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转站 *** 作过程

全站仪转站 *** 作过程,第1张

1、 外业数据采集

1)引测控制点至测区。用全站仪或水准仪将控制点引至测区。

2)高程方格网数据采集

测站上架设全站仪,输入测站点三维坐标(X,Y,Z)并定向,即可开始采集高程方格网数据。若地形图现势性较好,则对照绘有方格网的地形图,按图上格网间距(一般为5米、10米、20米)测出碎部点的三维坐标激罩。此时所测定的碎部点虽然跟图中格网交点并不完全重合,但由于其平面位置是精确的,所以可通过内业内插的方法得到图中格网交点的高程。

若地形图现势性较差,则可以在测定高程方格网的同时补测地形图。地形图补测和地形图测绘一样,采用绘草图的方法,直接在工作草图(地形图)上标出点号和点之间的连接关系。补测地形图的目的是为了内业按图内插加密。因此与地形变化无关的地物(如路灯、点线杆等)不需测量。

实际测量中,高程格网点的测定可根据地形情况增减,如在同一坡面上可适当少测一些碎部点,地形复杂时根据地形变化适当增加特征碎部点。

2、内业数据处理

1) 全站仪数据格式的转换(以托普康全站仪为例)

全站仪采集的11位数据格式如下:

[1]_+N52 _ x+002865351_ y+002213994_ z+000000089_+N51 _ x+002772665_ y+002182370_ z-000000118_+1 _ x+002819685_0019

--------------------------------------------------------------------------------

[1] y+002209627_ z-000000012_+2 _ x+002835490_ y+002196036_ z-000000188_+3 _ x+002827468_ y+002195538_……

这样的格式必须通过转换后才能展点。可以用VB等高级语言实现这一过程。具体的思路是:去掉每行行首符及行末的标识符,将整个文件连成一个字符串,然后分别取出春闹点号、X坐标、Y坐标、Z坐标(高程)。程序代码如下:

Open fn For Input As #1

Do While Not EOF(1)

Line Input #1, li$

a$ = Mid(li$, 2, 128)

txt1 = txt &a$

txt = txt1

Loop

Close #1

……

'***转换 (no x y z)***

Max = Len(txt)

ln = Len(fn)

fname2 = Left(fn, (ln - 4)) + "xy.txt"

Open fname2 For Output As #2: Close #2

i = 0

Do

ii = i * 51 + 1

If ii >Max Then GoTo 10

Open fname2 For Append As #2

no$ = Mid(txt, ii + 2, 10)

x$ = Mid(txt, ii + 15, 10): x = Val(x$) / 1000 '单位由毫米化为米

y$ = Mid(txt, ii + 28, 10): y = Val(y$) / 1000

z$ = Mid(txt, ii + 41, 10): z = Val(z$) / 1000

Print #2, no$: Print #2, x: Print #2, y: Print #2, z

Close #2

i = i + 1

Loop

10 Close #2

通过转换变成如下数据格式:

N52

2865.351

2213.994

.089

N51

2772.665

2182.37

-.118

1

2819.685

2209.627

-.012

……

2)展点

通过Autolisp语言在CAD中展绘高程点。展点程序如下:

;展高程

(defun c:zgc()

(setq *file(getstring "\n输明森闹入展点数据文件名:"))

(setvar "cmdecho" 0)

(setvar"osmode" 0)

(setq height 2 )

(command"linetype" "s" "continuous" "")

(command "units" 2 3 4 6 "" "n")

(command "style" "" "" height 0.8 "0" "n" "n" "n")

(command "layer" "m" "高程点" "c" "42" "" "")

(setq txt (open filexy "r"))

(if ( /= x "end")

(while (not nil)

(setq no (read-line txt))

(setq x (read-line txt))

(setq y (read-line txt))

(setq z (read-line txt))

(setq y1(atof x))

(setq x1(atof y))

(setq z1(atof z))

(setq pt1(list x1 y1))

(setq gc( rtos z1 2 2))

(command"shape" "h1116" pt1 (* 0.15 height) "0")

(command "text" pt1 "" gc)

) end while

(princ "End!")

) end if

(close txt)

)

以上程序仅展绘了高程点。当补测了地形图时,类似地可以将碎部点的点号展绘出来,供绘制地形图之用。

3)内插

图一

高程点展绘后,即可在图上根据地形和测定的高程点用内插的方法标出格网交点的高程。如图一所示(图中灰色的数字为实测的高程值)。在实际测量中,坡度变化的地方都测定了高程碎部点,因此内插点与已测点在同一坡面上。这样就可以用如下公式等比例内插。

H=S1*(H2-H1)/S+H1

式中:H--内插点高程

H1、H2—实测的两点的高程

S1--实测的1号点到内插点距离

S--实测的两点间距离

在内业数据处理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应将碎部点的点号、高程、内插所得的格网高程分别放在不同的图层上,便于 *** 作。这样在内插结束后只需把点号层、高程层关闭即可得到高程方格网成果。

三、全站仪法的优点

1、 定位准、精度高

因为采用了全站仪,所以测得的碎部点的平面位置是非常精确的。这一点对保证高程方格网的精度是非常重要的。尽管所测的点位不一定是图中的格网交点,但内插是基于同坡度的,精度完全可以得到保证。另外,用全站仪测得的高程碎部点的精度完全可以与用水准仪所测的高程点精度相当。据有关文献论述,运用适当的方法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的精度能达到四等水准的精度。

2、 减少设站次数

首先,采用全站仪法采集碎部点时,视线可以在垂直面上自由活动,因而相对于水准仪来说,全站仪所能测得的点位间高差要大得多;其次,水准仪的视线被阻挡时只能转站,而全站仪测量时则可以通过升降棱镜高来解决;另外,全站仪的视距比水准仪的视距长。由于这些优点,使得全站仪法比水准仪法大大减少设站次数。

3、 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水准仪测量时,必须有一个记薄者,而全站仪可自动记录节省了一个人员;水准仪需要先瞄准后读数,而全站仪只需瞄准不需读数;在地形图变化较大时,用水准仪测量要先补图再测高程,而全站仪法则可以同时进行。

一、Excel处理数据,在CAD里直接展点:

1、先把文本文件的内容复磨磨制到Excel里进行分列处理:

A B C D

点号 Y坐标 X坐标 高程

……

2、在E1单元格输入公式:="point "&B1&","&C1&","&D1,并下拉填充到E列其他单元格;

3、将E列的结果复制、选择性粘贴数值到其他位置,再次复制该列数值粘贴到CAD的命令行里就能画出各点了;

4、如需标注,需在Excel里编辑相应的“TEXT”信息再粘贴到CAD里。

二、Excel处理数据,在CAD里用插件程序(如CASS、Ayunger工具)展点:

1、同上;

2、在EXCEL里将第一步的数据处理成CAD展点程序所要求的格式,并将结果另存为*.dat文件;

3、启动CAD,用插件程序的相应菜单展点(可以同时选择标注“点号”或“前桥高程”)。

注意:CAD里展点时,点的坐标格式应为“Y坐标值,X坐标值,Z坐标值”慧游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yw/124079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5
下一篇 2023-05-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