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有一个很长很长的任务队列(mission_list)和阈值对应的一个处理函数(missionFunction)时,我们一般采用如下的方式进行处理:
但是,如果这任务列表很长很长,处理函数很复杂(占用cpu)时,单核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处理,此时,Multiprocess便可以极大的提高我们程序的运行速度,州粗相关内容请借鉴 multiprocessing --- 基于进程的并行 — Python 3.10.4 文档。
以上这种场景下,推荐大家采用最简单的进程池+map的方法进行处理,标准的写法, chunksize要借鉴官方的说法,最好大一点 :
但是!!!! 如果我们的任务列表非常的长,这会导致多进程还没跑起来之前,内存已经撑爆了,任务自然没法完成,此时我们有几种办法进行优化:
进程的启动方法有三种,可参考官方文档:
[图片上传失败...(image-48cd3c-1650511153989)]
在linux环境下,使用forkserver可以节省很多的内存空间, 因为进携迹衡程启动的是一个服务,不会把主进程的数据全部复制
采用imap会极大的节省空间,它返回的是一个迭代器,也就是结果列表:
但注意,以上写法中,你写的结果迭代部分必须写在with下面。或者采用另一种写法:
还有最后一种,当你的mission list实在太大了,导致你在生成 mission list的时候已经把内存撑爆了,这个时候就得优化 mission_list了,如果你的mission_list是通过一个for循环生成的,你可以使用yield字段,将其封装为一个迭代器,传入进程池:
这样子,我们就封装好了mission_list,它是一个可迭代对象,在取数据的辩做时候才会将数据拉到内存
我在项目中结合了后两种方法,原本256G的内存都不够用,但在修改后内存只占用了不到10G。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1. 使用装饰亮喊器来衡量函数执行时间
有一个简单方法,那就是定义一个装饰器来测量函数的执行时间,并输出结果:
import time
from functoolsimport wraps
import random
def fn_timer(function):
@wraps(function)
def function_timer(*args, **kwargs):
t0= time.time()
result= function(*args, **kwargs)
t1= time.time()
print("Total time running %s: %s seconds" %
(function.__name__, str(t1- t0))
)
return result
return function_timer
@fn_timer
def random_sort(n):
return sorted([random.random() for i in range(n)])
if __name__== "__main__":
random_sort(2000000)
输出:Total time running random_sort: 0.6598007678985596 seconds
使用方式的话,就是在要监控的函数定义上面加上 @fn_timer 就行了
或者
# 可监控程序运行时间
import time
import random
def clock(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start_time= time.time()
result= func(*args, **kwargs)
end_time= time.time()
print("共耗时: %s秒" % round(end_time- start_time, 5))
return result
return wrapper
@clock
def random_sort(n):
return sorted([random.random() for i in range(n)])
if __name__== "__main__":
random_sort(2000000)
输出结果:共耗时: 0.65634秒
2. 使用timeit模块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timeit模块,用来计算平均时间消耗。
执行下面的脚本可以运行该模块。
这里的timing_functions是Python脚本文件名称。
在输出的末尾,可以看到以下结果:4 loops, best of 5: 2.08 sec per loop
这表示测试了4次,平均每次测试重复5次,最好的测试结果是2.08秒。
如果不指定测试或重复次数,默认值为10次测试,每次重复5次。
3. 使用Unix系统中的time命令
然而,装饰器和timeit都是基于Python的。在外部环境测试Python时,unix time实用工具就非常有用。
运行time实用工具:
输出结果为:
Total time running random_sort: 1.3931210041 seconds
real 1.49
user 1.40
sys 0.08
第一行来自预定义的装饰器,其他三行为:
real表示的是执行脚本的总时间
user表示的是执行脚本消耗的CPU时间。
sys表示陆键或的是执行内核函数消耗的时间。
注意: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内核是一个计算机程序,用来管理软件的输入输出,并将其翻译成CPU和其他计算机中的电子设备能够执行的数据处理指令。
因此,Real执行时间和User+Sys执行时间的差就是消耗在输入/输出和系统执行其他任务时消耗的时间。
4. 使用cProfile模块
5. 使用line_profiler模块
6. 使用早伍memory_profiler模块
7. 使用guppy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