家进行了三次家庭会议,效果也逐渐显现。
现在借鉴以上提及“如何召开家庭会议”,整理如下:
原则:
1:放下手机,摘下面具,打开心扉,坦诚沟通,彼此鼓励,彼此赋能。
2:不对立、不抢话、不说谎、不抱怨、不恭维、不虚伪。
3:家庭会议机制,远比内容重要,只要有机制在,机制的能量就会爆发出来。
4:关系大于一切。
准备
1:主持人(轮流制)
2:会议记录员(可手写,可录音)
3:家中固定地点、时间(可餐桌,地垫;时间固定……),发言权杖(筷子或彩笔)
4:主题明确、流程、仪式感
步骤:
1:主持人提前(2天)拟好会议通知(时间,主题,主持人,会议记录员,参会人员,会议流程)贴到冰箱门上,有黑板可写在黑板上。
2:主持人按流程主持
①鼓励赞美(发言权杖轮流)赞家庭其他成员一个或两个优点(事和感受)
②共同制定家庭规则(轮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再共同商定选择。指导思想可选择导师讲的五大习惯和自己的育儿目标),若不是第一次开,可轮流总结个人执行家规情况(好的,不足的,改善方案)
除了制家规,还可就家庭发生的问题进行开会。(主题可选阅读分享,旅行计划,家务分工(孩子们抽签形式,或转盘),外出学习,新闻关注感悟,事件的处理……)
③会议最后可做游戏(藏扣子,捉迷藏)或计划下周的家庭活动。也可共读一篇经典合唱一首歌结束。
开家庭会议的好处:
ps
一次会议的时间大概是一小时。孩子四岁以下可简短些。(30分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