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中怎样接收一个完整数据包的解析

串口中怎样接收一个完整数据包的解析,第1张

这里以串口作为传输媒介,介绍下怎样来发送接收一个完整的数据包。过程涉及到封包与解包。设计一个良好的包传输机制很有利于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以及正确性。串口只是一种传输媒介,这种包机制同时也可以用于SPI,I2C的总线下的数据传输。在单片机通信系统(多机通信以及PC与单片机通信)中,是很常见的问题。

一、根据帧头帧尾或者帧长检测一个数据帧

1、帧头+数据+校验+帧尾

这是一个典型的方案,但是对帧头与帧尾在设计的时候都要注意,也就是说帧头、帧尾不能在所传输的数据域中出现,一旦出现可能就被误判。如果用中断来接收的话,程序基本可以这么实现:

unsigned char recstatu//表示是否处于一个正在接收数据包的状态

unsigned char ccnt //计数

unsigned char packerflag//是否接收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包标志

unsigned char rxbuf[100]//接收数据的缓冲区

void UartHandler()

{

unsigned char tmpch

tmpch = UARTRBR

if(tmpch 是包头) //检测是否是包头

{

recstatu = 1

ccnt = 0

packerflag = 0

return

}

if(tmpch是包尾) //检测是否是包尾

{

recstatu = 0

packerflag = 1 //用于告知系统已经接收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包

return

}

if(recstatu ==1) //是否处于接收数据包状态

{

rxbuf[ccnt++] = tmpch

}

}

上面也就是接收一个数据包,但是再次提醒,包头和包尾不能在数据域中出现,一旦出现将会出现误判。另外一个。数据的校验算薯裤团法是很必要的,在数据传输中,由于受到干扰,很难免有时出现数据错误,加上校验码可在发现数据传输错误时,可以要求数据的另一方重新发送,或是进行简单的丢弃处理。校验算法不一定要很复杂,普通的加和,异或,以及循环冗余都是可以的。我上面的接收程序在接收数据时,已经将包头和包尾去掉,这些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加上,关键是要理解原理。

上述包协议出现了以下的几种变种:

1.1 帧头+数据长度+数据+校验值

1.2包长+校验值

上面两种其实都是知道了数据包的长度,然后根据接收字节的长度来判断一个完整的数据包。例如,定义一个数据包的长度为256字节,那我们就可以一直接收,直到接收到256个字节,就认为是一个数据包。但是,会不会存在问题呢?比如说从机向主机发送数据,发送了一半,掉电,重启,开机后继续发送,这很明显接收到的数据就不对了,所以此时很有必要定义一个超限时间,比如我们可以维护下面这样的一个结构体。

struct uartrd{

char rd[ 256]

unsigned int timeout

}

成员变量rd用来存放接收到的数据字节;成员变量timeout用来维护超时值,这里主要讨论这个。这个数值怎么维护呢,可以用一个定时器来维护,以可以放在普通的滴答中断里面来维护,也可以根据系统运行一纯察条指令的周期,在自己的循环中来维护,给其设置个初值,比如说100,当有第一个数据到来以后,timeout在指定数橘的时间就会减少1,减少到0时,就认为超时,不论是否接收到足够的数据,都应该抛弃。

二、根据接收超时来判断一个数据包

2.1 数据+校验

核心思想是如果在达到一定的时间没有接受到数据,就认为数据包接收完成。modbus协议里就有通过时间间隔来判断帧结束的。具体实现是要使用一个定时器,在接收到第一个数据时候,开启定时器,在接收到一个数据时候,就将定时器清零,让定时器重新开始计时,如果设定的超时时间到(超时时间长度可以设置为5个正常接收的周期),则认为在这一段时间内没有接受到新的数据,就认为接收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包了。流程大体如下图所示:

进行一个简单的小的总结,上述几种方法都还是较为常用的,在具体的实现上,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体的通讯协议。数据校验位,有时候感觉不出来其重要性,但是一定要加上,对数据进行一个相关的验证还是必要的。现在很在MCU都带有FIFO,DMA等功能,所以有时候利用上这些特性,可以设计出更好的通讯方式。有的人问在接受串口数据时候是应该中断一次接收一个,还是进入中断后接收一段数据呢,我认为应该中断接收一个,因为CPU是很快的,至少对于串口是这样,在接受每个数据的间隔期间,处理器还是可以做些其他工作的。这是在裸机下的模型。在多线程中,那就可以直接建立一个数据接收线程。

我用颤码贺的新唐芯片,8051内核,跟51差不多,望采纳茄派

void UART_Initial (void)

{

P02_Quasi_Mode //Setting UART pin as Quasi mode for transmit

P16_Quasi_Mode //Setting UART pin as Quasi mode for transmit

SCON_1 = 0x50 //UART1 Mode1,REN_1=1,TI_1=1

T3CON = 0x08 //T3PS2=0,T3PS1=0,T3PS0=0(Prescale=1), UART1 in MODE 1

clr_BRCK

RH3= HIBYTE(65536 - (1000000/u32Baudrate)-1) /*16 MHz */

RL3= LOBYTE(65536 - (1000000/u32Baudrate)-1) /*16 MHz */

set_TR3//Trigger Timer3

}

以上是初始化的

void Send_Data_To_UART1(UINT8 c)

{

TI_1 = 0

SBUF_1 = c

while(TI_1==0)

}

这个是发送模世

void UART_isr (void) interrupt 4 //串行中断服务程序

{

if (RI_1==1)

{ /* if reception occur */

clr_RI_1/* clear reception flag for next reception */

Receive_Date[c] = SBUF_1

if (Receive_Date[0] == First_Date)

{

c++

}

else if(Receive_Date_Size >0 &&Receive_Date_Size <4)

{

c++

}

else if(Receive_Date[c] == Last_Date &&Receive_Date_Size ==4)

{

c = 0

Flag_Receive_One = 1

}

else

{

c = 0

}

}

}

接收

想山寨还是想逆向啊,呵呵。串口数据分析,一般的数据帧:帧头,芹御带帧长度,数据体,校验(可嫌芦能不存在),帧尾(可能不存在)。帧头很多是0x02,或ASCII中的“:”,帧尾很多是0x03或0x0d0x0a(回车换行),校验方式一般有数据域累加拆顷,异或,计算CRC等,数据体就千奇百怪了,如果能看懂就看看,如果是加过密的,那你还是放弃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3861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5
下一篇 2023-05-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